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头条]品赏贵州作家刘应举老师的佳作《晨间寄语(87)》「飘舞的剑」(3558辑)

晨间寄语
近段时间以来,连续报道贵阳市有50来位小学校长被查,报道中,一个实验小学的女校长涉案金额高达2个多亿,骇人听闻。报道说,案发前该校小学生交的午餐费每月是300多,案发后其午餐费立减至200元,费用之悬殊,足以证明该校长之手触及到学校收费的每个角落,对学生的搜刮堪称雁过拔毛。
提及这个话题,是听了家属的一位同学说,她孙子该上一年级了,想找个好点的学校,已有熟人愿意帮忙,但开价是7万元的操作费(也叫调校费),为达目的,他们已将7万元给了对方。家属立即提醒,小心上当。因为我们家就是很好的例子,当初孙子上一年级时,我女儿应那句“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鬼话,也找过所谓的熟人帮忙,在贵阳一环内的一所小学,“熟人”说看在“关系好”的份上,开价4万元,钱给了,可到了临近开学,也没有我们孙子的名字,情急之下,赶紧在另一普通学校报了名,一个学期下来,那4万元仍没有结果,与那“熟人”黑脸N多次,我女儿甚至提出要举报了,时隔一年多,4万元才分几次要回来。
我感到震惊的是,在贵阳市小学校长塌方式落马的大环境下,所谓调校费的开价还在越开越高,我真怀疑是自己的耳朵听错了。但是事情是真的,他们的7万元已经拿出去了。我们姑且不管所谓调校是否如愿,但在查处声振聋发聩的当下,似乎不存在顶风作案,太阳照从东边来,日子如常过,所有人还该干嘛干嘛。是的,不该干嘛干嘛,又干嘛?难道太阳不去西边吗?一句话,罪恶如麻,犯罪成本太低了。几百上千万,刑期不过10来年,坐牢我一个,幸福全家人,何乐而不为?以身试法,也就10年8年,一个孩子出生到初中,出来看到还蛮高兴,现在的牢好坐,玩一样的就过去,出来了的哪个有半分愧疚感?似乎还比没有坐过牢的玩得欢。你说有谁怕收点、送点、再多点?如果连续杀掉像刘青山张子善陈克杰那样的大官,杀一儆百,还好玩吗?
现在的计划生育政策放开了,为什么人口的出生反而下滑?其中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教育成本太高呀!不敢生,生不起,不敢想象未来孩子的何去何从,你能劝谁生几个?我“佩服”现在有些人的胆子大,明明知道某款某款已经到位,但是人家就是没有时间为你办理,当你晚上“到”了他家后,第二天他一定是有时间的,这还只是个办事人员,还有比这更明目张胆地敲榨的,方法名不一,却异曲同工。我知道的一位公司小负责人,负责几个人的日常工作安排,没有项目油水,但是他家的“事”多呀,凡是“事”来了没有随礼的,他一定给你安排“好”工作,让你尝过几次“甜”头,你就“懂”了他家的“事”了。年纪轻轻,成天就是削尖脑壳想这些“事”,万一没“事”了,他就请他这帮人到他家“吃饭”,以经济“半小时”的模式,麻将桌上你只能输给他呀…,不多,每月打个两三次,行了。这帮人叫苦不迭,但是敢怒不敢言,都知道他的大本事之一,就是打小报告,凡有抵触者,一定没好果子吃。我鼓励过这帮人搜集他的证据,但是没有人敢,因为他有“背景”,后来这小子当了副经理,更没人敢说他了。这些人在阴暗里拿来,再拿到他的“背景”那里,谁还惹得起(们)?
7万元的调校费,这位同学拿得起,试想,才小学一年级呀!可拿得起7万元“调校费”的家长有几个?这里只敢说“几”字了……
这个社会病了,真的病了……
只愿朋友们好好的,新的一天,早安!
2023.5.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