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外头条总编审 王 在 军 (中国)海外头条副编审 Wendy温迪(英国)
海 外 头 条总 编 火 凤 凰 (海外)
图片选自百度

■ 好诗赏析
✦ 我,女诗人
▢ 火凤凰
跋山,涉水
犁开桃花源
掀开云和雾的大辞典
我,编纂沧海,编纂桑田
我,携日月走遍山峦
我的远方
有松树,有风入松
有苍穹之下翻滚的大海
我,诗的眼睛
捕捉万物的
影子。我喜欢蘸着海水
写诗。我,天生的女诗人
我,在海边
点燃篝火
我衣裙翻飞
唯有我永恒


❂ 诗人简介:
火凤凰,本名朱丽慧,祖籍辽宁省,现旅居国外工作。《海外头条》创始人、认证主编,世界诗歌联合总会常务主席,风雅诵经典国际执行副主席,日本华文女作家协会会员,澳大利亚书画家协会副主席,东渡诗社总编,纽约文联网刊执行总编,NZ国学诗词艺术协会荣誉总编,《中华女诗人》副主编等职务。作品在多种报刊和杂志上刊登。2024年1月加入中国第一个后现代主义诗歌流派“北京诗派”,进入七十二地魁星序列。

✪ 童年点评:
自从玩“文艺点评”这一当下不温不火的行当,在微信私窗,我时常会接收到许多诗人的作品。老实讲,我对自己的这么点雕虫小技也是设有门槛的。这里不妨再晒出来示众。
大致说来,我的选稿兴奋点至少有三个:
(1)诗境尖巧,若有神助,既有全球视野,又凸显中国文化独有的风骨、底蕴以及精神价值诉求;
(2)筋劲内藏,腴词尽剪,诗语浑涵圆融且不乏歧义美;
(3)诗中有画,情景虚实暗合,不泥意象,性情流露天真、朴拙、多味、有趣,引力势能强。
祖籍东北辽宁、现旅居东瀛的美女诗人火凤凰的这首《我,女诗人》,其最诱人的“兴奋点”是引力势能超凡脱俗。集大气、包容、野逸、元真、灵秀之美于一体的十个“我”字纵贯全诗,东北人与生俱来的王气、野性、粗犷的气质呼之欲出。首节中动词“跋”、“涉”、“犁”、“掀”以及“编纂”颇具内功,简直“力拔山兮气盖世”,令人肃然起敬。假如火凤凰的分行汉字里仅仅只有遒劲霸道的气势,那就诗味来看未免太单薄了。作为女诗人,火凤凰并没有被骨子里固有的血性所囿限。在二、三、四节,诗人向受众展现出了其多维、圆融、开放的性灵张力场。
我,携日月走遍山峦
我的远方
有松树,有风入松
有苍穹之下翻滚的大海
“日月”、“山峦”、“远方”、“松树”、“风”、“苍穹”以及“翻滚的大海“,这些繁复的意象被诗人用一个纯粹的“我”观照,不但擎举起若即若离的神性,还将胸中逸气、底韵、本真情色乃至九天揽月、巨剑磨天的恢弘气度宣泄殆尽,达到了离形写神、妙造自然的美学境界。
多年以来,我一直持一种偏见:真正的诗只能属于小众。从一首诗诞生的那一瞬间开始,她就在不停地寻觅着专属于自己的受众。
我,诗的眼睛
捕捉万物的
影子。我喜欢蘸着海水
写诗。我,天生的女诗人
有诗友对我说,火凤凰这首诗的第三节写得太飘太浮太夸张,最后,这位诗友总结读此诗的体会竟是:哗众取宠。鉴于此,我就尝试着简要解析一下这一节。提前声明,我个人对诗的解剖不是什么标准答案(文艺作品哪有什么权威固定的解答呢?)。
“诗的眼睛”是暗喻,你也可以理解为主体“我”的诗性变形。记得英国诗人雪莱说过:“诗使它触及的一切变形。”这一刻,我就是诗的眼睛;反之,诗的眼睛就是我。“我”字后面诗人特意用逗号与“诗的眼睛”这一偏正词组粗暴割裂,意在强调并放大主体——“我”,就好像影视里常见的“特写镜头”,为下文“我,天生的女诗人”做足铺垫,同时,轻松自然地搭建起笔力豪隽、收放自如的文学语境。
“捕捉万物的影子”,个中“影子”暗藏深意,比如灵魂、虚无、形而上之道等人文意蕴。
“我喜欢蘸着海水写诗”。此句一下子便开启了受众的审美视阈,其博大的情怀,颇有苏仙飘逸潇洒的风骨。
“我,天生的女诗人”。如此率真、自信、气派的诗句,其弦外之音指涉身处红尘的诗人内心涌动着的一种茕茕孑立、如影随行的孤独感。
我,在海边
点燃篝火
我衣裙翻飞
唯有我永恒
尾节,诗人处理得堪称绝妙。“海边”与“篝火”,这两个元意象,光是想象一下都美得令人潸然泪下,两者交媾究竟会碰撞磨擦出怎样浪漫的细节、韵味与张力,火凤凰没有说。“不著一字,尽得风流”。这里纯粹理想化、超现实“挥之八垠,卷之万象”的唯美、孤高、幻境,谁人能识?!
我衣裙翻飞
唯有我永恒
末句见内功。绰约的风姿、缠绵的柔情、欲罢不能的狐仙女人香……你只管尽情地去想象。“唯有我永恒”。所谓“情动而辞发”,看似很寻常的五个汉字,实则每一笔都迸发浓郁的诗意,每一划都昭示诗人高古、沉厚、圆融、和谐的美学主张,每一字都喷射卓尔不群的精神气魄与情感底色。

◐ 点评人简介:
童年,本名郭杰,男,汉族,1963年12月出生于安徽省蚌埠市,系中国诗歌学会会员。自1980年习诗至今已四十余年,笔耕不辍,诗风多元,中西交融,始终坚持创作实践与理论挖掘互补并重。曾策划中国诗坛第三条道路与垃圾派“两坛(北京评论诗歌论坛和第三条道路诗歌论坛)双派(垃圾诗派和第三条道路诗学流派)诗学大辩论等各类文创活动,多部诗歌原创作品和文艺评论文章入选各知名文创艺术平台。代表作有《天黑之前》、《河》、《短歌》等,著有《童年泛审美文化诗学札记》等文艺批评专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