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外头条总编审 王 在 军 (中国)
海外头条副编审 Wendy温迪(英国)
海 外 头 条总 编 火 凤 凰 (海外)
图片选自百度

歌乐山烈士陵园
(叙事散文诗)
作者丁培恭
歌乐山烈士陵园
位于重庆沙坪坝歌乐山麓
原“国民党军统集中营”和
“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
旧址
今天
这里更名为
重庆歌乐山烈士陵园
全国青少年愛国主义
教育基地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每年上百万的人来到这里
凭吊烈士英灵
听过去发生的
骇人听闻的故事
曾经血与火的斗争
走进展区
耳闻目睹国民党
迫害屠杀革命志士的
滔天罪行
陵园主要展点
烈士纪念群雕
进入陵园
昔日耀武扬威的
中美合作所“阅兵场” 已灰飞烟灭
不见踪影
取而代之的
是绿树衬托下的
壮丽景色:
缓缓的石梯中央
覆盖着石雕的鲜红的

囯旗 党旗 军旗…
气势磅礴
庄严肃穆
拾级而上

红色花岗石群雕《不朽》
震撼展现
革命烈士
英勇不屈
视死如归
光芒四射
陵园内还有许多
大型浮雕

烈士纪念塔
红色花岗石雕刻
象征今天的红色江山
是烈士的鲜血染红
烈士铮铮忠骨铸就
烈士墓园
这是陵园的核心
陵园的灵魂
几百忠骨长眠于此

这里有数十座墓碑

还有11.27死难烈士集体公墓
每年11.27大屠杀日
总有大批师生市民
陵园前隆重集会吊唁英烈
继承遗志坚定宣誓

陈列总馆
面积1159平方米
为“中美合作所”史实展
490张图片
108件实物
“11.27”大屠杀半景图
详尽披露国民党军统集中营
和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
黑暗凶杀的内幕
生动翔实介绍了

杨虎城 叶挺
江竹筠 罗世文 车耀先等
革命先烈
为新中国的建立
前赴后继
英勇不屈的
斗争事迹

白公馆
原是四川军阀白驹的别墅
1938年军统局用38两黄金
将其买下
改为军统局直属看守所
关押级别较高的政治犯
二战结束后
改称国防部保密局看守所
白公馆
关押过黄显声将军
同济校长周均时
廖承志 陈然
统战杨虎城做大量工作的宋绮云夫妻和儿子

“小萝卜头”
西安事变时
张学良 杨虎城
逼蒋抗日
张杨宋三人商量
由宋绮云起草著名的
“抗日救国八大主张”
为保护宋绮云
杨虎城以宋为自己秘书
将宋调至身边
1949年8月
蒋介石密令
处决杨、宋两家
1949年9月6日
在离白公馆不远的
松林坡两家六口
被剑子手秘密残忍杀害
连9岁聪明爱学的
小萝卜头也未能幸免
哀痛之余
我想起了宋绮云狱中诗曰:
“我决不能弯下腰,
只有怕死才求饶。
人生百年终一死,
留得清白上九霄。”

渣滓洞
除了白公馆
关押革命志士的
又一口活棺材
1943年
中美合作所成立
白公馆改作招待所
沈醉选择了煤窑改造而成的
渣滓洞
这里三面环山
一面临沟
地型隐蔽
继续关押革命志士
许多可歌可泣
英勇悲壮的事迹
发生于此
在女牢江竹筠
遭严刑拷打
宁死不屈
盼着解放
噙着热泪绣红旗

叶挺将军
曾在渣滓洞2号牢房墙上
写下《囚歌》:
“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
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
一个声音高叫着,
爬出来吧
给你自由!
我渴望自由,
但也深深地知道,
人的身躯怎能从这狗洞子里爬出!
我希望有一天,
地下的烈火 ,将我连这活棺材一起烧掉
我将在这烈火与热血中
得到永生!”
由於中共中央的努力
叶挺获释
但1946年
在飞往延安途中
飞机失事
不幸遇难
重庆解放前夕
国民党溃逃前
1949年11月27日
军统局制造惨绝人寰的
大屠杀
300多名革命者恨饮枪弹
壮烈捐躯
在枪林弹雨中
仅有15人逃离魔爪
包括小说《红岩》作者
罗广斌
走出烈士陵园
心中激情澎湃
先烈们
为独立求解放
抛头颅洒热血
无怨无悔
我们今天
要不负时代
不负先烈
唯有不忘初心
不辱使命
励精图治
砥砺奋进
高擎创新开拓旗帜
实现华夏宏图伟业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2024.1于深圳)
作者简介:
丁培恭,中学就读重庆一中,四川大学数学系毕业,中学数学高级教师。出生入死,在震中地区经历1976松平7.2级大地震,四川阿坝州劳动模范。
愛好文学,2017和2018年分别有两篇散文在《四川文学》发表。中国散文网高级诗人,中国诗书画家网高级诗词家,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世界汉语作家协会金牌会员。在中国散文网举办的全囯诗文联赛和文学大赛中荣获特等奖、金奖、一等奖三十多次。
2023年4月28日中央电视台cctv华夏之声官网以“教育界的劳模诗歌界的名人丁培恭”为标题,发表了我的六首诗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