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外头条总编审 王 在 军 (中国)
海外头条副编审 Wendy温迪(英国)
海 外 头 条总 编 火 凤 凰 (海外)
图片选自百度

第 二 次 喝 茅 台
作者 王在军
诵读 龙 飞
后期 龙 飞
1981年春的一天,我听一位在蔬菜社上班的邻居说,在柳条湖附近有一家卖鸡架的饭店。小店不大,装修也不好。但那里面 鸡架味道特好吃。每天去吃鸡架的人爆满。一想到鸡架的美味,馋的我不由得咽了咽口水。
第二天快到中午的时候,我让新婚的妻子带瓶好酒,迫不及待的找到了这家饭店。果不其然,小店不大,门口却停满了各式各样破旧的自行车。还没有进门就听到里面的嘈杂声和划拳的酒令声。我推开门,一股“蛤蟆癞”旱烟的味道中混杂着低档散装白酒的气味扑面而来,呛得我直捂鼻子。我妻子看着这情景直皱眉头,小声和我商量想换一家饭店。经过我的劝说,我妻子才留下来。等了很长时间,在挨着窗户的桌子边上找了两个位置。饭店没有包房,只有十几张陈旧的四四方方的木头桌子,连个桌布都没有,櫈子是那种挤一挤能坐三个人的长条木板櫈。虽然非常简陋却是坐满了人,每个人前面,都有一个装着散白酒的粗瓷大碗和两个啃的残缺不全的鸡架。
我妻子刚刚坐下,就过来一位下颌上留着几缕山羊胡子,干巴精瘦,面色蜡黄有点驼背的跛脚老人,腰里扎着条油渍斑斑的白围裙。老人家走路虽然有点跛脚,但是干起活来却是干脆利落。他麻利的收拾着桌子上吃剩下的鸡架骨头渣,然后用一块抹布用力的擦了一遍。这期间不时的用奇怪的眼神打量着我和妻子几眼,然后转身又忙别的事去了。
我排队终于在窗口买了五个鸡架,准备吃三个,带两个回家给老爸下酒。我妻子不喝酒,我给买了一瓶八王寺汽水和一盘煮花生米凉拌芹菜。我端着菜回来的时候,看见我妻子还在用纸巾反复擦着桌面。这个时候饭店里还是烟雾缭绕,闹闹哄哄的。我坐下后迫不及待的掰了一块香喷喷的鸡架啃了起来。味道确实美极了!边啃边对我妻子说“太好吃了,赶紧把酒拿出来打开!”
• 我妻子先拿出来两个一次性的医用水杯当酒杯,放在我和她的面前。当她把酒拿出来打开了瓶盖,倒在我的酒杯里的时候,一股浓郁的酒香立刻飘散开来。一会的功夫,刚才还闹哄哄的,猜拳的行令的都戛然而止。坐在我对面和挨着我的邻桌的酒友们都抖动着鼻息嗅着突然飘来的酒香。坐在我对面长着一脸络腮胡子的人忍不住喊了一声“我的天啊!茅台!飞天茅台!”他这一喊,饭店里立刻引起了一阵骚动。由于都喝了酒,说话的声音都很大,“今天是真开眼了,这地方还能看见喝茅台的,这俩人肯定不是一般人啊!”“他俩一进来我就看出不是一般人,穿戴打扮就是有文化的人。俩人都戴着金丝边的眼镜,男的抽的烟是带过滤嘴的大’辽叶’,就是有钱也买不到啊”……一双双发红的眼睛都投向桌子上的这瓶茅台酒。

我正津津有味的啃着鸡架,我突然觉得我妻子在桌子底下轻轻踢了我一下。我看妻子一眼,她示意我看看对面长满络腮胡子的人。我这才看到他一双垂涎欲滴的眼睛还在盯着我的茅台酒。我明白了妻子的意思,拿起酒瓶说道“来,烟酒不分家,坐在一个桌上喝酒是缘分,来尝尝我的酒”,说着给他倒酒,他连忙客气的站了起来,把自己碗里的剩的散白酒一口干了,接过我给倒的酒,像品尝琼浆玉液似的砸了一口,又哈了一口气。忙不迭声的说着“真是名酒啊!太棒了!真是太棒了!真没想到我这辈子还能喝上茅台酒!谢谢,谢谢!”
酒喝到一起,话自然就多了起来。他告诉我一些饭店里的事情。
这时,我看到那位留着山羊胡子的跛脚老人不知道什么时候把摘掉的围裙斜搭在肩膀上,端着一盘鸡屁股和一个酒碗过来,和我们笑呵呵的点点头后,坐在我旁边一个空座位上喝起酒来。这时我注意到老人的牙几乎没有几颗了,显得下巴有点往上兜兜着。他不时的用手撕着鸡屁股上的肉,吃的很细致,最后见他把鸡屁股上两个黄色的斑点用牙签扣掉,然后一口把鸡屁股吃进嘴里津津有味的嚼着。吃的嘴唇和嘴角上油滋滋的。几口酒下肚,蜡黄色的脸逐渐的变红了些。下巴上的山羊胡子不停的抖动着。我觉得很奇怪,心想他不是服务员嘛,怎么还喝上酒了?对面络腮胡子的酒友看出我的疑惑,连忙告诉我:这个老人姓郑,不是服务员。大家都喊他“郑大爷”,老人家可好了。他是一位参加过抗美援朝的志愿军的连长,在朝鲜战场上被美国鬼子的飞机把腿炸残废了,而且耳朵也被炮弹爆炸声震坏了,听力很弱,但是还没完全失聪。转业回家后,他闲不住,几十年如一日的帮着蔬菜社忙活。最近,看到饭店来吃饭的人挺多,就又来饭店义务帮忙。
我一听是和我老爸一样的志愿军,立刻从内心中产生了一种敬意。一种无形的情感,一下子就拉进了距离。正当我要给老人敬酒的时候,邻桌有几位客人吃完走了。郑大爷连忙放下酒碗,扎上围裙去收拾桌子。一会的功夫,老人家又回来了,盘子里又多了几个肥肥的鸡屁股。我连忙起身给老人家敬酒,老人家虽然听力差,但是说话的声音却很大,连声说“谢谢!谢谢小伙子!”
他品了一口茅台酒,认真的吧唧两下嘴,大声说道“好酒啊!”他稍微停顿了一下,继续说道:“这是我这辈子第二次喝茅台酒!”说完,他低下身去嘟囔了几句,竟然把茅台酒洒在了地上。他的这个举动把我们都惊呆了,我不解的问:“大爷,您怎么……?”老人家看出我们的表情了。像是喃喃自语,又像是对我们说:“这么好的酒,应该让他们先喝……”
原来,三十多年前,老人家是志愿军的连长,在攻打美军固守的无名高地前,师长打开几瓶茅台酒,师长说:“这几瓶茅台酒是祖国慰问团慰问志司首长的,志司首长把这箱酒送给了前线的部队,今天为尖刀连壮行!”郑大爷喝过多少次壮行酒了,但是喝茅台酒还是第一次。那场战斗打的异常惨烈,无名高地最后终于被攻克了。残酷的战斗中,一个连最后活下来的就剩九个人。郑大爷的左腿负伤,落下了终身残疾。
郑大爷惋惜的说道:“都是好小伙子啊!最小的才十六岁啊!”
我听着老人的讲述,好像自己也走进了当年的战场。眼前的郑大爷,已经不是我刚进来时看到的跛脚老人。而是一位横刀立马、血染征衣的大英雄!
临走的时候,我把剩下的半瓶茅台酒送给了郑大爷。我的意思是让他带回去,闲暇的时候喝两口。没想到,郑大爷接过酒,说了声“谢谢”后,转身把这半瓶茅台酒分给了周围喝酒的人,嘴里还说“这可是好酒啊,大家都尝尝!”说完端起酒碗,捋了捋颌下山羊胡子,开心的笑着说“干”。大家都应声而下,紧接着一片“好酒…好酒”的赞美之声……
几年后,我结束在广州的驻在工作,回到沈阳。收拾家里酒柜的时候,看见还有一瓶几年前买的茅台酒。我想起那次啃鸡架喝茅台进而结识的哪位老英雄。一种特殊的情感驱使我带着茅台酒,又一次来到哪处留下深刻记忆的饭店。
几年的功夫,昔日的饭店已经不见了踪影。早已经变成一个花园小区。我急忙给老邻居打电话,打听哪位老英雄在哪里。当我得知老英雄已经去世的回答后,内心充满了失落感。
我冥冥之中觉得老英雄并没有走远。我打开茅台酒,朝着老英雄生前忙忙碌碌的方向洒下……

朗诵者简介
龙飞:张家口朗诵艺术爱好者联盟成员,张家口天气预报节目主持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