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外头条总编审 王 在 军 (中国)
海外头条副编审 Wendy温迪(英国)
海 外 头 条总 编 火 凤 凰 (海外)
图片选自百度

张克威和几位老工人
作者 张友书
老院长张克威是沈农的创史人,沈农的许多专家和老师都是老院长请到沈农来工作的。他对学校里知名学者的引进、重用和保护,在学校里几乎无人不知。他为曹诚英教授过生日的故事,因为有照片为证沈农人更是无人不晓。我自幼在沈农长大,我家又跟老院长家住前后楼,我心里一直藏着几件老院长和老工人的故事。沈农综合楼1952年建成后,开水房就设在综合楼后身,一位王姓的山东人负责烧开水。老王师傅无儿无女孤身一人,学校就安排他住在综合楼里。当时的开水房负责给一二舍、综合楼和办公楼的师生烧开水。老王师傅高高的个头儿,很是魁梧,晚上没事儿的时候就在综合楼开水房前练练石锁,举个杠铃什么的。有一天,老院长带了一些水果糖果到了开水房,给老王师傅过生日。那天,老院长的小女儿三子说她爸带好多吃的去综合楼了,我们几个孩子都跟着跑过去。我看见老院长和老王师傅坐在热水房外边儿,好多学生围着他们有说要笑,老王师傅更是笑得合不上嘴。当时我们一群孩子的注意力集中在糖果上,现在想起来,却被老院长记着一位独身老工人的生日而感动不已。当时学校还有一位老张师傅,叫张来,也是山东人。因为长得黑,大家都叫他张黑子。张师傅骑着一辆三轮车,给学校买一些零星东西,谁家有拿不动的东西,他都帮助给送去。每次学院在风雨操场放电影的时候,因为一部电影到东陵地区,同时要三个以上单位放映,张师傅和他的三轮车就负责来回取送片子。

那时东陵地区晚上路灯少,有的地方还没有路灯,张师傅曾连人带车摔进沟里,但他为了不耽误取送片子,就带着伤跑来跑去。有时候,片子演完了,新的还没取回来,大家最盼的就是张师傅。“张黑子回来了!”就是当时最让人快乐的声音。而张师傅却从来没看过一部完整的电影。老院长曾经在全校大会上表扬张师傅,说他是沈农的老黄牛。以后,再演电影,张师傅的三轮车一进来,大家就喊,老黄牛回来了!老院长还有一个朋友是赶马车的孔繁清师傅。孔师傅赶了一架马车,负责清运全院教学楼及甲、乙楼,小平房,以及后山的垃圾。马车是平板儿的,上面有个四方框儿,用绳子勒起来就运垃圾,那时候垃圾全是一锹一锹地往车上扬,老孔师傅一个人赶车,自己装卸,工作量非常大。老院长常常在孔师傅经过的垃圾站点等着孔师傅,招呼孔师傅坐到他身边,递上一只烟,两个人一边抽着烟,一起唠唠嗑,老院长就是想让孔师傅多休息一会儿。老院长养了一条黑贝狗LILAO。非常可爱,也很调皮,只要看到小孩跑,就撒欢追。后来因为有人反映这条狗吓着了孩子,老院长就把这条狗送到一位看鸭场的老朋友老崔那里。有一次,老院长带我们去鸭舍,那时候的路全是土路,下了点雨就泥泞得不得了。我们几个孩子跟着老院长走得满脚泥。到了鸭舍,老崔师傅高兴得不得了,他让老院长脱鞋上炕后,用镰刀把老院长和我们几个孩子鞋上的泥咔嚓得干干净净。他问坐在火炕上的老院长,有刚烀好的土豆儿,你吃不吃?老院长说,吃。老崔师傅就端来热气腾腾的一大盆烀土豆,还拿来大酱,老院长和老崔师傅带着我们吃着土豆蘸大酱,说着鸭舍的新鲜事儿,再加上崔师傅牵过来看见老院长无比兴奋的把大尾巴甩到我们身上的LILAO,那快乐和美好的情形,这么多年,一直留在心里。
简介: 张友书:沈阳农业大学退休职工。
韩 英:辽宁省朗诵艺术协会监事。和平戏剧家协会理事,沈铁艺术团演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