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壹
上海静安寺路赫德路口一九二号公寓六楼六五室。
阳光慵懒,客厅奢华。
“阳台外是全上海在天际云影日色里,底下电车当当的来去……”
这间屋子里,23岁的张爱玲爱上了已有家室,38岁的政客胡兰成。
这年的张爱玲,凭借《沉香屑》《倾城之恋》等一系列小说和散文,在上海初露锋芒。
但,她给胡兰成的照片背后却这样留言:见了他,她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
一向孤傲冷艳,祖父是清末名臣张佩纶,祖母是朝廷重臣李鸿章长女的当红女作家,竟自贬进尘埃。
或许这就是爱情的魔力吧?
低眉顺眼,忘乎所以!
我以为那是忤逆的惊鸿一瞥,奇崛的琴瑟和鸣。
直到读了胡兰成的自传《今生今世》,方才醒悟张爱玲只是胡正式入册的八位老婆之一。而且,两人交织总共两三年光景。
相遇无关风月,分手却暗藏玄机。
叹息之余,不由得探寻隐匿的真相和伤口。

贰
· 因为懂你,所以慈悲。
张爱玲身世显赫,家境优渥,天赋禀异,自然条件无比灿烂。
但老天偏偏换种方式找平衡:3岁,母亲远走欧洲;10岁,父母离异,她随父亲生活。
父亲抽大烟;继母虐待狂。
所以她的作品笔触苍凉,直捣赤裸裸的人性。
一句“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蚤子”,构成认知的残酷写真。
没有阳光,哪来的影子;没有温暖,哪来的温度;没有爱,哪来的怨和恨?
她像佛堂门口的一块石头,冷眼旁观红尘内外的熙来攘往,悲欢离合。
即使阴差阳错爱上胡兰成,心中的导演也一次次提醒,只要像剧本那样,假装演下去。
基于此,她不在意胡兰成汉奸身份,不计较他已婚、滥情,甚至逃跑。
所以张爱玲回复胡兰成这句“因为懂你,所以慈悲”,准确说,应是对自己内心的一次探究和会诊,对整个人生观的一次梳理和化解。
懂了荒芜,才随了宿命,慈悲了是非恩怨。

叁
· 岁月静好,现世安稳。
与张爱玲青涩爱情相对应的,是胡兰成的老奸巨猾。
巧舌如簧,学识渊深,官职在身,更像医院的CT,直透女人的犄角旮旯:“爱玲喜闻油漆与汽油的气味,爱喝浓茶,吃油腻熟烂之物。”
他的毒到之处,在于将每一次风流,苟且,甚至淫荡用散文的形式进行开脱和美化。
战乱的缝隙间,凉薄的人情中,张爱玲捕捉到的短暂温暖,多么像南极破冰而出的苔藓和地衣。
毕竟,那样极寒的环境下,也算遇见了夏天。
胡兰成对她来说,像跪着品尝一份点心,口感不错,姿势却卑贱。
他们结婚了。
胡兰成在婚书上续了一句:“岁月静好,现世安稳。”
静好的岁月,是否更成全他的贪欢?
年轻的张爱玲哪里参透,在胡兰成左拥右抱之时,还执迷不悟地寄去稿费供他消遣。
爱情如此古怪,我们无法原谅罪人,却能容忍爱人有罪。
这段乱世畸恋,没收了张爱玲的全部热情,以至于后来嫁给大29岁的赖雅,风平浪静。

张爱玲小说改编的电视剧《倾城之恋》
肆
· 你还不来,我怎敢老去。
终于,我明白了,张爱玲爱的不是胡兰成,而是心中一直缺失的渴望。
所以她说:
“你如果认识从前的我,也许你会原谅现在的我。”
“你问我爱你值不值得,其实你应该知道,爱就是不问值得不值得。”
青葱少年,她已无数次问过自己值不值得了,换来无数次遍体鳞伤。如今不再纠结答案,仅剩飘零。
而心底,依然不舍一闪而过的奢望:“你还不来,我怎敢老去。”
可叹,张爱玲的心中,爱不再是遇见,而是不老的等待。
所以赖雅去世后,她开始了长达23年的幽居。
幽居是描画感情、拒绝岁月侵蚀的最好的方式。
不受世事干扰,无关四季更迭,亦无关忧伤、别离、衰老和死亡。
只见:一条长路,一棵树,树下的她,美丽动人。
所以混蛋胡兰成最终还是没懂张爱玲,兀自风流去了。
而张爱玲,永远那么孤冷高傲地,临风独立。
(图片|网络)
栖云,女,《读者》签约作家,辽宁省第六届“四佳人物”,《幸福的柴门》、《敬重卑微》等入选中小学语文教材、《〈读者〉百篇卷首语》等。著有随笔集《幸福的柴门》(吉林人民出版社)、《在指缝间歌唱》(中国青年出版社;青年文摘丛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