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 外 头 条总 编 火 凤 凰 (海外)
海外头条总编审 王 在 军 (中国)
海外头条副编审 Wendy温迪(英国)
图片选自百度

桑民强小说《爱系轮椅》点评
爱系轮椅
文/桑民强(浙江)
她心中的男子汉应该是富有男子汉气质,刚强、勇敢,当然对女朋友也应柔情。
她是山村里公认的漂亮妹子,一张俏丽的脸,一副窈窕的身材。
她向往城里的生活,她到城里来寻找工作。如果可能的话,也寻找心中的男子汉。
她万万没有想到,闯入她心中的男子汉,竟然是一位用轮椅代步的城市青年。
或许是他明洁雅淡的居室,或许是他幽默欢快的谈吐,或许是他激昂向上的情绪吸引了自己,她说不清楚。
他没有跟着离休老干部的父母一起住,他不必借助于拐杖。一个人硬朗朗从容地撑起了一片生活的绿荫。
只有那一天,她突然发现他是个双脚带疾的人。那是个秋风明月的夜晚,四位工作人员将他连同轮椅一起抬上了露天舞台。他大胆的自信举动,令她砰然心跳,他优美的歌声更使她久久地沉沦。人们为他热烈鼓掌。因为人们懂得,取得同样的成绩,残疾人要比健全人付出的多得多。当人们将他和他的轮椅从台上抬下来的时候,人群中她羞怯而大方地迎上前去,轻轻地扶住他的轮椅。
冬夜,小居室是温馨的,情话绵绵,悠悠流长。但她每夜准时要离开,她的宿舍在六七里外的市郊。她再三表示一个人能走夜路,她是心疼他的两条腿,像婴儿一样的受不起冷。但每次都挡不住他的花言巧语,说什么爱情是温暖的,会加快血液的流通。眼睁睁看着寒冷的鞭子在他脚上留下“伤痕”。月亮躲进云堆里去了,漆黑中吹着冷冷的风。他驾着电动轮椅车,俩人夜间伴行,时常这样。忽然,轮椅车一下子蹦得老高。原来前面有个大坑,她不由自主地倚在他的肩头,像孩子一样那神态可爱极了,他忍不住飞快地吻了她一下……
市里准备搞一场残疾人春节联欢晚会,由他负责筹备工作。这期间,他几次生病发烧,带着病去联系场地,聘请演员,联系有关事项。在一个风雪弥漫的夜晚,一台有轰动效应的大型联欢晚会开起来了。残疾人从封闭的小屋走出来,置身平等与参与的氛围之中,他们享受着歌舞,享受着色彩,享受着人们的关注和赞叹。
他太疲倦了,他躺在轮椅上睡着了,脸上绽开着笑的花朵。
而她,从山村来的妹子,默默地守着他。她亲眼目睹了他的奔忙,他的富有创造性的劳动。她愿意这样陪着他,永远这样陪着他。但她也知道,远在山村的乡亲、家人并不会理解她,因为他们不了解他,他们还会用世俗的阴影去笼罩他。
她幸福而又忧愁。忧愁而又坚定。
陈虚炎浅评:散文诗一般的小说,读来是那样诗意盎然。和一般残疾人小说不同,这个作品中我们没有感到一丝幽怨,也没有不合时宜的愤慨,这些残疾人本应有的自然情感,被作者积极健康的心态和超越本我的意志所淹没于无形。桑老师是写此类作品的高手,即便主题单一,他的作品仍然保持多变的风格,让读者始终能获得新鲜感。就如此篇,他或她都不需要名字,残疾人与其爱人都不过是一种抽象的模型,他需要描绘的,只是这种特殊的爱情本身。就像一篇短诗,主人公的名字永远是“你我他”。名字是代号,是多余的,残疾人的概念其实也是多余的,因为就人性角度看,残疾人和正常人拥有同样的心智。就是在这个基本理念上,作者的创作意图显示出来,在他眼里,残疾人与正常人并无差别。所以,“他们”也只不过是不同的名字,而非不同的人。他们完全可以有自己的爱情,正常的爱情,以及同质化的痛苦与欢乐,生活与享受。这种写法,并非失去了残疾人的特征,而是拉近残疾人与普通人的距离,让人切实感受到残疾人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泰然处之”,就是无差别描述,这样的写法一改残疾人文学那种激进或愁怨风格,成为桑老独创的新风。而这种新风造成的观感是,残疾人的自我是完全健全的,而他的“残疾”与否,只是取决于别人对他的态度。只要所有人都像女主的心态,无偏见,善发掘,那么“他们”与我们并无实质差别,都不过是集优缺点于一身的平凡人,都有优秀或差劲的个体。人呐,哪有不“残疾”的,充其量不过是或长或短的名字而已。
2022.6.3
桑民强,1948年12月出生于杭州市。曾在企业担任总试验室主任、科长。擅长写残疾人题材文学作品。诗歌《我是钱塘江上一朵摇着轮椅的浪花》,在全国残疾人朗诵会上广泛朗读,10首残疾人题材朗诵诗从2018年起被百度推荐,复制付款。现为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浙江省作协会员,浙江省杂文学会理事。著有《自强之路》(作家出版社,34万字),《随语集》(团结出版社,30万字)。2024年3月,加入中国第一个后现代主义诗歌流派“北京诗派”。
作者简介:陈铮,笔名陈虚炎,杭州诗人,编剧,文艺评论家。中国林业生态作家协会会员,东方,子曰,重庆诗词协会会员,浙江省之江诗社会员,杭州乌托邦青年文学家名誉社长,杭州青年文学家作家理事会副主席,西子湖诗社副秘书长,杭州诗社执行秘书长,中国格律诗研究协会,董培伦爱情诗研究协会,西溪文化研究会,宋韵文化,水浒文化研究会等研究员。长篇小说《天下正人田锡传》,长篇诗评《诗歌创作中的人格映射论》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