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三大阅感怀
文/薛高扬
250903
南湖画舫划阴晴,八一枪声起义兵。
万里长征屯陕北,全民抗战逐东瀛。
蒋家王气遁踪影,友国同心竞太平。
今日长缨全在手,中华海晏出清明。
注:
划字是一字双关,一是指中共一大在南湖船上开会期间先是天阴、后是天晴,二是暗指一大精神出划阴暗、清明两种世界。
知者理事赏评:
薛高扬先生的七律《九三大阅感怀》,以凝练的笔触勾勒出中华民族从浴血奋战到盛世昌荣的壮阔史诗,字句间流淌着历史的厚重与时代的豪情。
首联“南湖画舫破阴清,八一枪声起义兵”,以“南湖红船”与“南昌起义”为开篇,意象鲜明。“破阴清”三字尤为精妙,既暗喻革命曙光刺破黑暗,又赋予画面以动态美感,仿佛见星火燎原之势。
颔联“万里长征屯北地,全民抗战逐东瀛”,以“长征”与“抗战”两大史诗为轴,一“屯”一“逐”,一守一攻,尽显民族坚韧。“北地”的苍茫与“东瀛”的侵略性形成张力,凸显烽火岁月的悲壮。
颈联“蒋家王气遁踪影,友国同和竞太平”,笔锋陡转,以“王气遁”写旧时代的终结,“同和靖”则昭示新中国的和平外交。对比之中,暗含历史必然的哲思。
尾联“今日长缨全在手,中华海晏出时明”,化用“长缨在手”的典故,既呼应“九三阅兵”的强军主题,又以“海晏时昌”升华全诗。四字如金石掷地,道出盛世气象的从容与自信。
全诗结构严整,四联如四幅历史长卷,由革命烽火至和平年代,层层递进。语言凝练而富有画面感,典故运用自然无痕,既有“画舫”“长缨”的古典雅韵,又有“海晏时明”的现代气象。值此抗战胜利八十周年之际,此诗不仅是个人感怀,更是一代人对民族精神的礼赞。
知者理事赋清平乐,以期共情。
清平乐•读《九三大阅感怀》
南湖星火,照亮山河破。枪举南昌惊夜锁,万里长征云过。
东瀛败寇烟消,金陵王气风摇。看取长缨舞处,海天共涌春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