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江浦楼
胥全迎
我们淮安市现在有两座清江浦楼,一座是位于里运河大闸口东中州岛上的清江浦楼,这座新清江浦楼是2003年建设的。还有一座是位于里运河南堤河南西路淮阴卷烟厂北墙外的老清江浦楼。
据记载,这老清江浦楼原楼两层,青砖细缝,斗拱飞檐,屋面嵌以黄绿琉璃瓦,饰双龙戏珠,色彩绚丽。
经历代修缮,现在我们看到的老清江浦楼仍为两层。下层券门东西向穿堂而过,门宽2 . 4米,高2 . 1米,门楣各嵌石匾一块,横刻“清江浦”三字,上款坚写“雍正已酉岁孟秋吉旦”、“道光甲申仲秋吉旦”,下首竖写“管理山清里河督捕理事分府夏口重建”、“钦加府衔山清里河理事分府张栋口重建”。它一直为清江浦的标志。
(老清江浦楼)
清江浦城内的大致范围是淮安市清江浦区文庙以西、里运河以南、古清江浦楼以东、环城西路以北的区域。当代的人们也一直称呼这为老 “淮阴城”或老“清江城”。当然包括城外的花街、牛行街、大闸口、石码头和十里长街等比城内更繁华的地方。
清江浦于1415年开埠,至今已有六百余年的历史。明清时期,由于河务、漕运的繁荣,拥有“南船北马,九省通衢,天下粮仓”等美誉。乾隆四十年,交通要冲地位显赫的清江浦,达到了鼎盛时期,人口达54万,超越同期的汉口、南京。以清江浦为重要组成部分的淮安,与扬州、苏州、杭州并称运河沿线的“四大都市”、“东南四都”,有“中国运河之都”之称。
明清时期,清江浦楼屹立于里运河畔,南来北往的船只,皆以清江浦楼为方向标记。一时间,里运河千樯如林,百舸争流,漕盐纷至沓来。
乾隆六下江南,皆于此舍舟登岸,攀楼赏色。
北洋大臣李鸿章,巡视两淮,浦楼下,礼炮轰鸣,旌旗列岸。
周恩来总理的生母万氏就是清江浦人,周总理外祖父万青选曾任清河县知县。周总理六岁时起,在清江浦楼斜对面的西长街外祖父家度过了四年读书的日子。他回忆小时旧景:船从运河中过,远远望见的建筑,便是清江浦楼。少年时分,常登此楼,观运河水色,仰满天风云。
(周恩来童年读书处)
1872年起,兴海运,废河运,清江浦由显赫至极而一落千丈,清江浦楼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
在抗战时,这座楼还发挥过作用。因新四军以此为坐标,炮击城楼,日本人欲炸清江浦楼,后因战局发展太快,一直未能实施。
1965-1968年,我经常帮助母亲和哥哥拉平车,运输汽车新旧轮胎往返于橡胶厂和车站之间,这座清江浦楼是必经之地。每次过这里,我都要仰望一番。其印象深深的烙在我的记忆中。
但是,我一直想确切地知道自己1965年所看到的这座清江浦楼是何时所建?何时所修?尤其是解放前后,经历了什么?一直没有明确的答案。
经过请教,淮水安澜网网友梅之朵朵老师介绍说:“这座清江浦楼始建于何时,未见史志明确记载,但楼身碑刻记载了两次重修时间:第一次是清雍正七年(1729年)秋,第二次是道光四年(1824年)秋。当年这座清江浦楼不仅身处闹市(洪门街的北首),还是往来清江浦漕船与商船的望楼。南下的船只看到这座楼,便知道清江浦到了;北上的船只看到这座楼,便明白风涛凶险的黄河、淮河、运河交汇处码头清口快到了,要做好准备了。另外,夜晚时分,小楼上灯火通明,是往来船只的引航灯塔。 我们知道1958年大跃进开始后,加大加快了旧城改造,拆除了这座清江浦楼。1963年市政府又重建了这座清江浦楼,因为当时财力有限,清江浦楼在原来的地址基础上缩小其规模,象征性的进行了重建”。
请注意:这1958年拆除和1963重建两个重要时间点和内容,使我得到了明确的答案。
我们知道,前些年淮安市又进行了修缮,加以保护,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说起清江浦楼,就不得不聊聊乾隆皇帝下江南经过清江浦的传说:
当年乾隆皇帝下江南经过清江浦时,久闻清江浦民间的戏曲和美食,于是命人在双舟之上架戏台,一边欣赏戏曲,一边品尝美食,走进清江浦。当时清江浦的市民还为此唱出了一首民谣——《渔歌子》:“运河唱曲戏双船,美食助听两艳鲜!两艳鲜,悦龙颜,清江浦上乐安然!”(如今在新清江浦楼里的淮安戏曲博物馆有浮雕墙情景呈现)
当龙舟过清江浦楼时,乾隆皇帝非常欣赏这座楼,感觉它兼具了我国南北方建筑的精华,可当看到这楼上的牌匾时,认为这牌匾上的“清江浦”三个字与整个楼相比就逊色了许多。当时乾隆皇帝的兴致很高,就提起笔重新写了“清江浦”三个字,但由于当时乾隆皇帝刚刚用完膳,还喝了一点酒,有点微醉,所以当他写到最后一笔的时候,手稍微抖了一下,将“浦”字最后一点点到一横的下面去了。当时,皇帝写错了字,愣在那不知道怎么办,旁边的官员也不知道怎样才能给皇帝找台阶下。
正当这尴尬之时,有一个官员头脑非常灵活,他对皇帝说,陛下,您这三个字写得可真好啊,特别这最后一点可谓是画龙点睛之笔。您看,这样一来,您把水位点在横下,清江浦的运河从此将不会漫过堤岸,永远不会发生灾。这是我们清江浦人民的福气啊! 皇帝听了之后非常高兴,说:朕正有此意啊!随即命人将这三个字给裱起来,挂在浦楼之上。后来,就一直沿用了这三个字,直到现在。
我相信这个美丽的传说……
正因为上面的真正的老清江浦楼位置偏远,交通不便,淮安市政府于2003年在修建中州公园时,充分研究淮安地域建筑风格,由东南大学专家重新创作设计了新清江浦楼 。
该楼具有鲜明的地域建筑特征,与中洲特定的运河文化风光带空间相呼应、协调,成为淮安的一大地标建筑。尤其是晚间,新清江浦楼光芒四射,为市民观景休闲的好去处。
2019.3.6
(新清江浦楼)
(新清江浦楼鸟瞰)
(清江浦楼夜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