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外头条总编审 王 在 军 (中国)
海外头条副编审 Wendy温迪(英国)
海 外 头 条总 编 火 凤 凰 (海外)
图片由作者提供

西安游记
文/刘孝华
我旅游过中国西安,只游玩了几个地方,在我心目中感觉在中国看十年深圳,看百年在上海,看千年在北京,看上下五千年在西安。历经数千年的十三朝古都,如今我就站在你的脚下,心怀崇敬之情来欣赏你的古韵风情,只因为要揭开你矇在我心中的神秘面纱。我有很重的西安情节。我常在想对西安这种浓烈旷久的爱来缘于何处,是对华夏五千年文明的绵延渴念?是对几千年都城沉淀下来的厚重感的向往?也许是对中国历文化抱着内心的情怀?
一部史记,一本唐诗,一曲西安事变的故事传奇,催发了古都西安数千年的叱咤风云,定乾坤的灿烂星河,多少人为它魂牵梦绕,多少人对它期盼先睹为快。特别是一个爱好文学的学子,一生多么渴求踏着初唐四杰之一的卢照邻,诗仙李白及晚唐世人杜牧的足迹,去品味汉唐都城的风骚和古韵。

2009年的5月中旬的一天,早上七点左右,早餐小推车过来了,我闻着红豆稀饭的香味,廹不及待要了一份,饭合内配有馒头二个,煎荷包蛋一个,小菜三种(杠头,芹菜,红萝卜丝),共计12元,与昨晚相比,感觉稍贵,这分明是外出打工者的配置,我只好喝完稀饭,吃掉煎蛋,小菜又辣又硬,咬不动,连同馒头,无法光盘,全部浪费掉,因列车到达重庆车站,已是上午八点,上车几分钟就开走了,大约10点左右,望着窗外,啊,阳光灿烂,田野上,一陇陇麦地,一茁茁树苗,整齐有序,夏秋小麦刚收割完,大片的土地等待夏种,田间小路,大路停着斩新的摩托车,收割机,拖拉机,卡车,小车,沿途,高压线,输电线,网络基站,风力发电杆,一排接着一排,当年,支内时沿途所留下的贫穷落后印象,己经一去不复返了,振兴农村的新乡村,新面貌,展现眼前,绝不是在家所能想像,所能体验。下午4点左右,列车进入陕西境内秦岭,一个有历史文化故事的地方,其地理位置险要,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它是陕西、重庆、四川等交界之地,拐了一个90度大弯,就连当年侵华的日本鬼子,西侵秦岭,也望而生畏,戛然而止,让大后方西安,安然无恙,太平无事!晚上3点准时到达西安,在“如家酒店”住宿。

第二天上午9点,我们来到了西安最为显著标志——大雁塔。它历来是中外游人心想往的圣地。大雁塔坐落在西安市雁塔路南端的唐代慈恩寺旧址内。这里南望钟南山峰,近邻曲江,杏园,乐游原等名胜。清澈的曲江池水从寺与塔前潺潺流过,组成一幅花卉环周,烟水明媚的动人画面。大雁塔是佛教建筑艺术的杰作,是我国楼阁式砖塔的优秀典型。今塔高64米,底边各长25米,塔身磨砖对缝,通体呈方形锥形,塔身中砌突出塔柱,形似开间。每层方形塔室四周,均置砖拱门,可凭栏远眺。沿塔内木梯盘旋而上,可达塔顶。整个建筑高大雄伟,浑然一体,造型简洁美观,比例协调适度,格调庄严古朴。传说,有一菩萨化为大雁,舍身布施,后人葬以建塔,故名雁塔。大雁塔就是仿照印度雁塔形式建筑的。今天的丝绸之路就是根据西汉张迁的足迹和大唐玄奘西行而归的地点,在这里设丝绸展馆。馆内各类名绸丝缎眼花缭乱,外国商人不断,热闹非凡。
我们的旅游车离开丝绸之路展馆,经大雁塔,穿过大唐芙蓉园。进入该园,仿佛已走进历史,感受人文,体验生活。在这里,可以看到皇家御苑的原貌。在这里可领略大唐的灿烂文化,如雄伟庄严的古典建筑,恢弘的皇家艺术,波光粼粼的碧池……目不暇接的景致使我突然间有了一种逆转时空,梦回大唐诗人卢照邻书长安古意的韵味:“长安大道连狭斜,青牛白马七香车。玉辇纵横过主第,金鞭络绎向侯家。”兼有诗仙李白“长安一片月,万户岛衣声”的独诗意境,真叫人欣慰!

午饭后,我们来到了小雁塔和荐福寺公园,在西安如果说大雁塔是端庄大方的妙龄裙衩,那么小雁塔即是娇花照水的小家碧玉。它永远都是显得那么恬静淑雅,静谧地坐落在荐福寺内,传给人们声声晨钟。荐福寺创建于唐睿宗文明元年(684)年,是于高宗李治死后百日为其献福而建,最初取名“献福寺”。武则天,天授元年(690)年改为荐福寺。 唐代名僧义净,高宗咸享二年(671年)由广州取道往印度游学,历时25载,足迹遍及中南半岛,南洋群岛,印度洋东部等30多个多家。终于武则天证圣元年695年归国,带回梵文佛教经典400部。义净返唐后,曾在荐福寺译经,著有《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南海寄归内法传》等书。荐福寺内的小雁塔始建于唐中宗景龙年间(707-709)年,是义净和尚到荐福寺的第二年开始兴建的。塔高13级,现43.3米,正方形,底层长11.38米,属密檐式砖砌塔,下有砖砌基座,建筑风格和大雁塔不同。小雁塔每层之间距离较小。每层之间的距离和面积随着高度的增加后逐渐减小,最上层只有几十厘米,共七楼。我们徜徉园内见塔的庄严肃穆与园内的古杨、柏木浑然一体,秋风刮起湖面涟漪阵阵,院内落叶飘飘,当年贾岛回长安不会见此景写出“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

因导游规定时间有限,我们只有舍美景,看园边的西安博物院。该院由我国著名的女建筑设计师张锦秋创意设计,占地254亩,以著名的唐代建筑,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小雁塔为中心。整体按文物鉴赏、旅游观光、综合服务三大功能设计,形成了一个集博物馆、名胜古迹、城市公园为一体,文化气氛浓厚的高品位的历史文化休闲场所。
博物院建筑面积16000余平方米,陈列面积5000余平方米。展览由基本陈列、专属陈列、临时陈列三部分组成。基本陈列以西安13朝古都,1000多年建都史为主线,以展示西安历史文物为基础,突出反映了西安都城发展史和历代社会生活状况。在基本陈列之外设有以“宝相庄严”为题的佛教造像艺术,以“三真六草,镂月裁云”为题的古代书画,以“天地之灵”为题的古代玉器,以“颗粟大千”为题的印章等四个专题陈列,以及以“京畿遗珍”为题,首次将市属相区县的珍贵文物集中展出的一个临时陈列。西安博物院收藏了西安各个历史时代的文物13万件,其中拥有国家三级以上珍贵文物14400件,形成了文物等级高,代表性强,影响面广的藏品特点,该馆使用了反映古今高科技电子技术及影像、声像技术的展示手法,首次展出S类精品文物2000余件。

第三天9点我们兴致勃勃来到西安秦兵马俑处。看到这群永不回乡的勇士,我为之感叹。本来齐、楚、燕、赵、韩、魏的天空,在沐浴烽火硝烟之后,可以共照一轮秦月,他们本来可以解甲归田,荷锄归来后,坐在月下笑谈那辚辚战车,萧萧马鸣,狼豕奔突,鼓角杀声,可是他们却站成了兵马俑……你看列队集合的他们,目光依然那般冷峻,擎着戈戟,手牵战马,守着秦王,守着秦王朝最后一块领地,这一守就是两千多年。当他们从地下隆重出土,摇曳二十世纪的风,竞摇曳成了世界第八大奇迹之首。
我们参观完兵马俑后,又去看秦始皇陵,想起唐代诗人王维《过秦始皇陵》的诗句:“有海人争渡,无春雁不回”。许是始皇不甘心退出帝王宝座。因为他生前威风凛凛,呼八面来风,以虎狼之师,东向而击,包举宇内,无坚不摧,使六合归于一统,所以死后也要凛凛威风,率一支庞大的军队,严阵以待,支撑起一座神秘的皇陵,以至高无上的尊严与历史层峦叠嶂的嶂峦相峙。岂不知三十七个春秋,耗尽七十二万子民的血汗泪滴,才在这片深邃的黄土地上构筑起了这座陵墓呵!两千年后的今天,当我们踏上二百九十级台阶,倚着残阳,倚着被岁月风雨剥蚀的墓碑,落照里,眺望长安,眺望长城,仿佛仍听得见孟姜女低吟的哀歌,从而想起当年秦始皇的威武霸气!

当我们参观兴犹未尽时,被导游追着上了游车,穿越了翠绿环抱的环城公园后,来到了西安古城墙。该城墙是我国古代城墙建筑中至今保留最为完整的一处,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古城堡。我们今天看到的西安城墙是在唐长安城基础上扩建定型的。明太祖朱元璋统一全国后,采纳儒生朱升“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建议,命各府县普遍筑城,西安城墙就是在这个时期构筑的。西安城墙虽然修建的牢固严密,然而它都设有能够挽救明王朝最后灭亡的命运,明崇祯十六年(1643年),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围城三天,守城的明朝军队宣告投降,农民起义军从东门进城占领西安,建立大顺政权。
现在,经过解放后新中国修复的城墙雄伟壮观,城河清澈整洁,城墙与城河之间,花草绽放似画,林带绿荫如盖,娱乐设施齐备,健身器材较全,已经初步建成了全国最大的环城公园,这天我从城墙上垛口向下张望,见城下绿林掩映的宽阔的青砖古道上,打拳和散步的老人信步悠闲,十分羡慕。在全国疯狂开发房地产的年代里,西安古城墙周边及其辽阔,能一览古城时空风貌,心内无不佩服西安市政府的英明远见,居然在物欲横流的今天,守住了这一宝贵的领地。

第四天,安排的是游华清池。一早起来,经过50分钟的车程,然后一路沿着路向上走,终于看到了华清宫三个大字,外面还有贵妃翩翩起舞的建筑,甚是美丽。我们跟着导游走进去,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片湖水,里边有荷花为它添加了生机。我们开心的让导游给我与湖水拍照,“啪”的一声,照好了。我们继续向前,便是“飞霜殿”,“飞霜殿”有两个配殿,一个叫“沉香殿”,一个叫“宜春殿”,相传“飞霜殿”是唐玄宗和杨贵妃的`寝殿。在“飞霜殿”一旁便是一尊名叫“贵妃入浴”的雕像,她亭亭玉立,婀娜多姿,她那丰满的身材和美若天仙的容貌真令人心醉。接着,我们来到了唐玄宗沐浴的地方——莲花汤,汤池是由那时常用的青石所砌,它呈长方体,是分为两层台式,形制非常华丽,规模宏伟。看到那些古特色的建筑物我仿佛看到了,俏丽女子,缓缓走过。古风,古色,让人陶醉与此。我尤为喜欢那古代的灯笼,很是可爱。往前走是各种汤,听导游说,汤的'意思就是热水,这里就是洗澡的地方。华清宫自古以来是皇家游览沐浴的圣地。也是杨贵妃沐浴之地。啊,豪华气派,显出浓浓的皇家气势。从侧门走进,前面的房间排成一行,左边是九龙池,犯滥出碧蓝的水波,右边则是杨贵妃的塑像,让人如痴如醉,流连忘返。

接着,历经半小时左右的攀登,我们终于抵达了“兵谏亭”。“兵谏亭”位于骊山半山腰虎斑石处,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爆发,东北军攻入华清池,蒋介石仓皇逃上骊山,在此处藏匿,杨虎城和张学良两位将军也是在此将蒋介石抓获。对“西安事变”这段历史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全国人民停止内战、一致抗日,从这里拉开了帷幕。

看完毕华清池后,已是下午5点半了,离我们返程上车还有一个多小时,在这个时段里,导游领我游走西安美食文化一条街——坊上,品尝陕西名吃。走进这条街,只见青石铺路,绿树成荫,路两旁一色仿明清建筑,不管是餐饮还是器物大部分都由回民经营,具有浓郁清真特色。这条小吃街约800米左右,放眼望去能见到一些带着回民白帽的小伙子在扇着烤着的牛羊肉串,阵阵的烤肉香味令人迟步留连,我们只能拿起相机一通狂拍,再进去爽它一把,一饱口福。这里的小吃品种繁多,口味地道,如水盆羊肉、腊牛羊肉、烤肉、酸菜炒米,羊肉泡馍、糊辣汤、油茶、锅贴、肉饼、卤汁凉粉、灌汤包子、甑糕、花生酥、绿豆糕、黄桂柿子饼。红米豆沙,凉糕,蜂蜜凉粽子等等,令人琳琅满目,口味大开。

我在人生漫长旅程中,我还是首次来到西安。虽然只有四天时间的西安之行,但是留给我的印象却很深刻。西安就像一位沉郁中敛的关中汉子,背手立在秦岭下,渭河畔他满腹经纶,历经沧桑,他的每一管血液里,都有着无数诱惑因子。因为这里不但是一个绚丽多彩的地方,而且是一个金历史文化悠久的古城。这里虽然没有大上海的喧嚣,却多了几分古朴;这里虽然没有青岛、大连式的优雅,却多了一些厚重而深情。有人说:如果把中华文明作一棵大树,这棵树的树冠在北京,它的根却深扎在美丽长安。

游过西安的人,不会因到达西安而后悔,只因在离开西安后,遗憾自己没能走遍西安的每一处,没能彻彻底底的感悟到这座古城的古韵下的独有魅力。于是,当在回忆西安时,总是在失落中沉醉,在彷徨中想要再去一趟,那怕没有踏上西安的旅途,也迫不及待搜索有关他的一切消息,以便了解中华五千多年的西安游记。
简介:刘孝华,大专文化,重庆市渝北区龙兴镇人。40多年从事教育事业,对工作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平时还不断加强业务、政治学习来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思想素质。由于自己觉得文化知识浅薄,所以,从1982年起到现在,利用工作之余,坚持每天两个小时以上来看书(如:左传、四大名著、朱自清的散文、屈原的离骚等),特别是《唐诗三百》首首抱胸怀。近年来,又在社区教育学校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己,完善自己,曾在《中国教工》发表过论文,荣获全国一等奖,《中国教师》发表过诗词,荣获全国二等奖……并在2021年5月28日去北京参加了第八届“相约北京”全国文学艺术大赛颁奖大会,获得“全国文艺先锋人物”称号,同年8月荣获中外诗歌散文邀请赛一等奖,11月荣获“三亚杯”全国文学大赛金奖……这些均能在网上收到,现在因自己的爰好,利用工作之余还在继续搞写作,为弘扬中国文化而努力奋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