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外头条总编审 王 在 军 (中国)
海外头条副编审 Wendy温迪(英国)
海 外 头 条总 编 火 凤 凰 (海外)
图片选自百度

僧尼师傅请客
文/李桂荣
八十年代的时候,人们还刚刚从解放思想的时代潮流中走出来,对一些事物和现像一时不是很适应。 对社会的发展,不要说城里人,老干部怀疑姓资还是姓社,就是说我们乡下的人,村民们也似乎有这个感觉,看什么都不习惯。 初夏的一个上午,在我们村的粮食加工厂,有好些村民正排队加工粮食,有的人加工大米,有的人加工面粉,更多的人是来加工大麦糁,玉米糁的,其中有一个七十多岁的僧尼师傅,她排在前面的位置,不一会就轮到她了。
过了一会儿,轮到僧尼师傅向机器里面倒粮食了,谁知道突然闯出来了一个楞头青,二话不说,就把出家师傅的粮食推旁边,换上了自己的。僧尼师傅这下就不高兴了,小伙子,我一大早就过来排队了,你才来,凭什么挤进来推走我的粮食?!小伙子就是针对出家师傅来的,一开口就出言不逊"你个老婊子,硬要猪嘴里插大葱 一装蒜"。好端端的这么被一个后生骂,出家师傅气得手直抖,上下嘴唇也直颤,其他人也看不下去了,纷纷指责青年人的不对,劝说他不要与年迈的出家人过不去,可这个年青人偏偏不信这个理。“她就是一个装的尼姑,骗共产党的钱,还不都是我们老百姓纳的税,再说了,她也不是我们村人,凭什么让她?”人们辨绞不过他,加工粮食的师傅只得关了机,来离加工厂不远的我家,喊我来评理。 我正好在家,三步并着两步到了现场。问清楚了情况,看了现场,我先向熟悉的出家师傅赔理道歉,求得老人家原谅。然后我面对那个青年人,正色道,公共场合,公共场所,人们都要遵守秩序,相互尊重,出家师是一位老人,她不但受大家尊重,而且受国家法律保护,国家也尊重她,每月给她们发一定的生活费,是国家的统战政策,这与你无关,也不是拿的我们的,是国家对她们的安抚。”"今天这事,就是你的错,你开口就伤出家人错上加错,老人家有信仰,宗教的自由,她没有错,你必须向师傅道歉赔理!"小伙子哑口无言,自知理亏,再加上其他村民的你说他劝,小伙子认识了错误,并向师傅作辑赔理。我看他心诚口诚,又转身征求师傅的意见,师傅满意,表示谅解。此时,小伙子行动上也有改进,把自己的粮食口袋放旁边,帮出家师傅向机器里倒粮食。矛盾化解了。 离开后,我不由的想起过去处理的与这位师傅相关的几件事。
这位僧尼师傅是我们邻村人,姓刘,她终身未嫁,还是一双小脚。她成年前就出家在一座庵堂里学徒做佛事,一直到文化大革命。她被赶出来,然后就回到老家务农。由于父母已早亡,哥哥弟弟们都有了家庭,她不愿意牵连他们,她也不愿意留在生产队,就让生产队在一个远离村庄的地方划了有三亩田给她,在这块地里,她用杂木,木棍和芦苇搭建了两间小房子,只有不到八平方。平时以种地谋生,与几只鸡鸭为伴。后来下大雨了,她的小房子屋前屋后的水排不掉,她花钱雇了几个人,在屋后自己的地里挖了一个几分地大的水池,用以储水和浇地,后来她甚至还在里面养鹅养鸭,放了一些鱼,生活改善多了,只是她的屋孒太小,放了一张床,再置一张锅灶,就真纳不下几囗人了,据说,她煮饭时锅盖总是放马桶上。 改革开放后,国家落实了政策,为她及一些宗教人士给予发放生活补贴,这位年龄大了的出家人刘师傅不靠种田也有饭吃了。她每个月都要到乡政府所在地的银行去取国家给她打的钱回家零用,她一个人每月的油盐酱醋总要花钱买的。一次我在乡政府散会后骑自行车往回走,到了半路就遇到她蹲在路边,手捧着脚喊疼。我一见老人家这般大年龄,蛮可怜的,就叫她上我的自行车,我驮着送她回去。老人很感动,她说,从来还没有哪个人这么关心过她呢,她说:先生,你真善良。
有一次,这位师傅竞找到了我们村办公室,老人家对我说,你当村支书,办事公平,认真。她找我的理由是,靠她家的田的邻居,经常多占她的土地,因为以前她的地四周是生产队的土地,生产队从来不占她的面积,分田到户以后,她的田四周都分给了其他人家,因此耕种时,常常有邻居家多占她一犁地,几棵玉米是常事,算是侵犯了她的主权。我听明白了,告诉她,你为什么不找你们那里的村组干部?她嘟嘟囔囔道,找了多少次,他们都说帮我处理处理,可没有用,都是糊我的。我说,师傅啊,我们不属一个村,,我管不了你们那里的事。老人家很是遗憾,也很觉失落。
事后,我还是多了一下事,因为我知道她有一个侄子是我村一村民的女婿,通过他我了解了真实的情况后,请他做做邻居们的工作,让邻居们多与姑姑沟通一下,后来靠她田的邻居们果然与她改善了关系。 加工粮食事情的风波过去了很长时间,一天下午,我正在家里,哪知道这位出家师傅竞来到了我家,她随身带了一个小篮子,上面用毛巾盖着。我很茫然,忙给她让座。
原来,老人家告诉我,是来请我吃饭的,真难为她。她说,你当干部,是一个好人,几次想谢谢你,肯定不要我的钱,请你上饭店,我请不起,我家里既小又邋遢,这样吧,我给你带了鸡蛋,你洗一下煮吃,就不脏,花生米,你炒一下,吃,也就不脏,还有这有一瓶酒,算是我请你,你不要嫌简单,好吗?我老婆在旁边,见状也很感动,谢谢又谢老人家,叫她把东西带走,情我们领了。老人家一楞,像是生气了,你们看不起我?嫌我简单吧。我忙上前解释,平息老人的心情,刘师傅是早饭后走过来的,一路上走的不近,到我们午饭后才到,凭她一双小脚,走了几个小时,多么艰难?老婆赶紧的盛上一碗饭夹点菜给她。老人家说,你们不收下,我不会吃你们家的饭。无奈,老婆收下了,这位师傅才心满意足的在桌上吃饱了饭。
临别时,这位师傅叫我千万原谅她,这个请客的方式太简单太对不起我了,面对这位老人虔诚的心,我还有什么话说呢?几年后,我听说,这位老人离世,他们的侄子为她办了后事,她的小房子里有一百多个银元呢。
李桂荣 1976年服役任战士、副班长、班长,1982年退役回乡任村党支部书记,2001年考入泰兴市横垛乡政府,2017年退休。2015年学写作,纪念抗战70周年征文获泰兴市三等奖,2017年征文获泰州市二等奖,2018年征文三篇获泰兴市二等奖,2018年加入泰州市作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