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喝酒》完结篇 ∥明月
在昨天的发文里我讲到:猜拳行令和唱酒曲敬酒,方显你在喝酒场合里的真功夫。对于猜拳行令的内容和规矩我想大多地方都差不多,但唱酒曲的内容恐因地因民族而异,青海的酒曲大致分为如下几种:
第一类是表演性的,典型的演唱曲调是《尕老汉》,其内容共分六段:第一段的唱词是:一个(么就)尕老汉(哟哟),七(啊)十七来吧(哟哟),再加上四岁(者叶子儿青哟),八(呀)十一来吧(哟哟)。然后是三十两的银子买大马,怎么样的骑来者怎么样的跑;四十两的银子买钢枪,怎么样的瞄准者怎么样的打;五十两的银子买吃穿,怎么样的穿来者怎么样的戴;怀抱上琵琶者口吹笛,怎么样的弹来者怎么样的吹;八仙的桌子上吃几杯酒,怎么样的喝来者喝不醉。配上曲调,边唱边比划,可以一人唱,也可以几人多人唱,关键还要唱跳比划都要配合,非常热闹,这种演唱法往往会把酒宴气氛推向高潮。据说青海老一辈的花儿王朱仲碌先生曾于1953年被邀请到中南海,专门为毛主席、周总理等中央领导当场演唱了花儿“上去高山望平川”,和酒曲《孕老汉》,他的演唱和表演深受在场的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喜爱。
第二类是比赛性质的,这类酒曲如《数麻雀》、《五更鼓》、《十杯酒》、《十道儿黑》等等,其中以《数麻雀》比较简单,其内容如下:一个麻雀一个头,两个眼睛明晶晶,两个爪爪儿蹲墙头,一个尕尾巴摆后头。以下二个麻雀,三个麻雀以此类推,便数数,便比划,便唱。一般是二人对唱,唱错者要罚酒,如两人都唱对,唱完一段酒曲接着划拳。这个曲令看似简单,实际上对喝酒者已上了头的人来说也不简单,往往数到第三个麻雀就出错了,那么只有认罚喝酒,其他人接着表演,也很热闹,很受宾客们的喜爱。
还有像《五更鼓》,也很热闹,也要便唱边比划,唱错了或比划错了都要罚酒,其规则和数麻雀一样,其内容是:一点状元红,二喜来临门,三星高照,四季里红彤彤,五子夺魁,六连喜相逢,七巧八马,九庆功,十个满堂红,划拳讲输赢,冷酒一口吞,耳听得瞧楼上鼓打了一更。咚!这个曲令两人唱時不仅要唱对,还要出手指要比划对,关键最后一句唱到鼓打了几更時要用筷子或手在桌子上要敲几下。对酒喝大了的人来说也往往会出差错。其规则和以上两首曲令一样。
第三类是敬酒令。比如像《高高的山上一棵松》、《菜籽的花儿黄》、《劝人心》、《八仙庆寿》等,这种曲令一般是晚辈对长辈敬酒時要唱,二是对尊贵的客人敬酒時唱,三是赛酒赛输了要把酒转让给某人時唱,当然也给自己的朋友唱。但有一个规矩是长辈绝不会端上酒杯了给晚辈唱。长辈们高兴了,他们平辈之间互唱互敬,在坐的晚辈们分享和喝彩。这类曲令的内容较长较多,此处不再例举。
第四类是自编自唱,即兴演唱。比如同学聚会,同事聚会,朋友聚会,为了加强宴会的气氛,主持者或有人会自高奋勇地唱:“芍药牡丹一块儿栽,它们在院子里开红。同学么朋友的来聚会,我们大家高兴者举杯”。然后大家站起来举杯共饮,宴会正式就开始了。要是见到久别重逢的老友,你会端上酒边唱边敬酒:“叠叠儿圆来盅盅儿圆,我就把香酒儿端上。老朋友来了者我敬上,你就高兴者饮上”。如果给长者或客人敬酒,有人会唱“提起个酒壶儿升盅子,我就高高儿升上。这两杯酒儿我敬上,您就高兴者饮了”。如果接着还要敬,他会唱:“双手再把个酒儿升,您就饮了么饮了。酒不醉人人自醉,我们高兴者醉了”。有人酒醉了要和大家告别离开了,但又恋恋不舍,他会唱“高高的山上一棵松,它就冬夏里长青。今年去了者明年来,咱们再来了相会”。
第五类是赞美性地敬酒,这种洒令一般有固定的格式,但也可以随机应变,因人因地因事不同而唱。如果给长辈要敬酒,如果被敬者是舅舅,他会唱:“牡丹的花儿红,把我的老舅舅好比是三国的诸葛亮,您会掐您会算,火烧了曹操的战船”。如果是遇上给老奶奶敬酒他会唱:“菜籽的花儿黄,把这位老奶奶好比是天波府的余太君,为国尽忠,培养出了众多好儿郎”。如果家里来了个漂亮的年青女宾客,你喜欢,你迎上去唱:“玫瑰的花儿红,把这位尕妹妹好比是园中的红玫瑰,看起来俊,闻起来香,人见人爱人人夸”等等,要唱的曲调优美,内容贴切,敬酒恭敬。听的人喜欢,喝的人高兴,众人的情绪也随之高涨。
但有一个规矩是喝酒的埸合里一定要说吉祥如意的话,绝不可胡说八道。记得有一次我们家春节聚会,也邀请了我奶奶的一个侄儿过来,结果这个年青人老实八交,不会说话,在给我奶奶敬酒時说:“娘娘(姑姑),您老人家今年也八十多岁了,打个比方土已经埋到脖子里了。人们常说,七十三八十四,阎王爷不叫了自己去”。他还想往下说,被我的大姑夫接过话来狠狠地教训了一顿。我的姑夫说“你这个小伙儿会不会说话,老妈妈你看身板硬朗,红光满面,精神这么好,再活个九十岁,一百岁都不算啥,况且儿孙满堂,正要享儿孙的福里,你怎么胡说开了。记住:在喝酒時要说吉祥如意,不说狼扯居呂”(对不起,居呂两字左面应是⺶字旁,因为搜索不出来,只好误用了,这两个字是山羊的别称)。说完后我的姑夫端起酒杯站起来给我的奶奶敬酒,说“老妈妈,今儿我给您敬个九九长寿”,我的奶奶高兴了,端起酒盅一饮而尽。就这样化解了当時的尴尬场面,老奶奶也笑逐颜开了。现在我的奶奶姑夫们都离开多少年了,但当時喝酒的情形还历历目,记忆犹新。
总之,青海人喝酒的规矩很多,岀嫁姑娘有出嫁姑娘的规矩,娶媳妇有娶媳妇的规矩,抬老人有抬老人的规矩,但喝酒场合里的规矩大同小异,此处不再赘述。
以上我写了古代文人雅士,达官贵人喝酒的场景和氛围,我只能从诗文里体会出来。他们或高歌狂饮,或赋诗填词,或对亦舞剑,或宴请纳才。所表现的情感也因人而异,或愤世嫉俗,或避世绝俗,或安平乐道,或要实现远大抱负,或表达“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家国情怀。但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他们喝酒图的就是快活,图一時的满足和幸福,也是借喝酒加强和亲朋好友构通的机缘和方式。但无论那一种场景和方式,都各有其持点。阳春白雪,下里巴人,共生共存,各有所爱。我今天写这些的目的,就是为了传承和宏扬中华民族传统的灿烂的酒文化,这些你在西方世界里是找不到的。随着時代的变迁,就是在夲土也慢慢失去了很多。现在的年青人喜欢唱流行歌,但会唱酒曲的人少而又少,懂喝酒规矩的人恐怕也不多。我倒不反对某一方面的爱好,但作为我个人的观点,人应从多方面吸取知识,无论是传统的,现代的;国际的国内的。
亲爱的读者,如果您有幸和青海人结交成朋友,或结成眷属,或结成儿女亲家,那么在逢年过节的重大日子里,一定要带上两瓶好酒再去拜访,否则就不成礼仪了。要知道,世界上喝酒第一的是俄罗斯民族,第二就是青海人。
2021.11.28(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