作者:彭敦运 朗诵:姚亚非
编辑:杨建松

(五枫桥)
——五枫桥坐落在金口街教育办公室西墙外,它东滨杨蒋湖(杨毛湖、养猫湖),西临金槐路。这座始建于东汉末年的微型石桥已经1800多岁。它长10米,宽5米,高2.5米,由红砂石卷拱而成。卷顶嵌进了一块青色石板,上撰三字楷书“五楓桥”,古朴厚重,虬劲有力。桥上有金瓜望柱,并嵌有石板护栏,颇为壮观。后屡坍屡建,最后一次重建是在明朝末年。今天的五枫桥深藏在花园社区115号一位徐姓居民的房基下。

五枫桥下,原为涂口古镇边杨蒋湖西泊的出水道,流水过桥先暂聚于鲶鱼肚水堰,再通过涂水辗转汇入长江。

据传,赤壁大战前有段时间周瑜曾暂住于此,以察东湖(后名鲁湖)、涂水,督丁奉、甘宁练兵。闲暇时爱在桥边为爱妻抚琴,在枫下读书。也有人说,这桥本是周瑜所修;这枫也为周郎手植。

(周瑜)
周瑜是三国时的东吴都督(军事长官)。他出身名门,其父周异担任过洛阳县令。东汉献帝初平元年(190年),孙坚出兵加入讨伐董卓联军,举家迁徙至舒县,周异便将自家南边的一座大宅给了孙策家居住。由于周瑜与孙坚的儿子孙策同岁,两人很快就成为青梅竹马的好友,而且亲如兄弟。不久,周瑜因叔父周尚就任丹阳太守要跟过去读书,两人就这样分了手,但相约长大后一起干点大事。孙策的父亲孙坚死后,他接过父亲在袁术手下多年打拼积蓄了一点力量,准备东渡历阳入吴拓境,由于缺少人手,于是特地给周瑜去了一封信。周瑜接信后立刻起兵前来捧场,高兴得孙策手舞足蹈,不停地说:“吾得卿,谐也。”

(孙策)
建安三年(198年),孙策亲自迎接周瑜,随即任命他为建威中郎将,拨给他二千人,五十匹军马,并为他修了好大一栋房子。孙策对众人说:“周公瑾英隽异才,与孤有总角之好,骨肉之分。如前在丹阳,发众及船粮以济大事,论德酬功,此未足以报者也。(意思是说,周公瑾才华杰出,与我是从儿相识的好朋友,有兄弟的情义。就像之前在丹阳,发人及船粮以帮助成就大事,论德酬功,这些也未足以报答。)”就这样,跟了孙策的周瑜就住在庐江(合肥附近)一心一意练兵,出备牛渚(安徽马鞍山采石镇),后再领春谷(安徽省南陵县)长。不久,孙策发兵攻打荆州,以周瑜为中护军,并领江夏太守(但当时的江夏并不属于孙策),攻克皖地后,两人将乔公的两位漂亮女儿各娶为妻,孙策对周瑜笑说:“乔公二女虽流离,得吾二人作婿,亦足为欢。(乔公的两个女儿虽然流离,但得我们二人作为女婿,亦可喜欢。)”于是,两人关系更加紧密。

领了江夏太守空衔的周瑜,大战前巡视沙羨时曾暂住涂口,夜间静听江涛低叙、枫叶细语,渐渐能从枫语中判断风力的大小和方向。当然,窃窃枫语也会搅动他的情肠,以至于他半夜和衣弄琴,排遣心里郁闷,以表胸中志向。

(五枫桥)
慢慢地他喜欢上了这个地方,就在驻地的小河边架起这座石虹,并在桥边按照“宫、商、角、徵、羽”植下了五株红枫。一有闲暇就鼓瑟操琴。《三国志•吴志•周瑜传》说:“瑜少精意于音乐,虽三爵之后,其有阙误,瑜必知之,知之必顾。”当时的沙羨童谣甚至有“曲有误,周郎顾”之说,意思是,周瑜在听人演奏的时候,即使多喝了两杯酒,带点醉意,倘若此时演奏者出了点儿错误,他也能听出来。每当发现错误之时,他就会瞄一眼演奏者,然后微微一笑,以提醒他:你弹错了哈,下次注意。
就因为有了与周瑜的这段姻缘,五枫桥也跃升为江港的一个地标。
据当地老人讲,每逢夜深人静、微风细语时,桥边五枫还会合奏,尤其是每年中秋附近,合奏声如泣如诉,牵肠扯心。
还有传说,道周瑜之妻小乔乃沙羨碧玉。其父乔玄曾寄居在涂口之南“沙阳堡”的中医家,后娶了该家千金生下了大小两乔。而这个“沙阳堡”就是现今嘉鱼。
(大乔小乔)
周瑜惜卒后,小乔曾来涂口凭吊,抚琴重温旧曲,惹得桥上五枫彻夜长吟,程普一般老将为之思泪纵横……也就因为如此,程普后来无论驻防何地都喜觅枫为邻,甚至植枫为纪,不忘公瑾之谊。据说今安山枫树敖就因程普植枫所致。
枫树敖属安山街胜利村,当年为程普的防区,至今仍以苗木为主业。
周瑜爱枫,虽是个性使然,但也反映了古代文人的心向。
《山海经·大荒南经》云:“有宋山者……有木生山上,名曰‘枫木’。”注解曰:“枫木,蚩尤所弃其桎梏,是为枫木。”宋代罗愿在《尔雅翼·枫》指出:“旧说云:黄帝杀蚩尤于黎山之上。掷其械于大荒之中,朱山之上,化为枫木之林。此犹‘夸父之杖,弃为邓林’也。”

(黄帝)
黄帝杀了蚩尤,将名叫“桎梏”的刑具扔进大荒,而这沾上了蚩尤鲜血的“桎梏”颇有灵性,不日就化做了枫林,莽莽的一片朱红(这可能就是“朱山”得名之因)惊艳世界。蚩尤的“桎梏”成枫,这与逐日夸父“弃其杖,化为邓林(即桃林)”同出一撤,乃实实在在的英雄崇拜啊。
更有意思的是,黄帝杀了蚩尤之后,天下并未太平,反而越来越乱,汉代纬书《龙鱼河图》就说:“蚩尤没后,天下复扰乱不宁,黄帝遂画蚩尤形象,以威天下。天下咸谓蚩尤不死,八方万邦,皆为弭服。”这样看来,楚人的“蚩尤崇拜”是得到黄帝的首肯后逐渐普及的。至今江夏尚有一俗:哪村有大枫,哪村就会出俊才。依此看来,崇拜枫树倒真是一种大雅的国俗。

(蚩尤)
今天南方苗族奉蚩尤为先祖,贵州关岭仍流传有《蚩尤神话》,而枫树是苗族崇拜的主物之一。依据清水江雷公山的《苗族古歌·枫木歌》所记,天地万物都起源于枫木。还有专家说,西南苗人之祖源出湖广,如果真是这样,崇枫之俗会不会是荆楚,甚至是从沙羨古地带去的文化老脉?
说不清。
越是说不清,就越吸引人,那朦胧中的烨烨毫光自古以来该有多少文人墨客为之苦吟乐诵?

(屈原)
屈原在《楚辞·招魂》中高喊“湛湛江水兮上有枫”,诗圣杜甫于《秋兴八首·其一》中云:“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晚唐时节的浪漫诗人钱珝(xǔ)更是写《江行无题一百首·其八十二》,曾深情道白:

(钱珝)
远岸无行树,
经霜有伴红。
停船搜好句,
题叶赠江枫。
瞧,他竟然将老枫与“红叶题诗”链接起来,好好地潇洒了一把。
显然,“红叶题诗”是从“梧叶题诗”克隆而来。虽然梧桐叶比枫叶大,但却很容易变黄,没有枫叶经霜而红可爱可恋,可珍可藏。钱珝此诗写的是离别,你看:江水清清,枫叶殷红,情意绵绵;“题叶赠江枫”,的确很是婉约,很是风雅风致。后来,南宋吴文英、周密都以“题红”来仿。吴文英在《宴清都·病渴文园久》中说:“题红泛叶零乱,想夜冷、江枫暗瘦。”周密于《南楼令·敧(qī)沈听西风》则:“湖外霜林秋似锦,一片片、忍题红。”
古涂口向来多枫,多枫的江港也常常吸引文人墨客衔诗携辞而来。
北宋年间的司马棫(yù)登岸后,大笔一挥,《江干小雪》便赫然于五枫桥旁诗壁:

(司马棫)
枫落吴江小雪天,
三三两两捕鱼船。
蹇驴瘦马何方客,
眼看风波不著鞭。
司马棫,陕州夏县人,字才叔。曾登进士第。尝应贤良,以党锢不召。
乍一看,司马棫这写的是苏州吴淞江上的小雪啊,风雪中三两渔船;江岸上驴羸(léi)马瘦,旅人“眼看风波”,置身景外,很是悠闲,很是超脱。然而了解北宋党锢,也就是由于政治原因禁止某些朋党参政史实的人都会知道,这首诗里的“风波”二字绝非闲笔,也非虚拟,它恰如范仲淹的“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一样,是有实指内容的。司马棫的“眼看风波”是什么,是不是他正冷眼旁观的那场闹得沸沸扬扬的政治“风波”?

(司马迁)
因伯祖父司马光被列入“元祐党籍碑”为朝廷“永不录用”的他,此时心底是有想法的,怎样发点小牢骚又不被人抓住小辫子?
故意造错。

(苏东坡)
曾记得苏东坡当年谪居黄州时,不就是将此地当着“赤壁”,扎扎实实地来过一次“怀古”?作为晚辈的司马棫为什么就不能明明白白装上一回糊涂,模仿苏轼把“金口之江”当着“吴江”游戏一次笔墨,何况八百多年前的涂口之江,的的确确是东吴孙权管辖“吴国之江”啊!
五枫桥,趣着哩!
彭敦运2022年10月8日写于江夏


作者简介:彭敦运,男。湖北省学科带头人。湖北省地方教材审定专家。省教育厅重大项目(校本教研)组专家。中南三省班主任学术委员会执行副主任。中央教科所特聘专家。《中国信息技术教育》“在线班级”专栏作者。《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专栏作者。国家NOC赛事班主任赛项设计人兼第一届裁判长。湖北省朗诵艺术家协会顾问兼朗诵艺术研究与实践基地主任。

朗诵:姚亚非,汉口学院教授,传媒学院播音主持系主任。其创作的电视播音主持作品曾获得广电部和省广电系统大奖,培养的学生有的担任央视、省市主流媒体的主播和主持人。

编辑:杨建松,网名铁马豪歌,湖北省朗诵艺术家协会理事兼副秘书长,湖北省摄影家协会会员,深圳文学学会诗歌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九州风雅颂朗诵艺术团副秘书长,《都市头条》认证编辑。
本刊编辑:杨建松

请扫描关注《都市头条》
《铁马豪歌》主页
欢迎关注 感谢分享
彭敦运【工笔江夏】系列作品
(请点击标题阅读)
1 《心上的金口》
2 《华丽转身的纸坊》
3 《坊城夜话——关于纸坊的传说》
4 《似梦非梦法泗州》
5 《有笔难绘保福祠》
6 《江城茶仓》
7 《织女临津也相妒》
8 《草色烟光情深处》
9 《圣水黄家湖》
10《报春梅》
11《白云阿的传说》
12《焚香谭古城》
13《雨过天青照大湖》
14《等鲤》
15《传奇嵌在湖中央》
16《惟楚有才》
17《首县首树》
18《邟侯大伽》
19《乡思如海》
20《奶奶给讲梁子湖》
21《梁子湖味》
22《白马头》
23《鼙鼓声中湖州矮》
24《九月桂花红》
25《五里墩》
26《古山铁锦》
27《沉钩夜泊山》
28《丁家咀》
29《干鱼庙》
30《志在鼎甲》
31《涉湖边上的洋码头》
32《打狗湖》
33《橘说江夏》
34《神堂海》
35《八分落霞》
36《枯竹海》
37《女台山》
38《黄公兰》
39《江城第一店》
40《扎营咀》
41《金水闸》
42《关门堤》
43《英雄村》
44《五枫桥》
编辑:杨建松 图片采自网络
请扫描关注《都市头条》
《铁马豪歌》主页
欢迎关注 感谢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