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头条总编审 王 在 军 (中国)
海外头条副编审 Wendy温迪(英国)
海 外 头 条总 编 火 凤 凰 (海外)
图片由作者提供

时代楷模--计明元
文/赵书平
计叔叔是我同学的父亲。今92岁计叔叔,1950年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一名久经沙场的老英雄,曾经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参加过很战斗。立春日,我们通过视频聊天 ,计叔叔向我打开了他自己从一个旧社会悲惨放牛娃到成为参加抗美援朝上甘岭战役志愿军战士的尘封记忆。
计叔叔,名字计明元,1931年11月20日出生在江西省彭泽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家里父母生育了兄弟姐妹姊妹四个孩子,他是老大。苦难深重岁月,饥寒交迫时,为了换一斗粮食,12岁他就给地主放牛,受尽了地主老财的欺辱。那年月,家里忍饥挨饿,吃了上顿没下顿,于是他只好去给人放牛讨生活。放牛的日子是非常辛苦的。不管刮风下雨,还是烈日炎炎,都得把主人家的十几头牛赶到山上放牧。由于家里特别穷,他全身上下只有一条短裤,没有一件可以御寒的衣服。夏天还好办,冬天可就惨了。寒冬腊月,他就打着赤脚穿着一条短裤上山放牛。那种又冷又饿的感觉,至今都忘不了。
1949年解放了,计明元和所有贫苦人民一样翻身做了主人 ,获得了新生。从那一时刻起,他看到了中国的希望,懂得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农民翻身当家做主人了,这是几千年来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未有过的事。懂得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他看到解放大军挥师南下解放全中国,特别是在剿匪中,牺牲了很多解放军战士,那些比自己大不了几岁的年轻人,为了劳苦大众能过上幸福生活,不怕流血、不怕牺牲,心里由衷的敬佩,计叔叔很想成为一名光荣的解放军战士。终于在1950年2月,他加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野战军)第40军118师,成为一名人民解放军战士。
1950年7月10日,随着“中国人民反对美国侵略台湾朝鲜运动委员会”成立,抗美援朝运动自此开始。 1950年10月,年仅19岁的计叔叔和广大人民解放军一起,积极响应党中央毛主席“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伟大号召,成为一名中国人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赴朝作战,拉开了抗美援朝战争的序幕。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得到了解放军全军和中国全国人民的全力支持,计叔叔一进入朝鲜,就立刻上了前线。
到1951年2月计叔叔共参加了五次反击战役,之后又参加了两次艰难的守备战。1951年4月,在马良山守备战中,因表现英勇、战斗顽强成功完成了守备任务,荣获了个人三等功。
说到此时,计叔叔有些激动和哽咽:我到现在怀念我的战友们。我们在寒风里走过,我们在冰雪里爬过。我们在这冬天里看过什么叫铁马冰河入梦来。战友们在这冬天里站在长津湖那不屈的雪中雕像。而今还是让我不禁潸然泪下。让我永远不会忘记那一张张年轻的脸,在白雪皑皑中依然挺立的雄姿英发。
战友不曾远去的身影。依然震撼着所有人的心扉。
在这战火纷飞岁月,失去了故乡亲人所有的消息。计叔叔把对父母亲的惦念和对家的思念深深埋藏在心底,把对美国鬼子的仇恨化作斗志狠狠地打击侵略者。计叔叔在爬冰卧雪中战斗,也在战火硝烟中成长,他屡立战功。他以不怕流血牺牲,勇敢拼命的大无畏精神而声名显赫,因而得到部队的各种嘉奖。
1953年7月《朝鲜停战协定》,从此抗美援朝胜利结束。1953年7月,抗美援朝结束,志愿军凯旋归国。“最可爱的人”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此时的计叔叔,归心似箭。他本想着一定回家去看看,看看家乡的一草一木,看看爸爸妈妈是否还康健。凡是当过兵的人,谁没有为想家流泪的历史,只是这种流泪一般是背着人、甚至是躲在被窝里的。当探家看到父母头上又添了不少华发时,当亲人有病不能在病榻前尽孝尽责时,当父母行将告别人世呼唤远方的儿子而不能响应时,有哪个热血男儿眼里没有泪水?军人也是人,也有思念也有想家的权利,但是,你为了国家,或者为了“军人”这两个字,舍弃了“小家”,为了“大家”。
然而,计叔叔放下背包还没有休整,就接到命令去黑龙江哈尔滨参加抗洪抢险任务。新中国刚刚成立,祖国百废待兴。这是哈尔滨解放后第一次发生这么大的洪涝灾害。作为军人,服从命令是天职,保证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责无旁贷。计叔叔义无反顾地又奔向滔滔洪水,和战友们一起用瘦弱的肩膀,扛起人民的期盼、党的重托、军人的责任。计叔叔就这样在战斗中成长,用生命谱写着一曲曲青春之歌。他多次向党组织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期待着在举起拳头面对党旗宣誓的庄严时刻。经过了战火中的洗礼,也经受住了党的久经考验,1954年2月,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计叔叔被部队党组织批准成为一名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党员。从此,他的生命里又多了一些对党的责任,也多了一些对人民的牵挂。
说到此时,计叔叔高兴地和我一起唱“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和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了解放人民的,是彻底的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1954年部队接到命令回义县七里河组建营房,部队要在这里安营扎寨。这时候部队已经改编,番号是3138部队。计明元是南方人,尽管个子不高,也很瘦弱,但在“营建”中,他吃苦耐劳,脏活累活抢着干,和战友们一起用双手建起了一幢幢营房,看着营区内整齐的房屋,错落有致的花草树木,他和战友们都露出开心的笑容。在这次“营建”中,计叔叔再次荣立个人三等功。
计叔叔小时候因家里穷,根本念不起书。计叔叔在参军前连自己名字都不会写,是大字不识的一个人。后来在部队学会了写自己的名字,还是不能够通读报纸和书籍。所以他特别渴望学习,能够读书写字。1957年部队选派计叔叔到北镇参加“扫盲”班学习,参加了为期一年的“扫盲”班,从某种意义上讲,这对计叔叔身心都有了很大提高。功夫不负有心人,由于他自身的刻苦努力学习,后来又考入齐齐哈尔第七步兵陆军学校。这所学校,让计叔叔在学校的军事学习和训练中再次得到了巨大的提升。他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受到首长和战友们高度的赞赏,又再次收获三等功一次。后来,在义县七里河部队的十几年当中,数次被评为五好战士,劳动模范,始终保持着一个共产党员的先进性。
1978年,计叔叔转业到地方,被组织分配到北镇县广宁镇政府,担任副镇长,主管工业。战争年代,军人是一把钢枪,把愤怒的子弹射向敌人的胸膛。建设年代,军人是一块砖、一块瓦,建起一座座高楼大厦。和平年代,军人是一块盾牌,是幸福的保护神,保卫着和平,阻挡着邪恶,你们扛着共和国风雨的洗礼,带着对人民无比的忠诚和热爱。在任职期间,他经常放下身份到企业调查研究,为企业发展寻求出路,帮助解决存在的问题。在他主管工作的十四年里,九家集体企业没有一家亏损过,安置回城知青、返城大龄青年提供就业岗位等等,为县、镇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在此期间,计叔叔本人不忘初心使命,时刻用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工作上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多次被评为镇、县的先进工作者,直到1992年退休。退休之后,计叔叔的组织关系转到社区,这时,他依然保持共产党员本色,人退休但思想不能退。他按时足额缴纳党费,积极参加组织生活会,关心国家和党的大事,社区干部都说,这才是一个真正共产党员的形象,值得尊重和学习。2021年,计叔叔被评为“时代楷模”。

如今,计叔叔年事已高,虽然坐在轮椅上,他的眼睛依旧炯炯有神,声音依旧那么洪亮:我是一名党员,我的一切都是党给的,到死我也是党的人。多么朴实的话语,却这就是一个有着近50年党龄的老党员的心声,他依然是我们最可敬最可爱的人!
与计叔叔视频聊天后,我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向老英雄致敬,您是大地之子;您是和平的保护神;您是坚强和力量的化身;您是人世间最可爱的人。抗洪抢险你们走在前线,除暴安良你们奉为箴言,戍守边疆你们毫无怨言,保家卫国你们记在心间,你们将自己的一生无私的奉献。向老英雄致敬!
赵书平,女,1987年毕业于沈阳农业大学,先后在校办和学报编辑部工作。社会科学版编辑。辽宁省散文协会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