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彭敦运 朗诵:汪音彤
编辑:杨建松
清代学者查(zhā)慎行写过一首(淮口增筑蓄清敌黄二坝上水甚难闸河无此险也)与水闸相关的诗:

(查慎行)
古来传禹绩,平土奏安澜。
自设东西堰,如分上下滩。
遏防令高易,扼吭欲喷难。
寄语河堤使,神功勿妄干。
诗中的“禹绩”,“闸”将水“分上下”、“扼吭欲喷”的画面呼之欲出。
中国的闸好古老,传说在4000多年前大禹治水时就用过。到了西汉元帝(前48~前33年)时,南阳太守召信臣兴修水利,也曾“起水门提阏(è)凡数十处”。这里的“提阏”就是“水闸”。

(大禹治水)
江夏最初的水闸可能与护城河相关。虽然我们无法找到沙羨的史料,但武昌城明文记载的闸讯也有几百年。
(光绪九年湖北善后总局刊)《湖北省城内外街道总图》说:武昌城有闸门10座(即汉阳门的七星闸、北城角闸、武胜门濠闸,以及太平闸、龙王闸、水口闸、金水闸、平湖闸、天字闸和万年闸),其中还有一座“金水闸”。

是的,你没看错,就是“金水闸”。只不过在1935年金水河上建起了大闸后,县垣(武昌护城河上)的金水闸就改叫“津水闸”了。
所以说“金水闸”在江夏已有600岁,只不过其中有500年却是在县城内的。今天,这口古老的金水闸(津水闸)依然还在发挥排渍、排污的作用。
别看它现在默默,但在120年前它也称轰动一时,甚至为世界瞩目。
那是光绪25年(1899年),有一官员将位于金水闸的公馆出租。结果来了两位京客,那主子俊秀倜傥、气度不凡;老仆白面无须,俨然一太监。满口京腔的主仆,就连私礼也为皇家……这可把湖广总督张之洞搞懵了。

(张之洞识破假皇帝)
一传十,十传百,没几天功夫,“光绪逃到了武昌”就传遍江城,不仅汉报连篇累牍,就连上海也在疯炒……古老的金水闸好好地火了一把。
假皇帝最终被砍了头,留下一个天大笑柄。笑过之后的金水闸沉寂了,并在沉寂中把“金”悄悄换成了“津”。

(大禹治水)
名副其实的金水闸就像查慎行所说的那样链接着“古来禹绩”,它横卧在大禹勘水时到过的禹观山下,还于2019年(4月12日)入选(由中国科协调宣部主办,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共同承办的)“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名录(第二批)”
被它闸断的金水河,全长144千米,流域面积2676平方千米。由于三面山一临江,自汉至清(前185—1911年)的2096年中共泛滥了200多次。(最近200年)“平均三年二水,灾患特甚,田荒不治,民食无所;或弃稼就渔,或离乡他适;澄诸土产衰落,人烟减少。”
1925年7月,中华民国“扬子江水道讨论委员会”(长江水利委员会的前身组织防灾队)实地调查后,(队长)吴南凯在报告中写道:金水河口“非创闸门不可”,不然水患难绝。这是现代水利学第一次主动找上了金水河。
为了表示关注,国民政府特聘了(美籍总工程师)乔治·史笃培,组队进行了测量。在此基础上,(民国十七年)扬子江水道整理委员会开始制定(整理金水河的)计划,也拿出了三项措施:

第一,筑坝拦河,阻止江水倒灌;修理江堤,以固外围。
第二,建闸泄渍(水)。
第三,修筑船闸,疏浚河床,以利航运。
在史笃培的带领下,朱士俊、宋希尚、孙同仁、吴寿彭、李鸿斌(又名范六,金口人)等专家很快就编制出了《湖北金水整理计划草案》。

(谭延闿)
中央行政院长谭延闿(在这份《草案》上)签字“澹灾伟画”;立法部长胡汉民题写“治水有方,横流无害”。谭延闿和交通部长王伯群、扬子江委主任李中公还专门合写了一个《序》;公务处长宋希尚为方案写了《引言》,并(经过建设委员会、内政部、财政部、交通部会同审查通过后)正式印刷下发。
为了促进文字方案尽快落实,武、咸、蒲(今赤壁)、嘉四县还组成了“金水闸促成委员会”,要求政府抓紧力行。
民国十九年(1930年)10月15日,扬子江水道整理委员会委员长蔡培(后来任汪精卫政权中的驻日大使)呈文交通部,请派员与(湖北)省政府接洽,(令宋希尚与省政府一起)起草(实施金水闸工程)协定大纲。12月10日,蔡培由南京抵汉,偕同(工务处长)宋希尚、(总工程师)史笃培、(工程师)孙同仁、吴寿彭(及四县代表)等,一起前往实地勘察,在认真比较(赤矶山、禹观山)两种方案后,锤定在禹观山建闸泄水。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9月5日),驻节武汉的蒋介石签发了《关于修建金水闸的批文》,饬令湖北省主席夏斗寅切实施行,且以“堤工岁修余款”支持筑坝、凿洞、设闸。工程由汉口“阮顺兴营造厂”承建。不久省府就召集一千多民工开始截流,结果却因水大和民事纠纷不得不下令停工。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2月),金水闸临时事务所又召集民工2000多人和木帆船200余只,日夜施工。为了抛石截流,河上还搭建了临时木桥。然而,那时的河面比江面高出了3米多,数百斤的石块刚抛下就被冲走,为此不得不紧急赶制了一批铁丝笼,满装2吨多石块后再投,这才顶住激流,截断河水。
翌年(1934年)春天,闸洞正式开建,承修方也按时招雇湖南(石匠、砌匠)民工入驻。施工队在禹观山下炸石凿洞,再浇灌钢筋水泥。奈何设备简陋,连发几起重大事故。第一次中孔塌方砸死18人;第二次西孔坍塌又死40多人;第三次中孔再塌,又亡8人。核计每修3米涵洞,就付出了两条鲜活的生命!

(民国最大的水利工程——金水闸工程)
同年7月4日,全长130米,底宽150米,高20米的拦河坝竣工。可是,由于没有泄水措施,上游来水不断积累,第二年春不得不又开了一条新河用于排渍。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3月),采用卷扬式手摇启闭的水闸主体竣工。闸分3孔(单孔净宽6.65米,净高7.68米,流量104.6立方米/秒。闸洞四周,用钢筋砼建筑,闸底高程13.2米,闸室总宽44米,顺水向长108.86米),排水效益91.5万亩,灌溉面积也有30万亩。闸门三块,每扇重达18吨,两面均可承受水压力346吨,造价6.4万美元,均由英国(伦敦麦斯尔斯兰萨姆斯莱皮公司)制造。启闭时需同时4人发力。

(金水闸开闸放水)
3月15日,金水闸第一次开闸放水,两岸鞭炮齐鸣,锣鼓震天。
为了铭记这一盛况,施工单位于闸背修建了一座高大的纪念碑,正面端镌蒋中正(介石)的题额“金水闸”,背面刻有全国经济委员会拟定的碑文。
这座共耗资90万银元(购买力相当于今天1亿人民币),历时11年(真正的施工期只有3年)的水闸,承载了沿河50万人的期望,但却因经费不足,只达成了预定措施中的前两项,所以金水闸只挡洪不排渍。尽管如此,它依然是湖北省最早的机械启闭排水闸,也是民国政府在长江干流沿岸修建的最大,在中国水利史上有首创意义。

今天,这座河闸已经成为古董,被武汉市定为文物保护单位。
为了弥补不能排渍的历史缺憾,1970年(6月24日),武昌县革命委员会决定修建电力排水站,并于(当年)9月6日破土动工。工程历经三年十一个月(共完成土方40万立方米,混凝土1.5万立方米,用工1339417个,耗用水泥5345吨,钢材720吨,木料930立方米,装机6台,计9600千瓦,设计流量120立方米/秒,配套11万伏变电站1座,总投资710万元,其中固定资金672万元。1972年6月12日,5#、6#机组安装完成,当年3台机组投入运行),于1974年5月(6台机组全部安装完毕)投入运行。配套工程还有法泗闸、六官闸(未完工)、鲁湖闸,以分别控制斧(头湖)、鲁(湖)、西(凉湖)三湖水位,调节区域排水。自此,金水闸的功能才算完善。

1996年在金水闸东边50米处另建了一座新闸,作为电排站的主闸,以保障电排站科学配套运行。

2002年,区政府又耗资800万(人民币)重修了老迈的金水闸,让它青春焕发,至此,金水河两岸才真正走上了稳定的发展大道。

2017年10月,当年总工乔治·史笃培的孙子大卫·史笃培,特地从美国来到江夏访古。面对着爷爷参与建设的金水闸,以及附近翻天覆地的变化,他感慨万千地说,一座功能完备的河闸,整整修了70年。今天,金水闸的含金量,的确是越来越高了。

是啊,小山古来传禹绩,江夏平土奏安澜!

2022.10.29彭敦运写于江夏

作者:彭敦运,男。湖北省学科带头人。湖北省地方教材审定专家。省教育厅重大项目(校本教研)组专家。中南三省班主任学术委员会执行副主任。中央教科所特聘专家。《中国信息技术教育》“在线班级”专栏作者。《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专栏作者。国家NOC赛事班主任赛项设计人兼第一届裁判长。

朗诵:汪音彤,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播音系,现任武汉市江夏区融媒体中心播音员,国家一级播音员,普通话一级甲等,湖北省朗诵艺术家协会会员、江夏工作部成员,湖北省婚姻家庭研究会会员。从事播音工作以来,共获得省市广播电视节目奖52个。爱读书,爱旅游,更爱用声音去创作、去分享!爱读。

编辑:杨建松,网名铁马豪歌,湖北省朗诵艺术家协会理事兼副秘书长,湖北省摄影家协会会员,深圳文学学会诗歌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九州风雅颂朗诵艺术团副秘书长,《都市头条》认证编辑。
彭敦运【工笔江夏】系列作品
(请点击标题阅读)
1 《心上的金口》
2 《华丽转身的纸坊》
3 《坊城夜话——关于纸坊的传说》
4 《似梦非梦法泗州》
5 《有笔难绘保福祠》
6 《江城茶仓》
7 《织女临津也相妒》
8 《草色烟光情深处》
9 《圣水黄家湖》
10《报春梅》
11《白云阿的传说》
12《焚香谭古城》
13《雨过天青照大湖》
14《等鲤》
15《传奇嵌在湖中央》
16《惟楚有才》
17《首县首树》
18《邟侯大伽》
19《乡思如海》
20《奶奶给讲梁子湖》
21《梁子湖味》
22《白马头》
23《鼙鼓声中湖州矮》
24《九月桂花红》
25《五里墩》
26《古山铁锦》
27《沉钩夜泊山》
28《丁家咀》
29《干鱼庙》
30《志在鼎甲》
31《涉湖边上的洋码头》
32《打狗湖》
33《橘说江夏》
34《神堂海》
35《八分落霞》
36《枯竹海》
37《女台山》
38《黄公兰》
39《江城第一店》
40《扎营咀》
41《金水闸》
编辑:杨建松 图片采自网络
请扫描关注《都市头条》
《铁马豪歌》主页
欢迎关注 感谢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