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莽汉也柔情
宋海燕/文
认识“莽汉"是在几十年前下放的桃源林场。在林场的南面,住着一户姓杨的人家,他就是那户人家的儿子。那时他二十岁左右,浓眉大眼,腰圆膀粗,長得又黑又壮,身高差不多一米八左右。其实“莽汉"这个外号,是我们知青背地里封给他的。他的本名叫杨海林。
记得在一年的冬季,我们林场的两个男知青,因很久未闻到肉香,嘴馋得竟偷着将他家那条黄狗用乱棍打死,并躲在一个废弃的瓜棚里烤着吃,不料被杨家人当场逮住了。这下可闯下大祸了!莽汉和他的家人将两个知青反绑着双手,并拎着还未啃完的狗骨架,堵到知青点来讨说法,那天,带队干部正好去县里开会,故只好由我这亇知青小班長硬着头皮出面"调停"了
莽汉,怒目圆睁,满眼喷火,黑塔似地站在我面前,对我吼道:“看看你们这两个馋货,竟然把我屋看家护院的狗给烤了!你们这些知青还有点人性吗?!"我强作镇静,小心地赔礼道:"对不起!对不起老乡!他俩烤狗确实大错而特错!但求你别把我们其他知青也捎上骂了。”"我骂算轻的!我没揍扁他俩已够客气了!
“待他气哼哼地嚷了一大堆责骂两个知青的话以后,我才再一次开口劝道:“老乡,我想,狗已经给烤了,你就是揍扁他俩狗也活不过来呀!不如先请你消消火,我们坐下来,谈谈如何赔偿好不好?这时,我们其他知青也纷纷附和说:"老乡,对不起,对不起!先放了他俩吧!要怎么赔法,我们坐下来好说好商量哈。正说着,我肚子一阵痉挛,可能又是"大姨妈"作怪了,我捂着肚子,强忍着阵痛,对莽汉说:"老乡,要怎么赔偿,求你快说吧。
“这时莽汉的妈,也许动了恻隐之心,见我们这几个瘦弱的城里知青,特别是我,脸色煞白捂着肚子还强撑着替同伴苦苦求情,就拉着莽汉说:"算了吧,这些城里来的娃儿,在农村吃苦受累,也挺可怜的” 。莽汉被他妈硬拽着拖走了,他边走边还气啍哼地回头嚷着:“要不是我妈,我恨不得把你们知青点给砸了!
”杨家人一走,知青们赶紧替那两亇嘴馋的同伴松绑,我心有余悸地对同伴们说:“千万别再招惹那个莽汉了,看他那凶神恶煞的模样,恨不能把人生吞活剥了一样,要不是他妈心善解围,还不知闹个啥结局呢"!
光阴荏苒,日月如梭。转瞬间,下放在桃源林场,饱尝甜酸苦辣的知青均都返城,离开桃源林场已将近三十多年了,我们也都由一群风华正茂的少男少女,变成年近花甲的老人了。
也许真得像俗话说的那样,“人至花甲会越来越怀旧,越来越热衷于追寻和回味过去年轻的时光!或许也是我们刚刚退休,想借集会的热闹来充实一下闲暇的日子。“知青群”里,忘了是谁先提议:"重返桃源林场,去看看我们曾用青春的汗水和泪水装点过的地方!"于是乎,一呼群应,七月的一个周末,当年下放到林场的十多个知青,租了一辆大巴,浩浩荡荡地直奔桃源林场。
然而,这个曾载满我们青春梦想的林场,现已是人去楼空,仅剩下一些残垣断壁,原来的知青点,左边的那口池塘,右边的那条小河也差不多被泥沙填平了。屋后的桃树林也是杂草丛生。就连知青点南边的那户杨家也不知搬到哪儿去了。全然没有我们当初在此的生机盎然的景象。
尽管桃源林场,已经是面目全非,但我们还是久久不舍离去,我们三三两两的,有的在池塘边,有的在河边,有的在桃林中,我们在杂草丛生的知青点周围,嘻戏着,拍照着。深情地回忆着……。当我们这群老顽童兴趣正高的时候,天公不作美了,滚滚的雷声,由远及近,顷刻间,天空乌云密布,眼看雷雨即将来临,我们又不宜回到車里,大家便不约而同朝大路边的一家副食超市奔去。
超市老板娘是位慈眉善目的半老徐娘,她热情地招呼着我们,把几条長櫈都拖到门口的走廊里供我们休息。
坐下来以后,我们才发现这个超市面积还真的不小,内空很大,货架上的副食品种琳琅满目。趁同伴们还在余兴未了地聊着过去的往事时,我独自踱步到了超市里面。
不远处的收银台旁,有个老太太,坐在轮椅上,一双干枯的双手不停地颤抖着,目光有些混浊,一个头发花白,背有些微驼的男人,正专心致志地一手拿汤匙一手拿筷子,喂着她吃面。并不时地往面上吹气,似乎怕烫着老太太。老板娘,小声告诉我,那是她的男人和婆母,婆母现已八十多岁了,因老年性脑萎缩,导致了现在的样子。目前老人24小时都是由她和老公在护理…见男人碗里的面条快见底时,老板娘赶紧从卫生间里拿来个塑料盆及漱洗用具,男人将牙膏挤在牙刷上,帮老太太刷牙,也许是老人嘴里的牙已没剩几颗。男人则格外小心翼翼地慢慢地帮老人刷着,似乎怕弄痛或弄松了那仅剩的几颗宝贵的牙齿。刷完牙,老板娘随即又递上一盆热水,接过盆子,男人试了试水温,才将老人手放进去,他将毛巾拧起,细细地替老太太擦试着脸丶脖子丶耳根。,这一联串的动作是那么的娴熟。那么的细心,并有条不紊。我十分感动地注视着…… 将老太太打理妥当后,花白头发的男人这才转过身来。就在那一瞬间,我楞住了,这男人似乎很面熟!。“你是?!”我们彼此都仔细地打量着对方。良久,我才不确定地问他,您是不是杨海林!坐在轮椅上的是杨妈妈吗?!”嗯!是的!莽汉也认出了我激动地直点头。同伴们听说是杨妈妈,也都纷纷围了过来,人一多老人家似乎有些胆怯,紧紧地抓住莽汉的手,不愿松开,莽汉像哄小孩那.样,让杨妈妈靠在胸口,轻轻地附在她的耳边说,“姆妈,你看,他们都是原来下放在林场的知青"!老人好像真的听懂了,她咧着那张没有门牙的嘴对我们笑了。并向我们伸出那双不停抖动的双手。我赶紧上前握住了它,"杨妈妈,您好!""好!好!她含糊不清地回应着,鼻涕和嘴里的哈喇子快要流出来了,正在我不知所措时,莽汉将纸巾不紧不慢丶不偏不倚地接住了,他轻轻地擦干杨妈妈的嘴角。又替杨妈妈捋了捋头发,并很动容地感叹道:“我妈以前可是个很“伶型"的人,她从来不会这样的我连连点头说:“是!是的!我们都记得她,杨妈妈她不仅干净“伶型",而且还是一个非常非常的宽厚善良的老人。

雨停了,老板娘说要留我们吃了中饭再走,但我们婉言谢绝了。离开超市时,当年那两位烤狗的知青同伴,手里攥着几张"红票子",硬要塞给莽汉:“大哥,这是我们孝敬杨妈妈的一点心意请收下吧,",莽汉坚决不收,一直和他俩推来推去,见此情景,我只得又出来"调停了",“要不我们大家在超市买点小吃吧"。于是我们十来个人把超市十几包“雪花山楂片",和十几瓶“农夫山泉"都拿了下来。,趁老板娘和莽汉不注意,我们又添了几张“红票子”悄悄地塞到杨妈妈的口袋里……。
回来的路上,我们都不无感慨地赞扬,莽汉,虽有铁血粗莽的一面,但更让人感动的是,他还是一个具有传统美德,孝顺老人,且十分柔情的男人!
(图片选自网络)
作者简介:宋海燕,执业药师,文学爱好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