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 外 头 条总 编 火 凤 凰 (海外)
海外头条总编审 王 在 军 (中国)
海外头条副编审 Wendy温迪(英国)
图片选自百度
从小米加步枪到航空母舰
——向“八一”建军节致敬
大雷霆诗派创始人:陈东林
当南昌城头的枪声
打破长夜的寂静
便有星火从枪膛里跳出来
在千万双眼睛里长成火炬——
那不是普通的闪光
是五千年骨血燃烧的希望
谁曾见过这样的队伍?
用小米铸就钢铁的城墙
用步枪打出炮弹的辉煌
雪山压不弯的脊梁
比枪杆更刚直
草地吞不掉的信念
比高山更厚重
他们背着民族的伤口行军
把每一步的疼痛
都踩成通往黎明的足印
鸭绿江的冰原记得——
那些冻在扳机上的手指
仍保持着扣动的式样
他们知道——
身后的祖国,新翻的泥土正冒出嫩芽
唯有把胸膛挡在枪口前
才能让麦浪,在和平的秋风里荡漾
就像当年在战壕里
把步枪竖成界碑
让每一粒飞来的子弹
都读懂什么叫“不可逾越”
后来,戈壁滩升起蘑菇云
那是用算盘算出的奇迹
黑板上的公式长出尾焰
车间里的铁水淬成锋芒
从独轮车推着弹药箱
到把导弹安装在发射架
他们把“不可能”扔到太平洋
把理想化作火焰绽放
现在,我们看见中国的航母
劈开深蓝色的大海
螺旋桨搅碎的不是浪花
而是百年前江面的屈辱
当甲板上的战机腾空时
快速掠过万里长空
多像大鹏在海面上展翅翱翔
这不是简单的跨越啊——
是从“小米粥”中
熬出来的星辰大海
是从“步枪筒”里
延伸出的万里海疆
那些在枪林弹雨中淬炼的军人
从未离开过钢枪与舰炮
用他们最初攥紧步枪的手
把握着当今军舰前进的方向
当航母的汽笛与南昌的枪声
在时空里共振,碰撞成时代的交响
我们终于读懂:
所有从苦难里站起的身躯
都带着使命和重量
所有向深蓝挺进的舰船
都承载着大地的守望
从小米加步枪,跨越到航空母舰
本身就是一部最壮阔的史诗——
用热血写就开篇
用忠诚写就续章
用千万个不朽的名字
锻造出一个民族挺直的脊梁
陈东林:学者、诗人、教授,大雷霆诗歌流派创始人,中国工信部高级职称原资深评委,红学批评家,唐宋诗词专家,唐诗之路国际诗歌学会副主席,丝路文化院副院长,江苏省南社研究会副会长。获得首届国际王维诗歌节金奖、国际华文诗歌大赛金奖、丝绸之路国际诗歌节“金驼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