肢残人房金妹义务办学二十年圆一万特困生大学梦,受到习近平的亲切接见
文/袁德礼、黄诚专 摄/闲语
上海师范大学老校长杨德广代表老市长徐匡迪宣读了对上海兴家学校成立二十周年热情洋溢的热烈祝贺。原来校名就是徐匡迪题写的。助学家长、各级领导、新闻记者共有300多人坐满庆典会堂。
(上海师范大学老校长杨德广代表老市长徐匡迪在台上宣读对兴家学校创办二十年的贺信。)
二十年来,房金妹创办的兴家学校联系21所680名大学教师,28000位大学生志愿者,先后培养出40000万多位本科生,今年3月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接见。
月初我就收到兴家学校总校长房金妹的邀请函,我迟迟没有回复。今天上午八点我突然决定,邀请著名摄影师贺贤人(闲语)前去复旦大学光华楼参加兴家学校创办二十周年成立大会,代去全球首位盲童作家袁靓对房校长最真诚的祝贺。
(报界怪才、专栏作家袁德礼在会议现场关心房金妹校长身体健康)
回顾往事,那是1999年在上海的三车置换工作中,广大残疾朋友将期盼子女成才的愿望特别强烈地表现了出来。所以助残疾人子女成才的兴家残疾人子女义务辅导学校成立了。经过20年的成长发展,目前有21所大学组队参与服务,大学生志愿者风雨无阻穿街走巷送教上门;还有大批教师志愿者站立讲台作课堂辅导。近年,每年约1200位志愿者参加服务,累计志愿者达2.8万名,兴家学校已将28万余次无偿家教送达受助者家中。有60余位教师志愿者先后无偿站立兴家讲台。组织安排课堂辅导达4000余课时。目前,兴家以六种方式服务社会:
3.松江和闵行分校的同学集中后,请大学生志愿者前来作一对一辅导。
6.走进宏原敬老院送温暖,送欢乐。累计服务 家庭达8000余户,目前,大学生志愿者和教师志愿者服务人数约420余名。
1.板凳妈妈不再上访:残疾人大都生活艰难,生活中会有各种各样的艰难苦衷。盼望子女成才,是每一个残疾人的生活中的头等大事,他们的孩子在求学途中会有很多的困难,急需有人帮一把。韩妈妈是位依靠小板凳走路的重残者,丈夫也是位残疾人,儿子的学习问题使她伤透了脑筋,生活中还有种种依靠自身能力无法解决的问题,她是个火爆脾气,一不顺心便骂骂咧咧,爬上残车就上访。当儿子小陈成了兴家的学生之后,电话里常传来她报告儿子学习进步的喜讯,她的脸上笑容频频,再也不好意思上访了。
(著名摄影师贺贤人(闲语)在房金妹总校长合影留念)
2.王妈妈的歌儿唱响四方:低视力残疾人王妈妈,当年下岗工资仅160多元,夫妻关系名存实亡,儿子是个三校生,非常希望考大学,家中还有个没有工作的婆婆,她与丈夫约定,丈夫抚养婆婆,儿子的一切则全由王根宝一人负责。这样的孩子欲考大学,别说上辅导班请家教,甚至连教辅材料都没能力备齐。当她求助于兴家之后,学校立即安排了三位华师大的志愿者走进王妈妈的家,制订学习计划,加班加点强化训练……期间兴家还寻找好心人为她的儿子解决了学费、饭钱和交通费等困难,期间并还为生病的王妈妈筹措了2000元手术费。经过一年半的共同努力,儿子终于如愿以偿考进了上海大学。当小欧拿到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随即成了兴家的志愿者……从此她与兴家的情缘不解,往来不断,她把兴家和她家的故事编成琅琅上口的歌曲,到处传唱。
3.许悦和他的盲爸爸:许悦在幼儿园时,妈妈罹患肝癌,两个星期就撒手人寰,爸爸原本就是青光眼患者,因极度的悲伤之致双目彻底失明,父子俩相依为命苦度光阴。许悦在小学2年级时来到了兴家,经上海财经大学一届又一届志愿者的努力,许悦考入苏州大学外语系。在兴家许悦备受关爱,在高考冲刺时,他得到了兴家教授志愿者刘寿公(华师大中文系退休)的辅导。当许悦第一次去刘寿公家时,老师关照他:地铁将到电话告知,我来接你,当刘老师知道他没有手机时,那天当辅导结束后,他便将许悦带到手机专卖店,让他自己挑选了一只手机,从此他每月给许悦打300元话费……临近过年时,许悦爸爸去刘老师家拜年,临走时在沙发下偷偷塞了1800元,给老师孙女作压岁钱,刘寿公教授知道后赶紧将钱送回,那天刘老师发现许悦家的电视,破得打不开,他连忙去买了一台,并在春节前按装到位。当许悦考取大学后,刘教授把每月支持的300元提高的500元。在兴家得到关爱的并非仅仅许悦一人。今天许悦已经大学毕业,找到了理想的工作。
4.临终托孤:小卢的妈妈是乳腺癌患者,她的孩子从预备年级就得到兴家志愿者的辅导,经过了一年辅导孩子的数学成绩从24分提高到84分,卢妈妈对兴家的志愿者非常感谢,特打来电话致谢。
2016年春,卢妈妈病情突然恶化,当她知晓自己不久离开人世后,认为世间一切皆可放下,唯一放不下的就是儿子,特别是儿子的学习,她便委托癌症俱乐部向兴家打招呼,当时兴家允诺:小卢的辅导我们会负责到底!弥留之际,她可能还不放心,奄奄一息的卢妈妈又给兴家打来了托孤电话,此刻几位兴家志愿者立刻捧着鲜花扶着小卢站在了卢妈妈的病床前……对于亡灵的嘱托,我们当然会一诺千金。 兴家的志愿服务始终有着强烈的社会需求,这样的服务是政府福利目前尚未覆盖,而确又是每一个盼子成才困难家庭所急需的,这样的服务,等于是为每一个盼子成才困难家庭配备了一个家庭教师。帮助一个孩子就使一个家庭充满了希望!这样的服务也是兴家志愿者的责任与担当。兴家志愿者的美名在上海残疾人中广传,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服务家庭纷纷表示,兴家从根子上帮了我们一把,让我们感到雷锋就在身边。兴家志愿者所到之处一片赞扬之声。兴家得到的鲜花、锦旗、感谢信不计其数。曾有这样的感谢信,除了表扬志愿者者的优质辅导,最后竟还说:感谢志愿者,感谢政府。这样的话语使兴家人倍感温暖与自豪,更加激励志愿者策马扬鞭,继续努力。
20年来,兴家故事不胜枚举,各种荣誉也纷至达来。北京、上海、香港等城市的各大报刊、电视台、电台等媒体曾有过100多篇大幅报道;时任上海市市委副书记陈铁迪、龚学平、殷一璀等曾为兴家题词、作序、发贺信,时任上海市市长徐匡迪为兴家题写校名、发来贺信,中国肢残人协会主席徐凤建数次莅临兴家活动并亲自撰文介绍兴家。上海淮剧团根据兴家和房金妹的故事,创作了大型原创淮剧《撼动生命》,作为建党90周年献礼,获得了社会各界的热烈好评。“兴家”获得了广大残疾朋友的赞誉,更获得了社会的充分肯定,以下是兴家获得的部分荣誉:
1. 2000年荣获上海市肢残人协会“百件好事”先进集体
2. 2002年荣获上海市扶残助残先进集体
4. 2005年荣获十年来上海市最有影响的青年志愿服务项目
10. 2011-2012年荣获上海市创新性志愿服务项目
11. 2013-2014年荣获第二届上海市创新性志愿服务项目
12. 2014-2015年荣获首批中国青年志愿者助残“阳光行动”示范项目
15. 2018年12月“奉献杯”首届上海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铜奖等
房金妹,中共党员,1948年12月生,肢体障碍,上海兴家残疾人子女义务辅导(学校)中心校长。
1999年,房金妹牵头创办了上海兴家残疾人子女义务辅导(学校)中心,首创送教上门帮扶残疾人新模式。20年来,她倾注了全部的精力和心血,带领复旦、同济等21所高校的2.6万名大学生志愿者和60多位教师志愿者,为8000多名残疾人、农民工子女开展送教志愿服务,为残疾人家庭摆脱困境点燃了希望。
在她的带领下,该中心先后荣获了“中国优秀志愿服务集体”“十年来最有影响的青年志愿服务项目”“中国妇联巾帼优秀志愿服务队”“中华慈善事业突出贡献奖等二十余项荣誉”,并被上海市委宣传部和团市委等部门命名为“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上海淮剧团根据房金妹的故事创作了向建党90周年献礼剧目《撼动生命》。
高位截瘫后,来自社会的爱让房金妹备感温暖,如今,她又把这份温暖传递了下去。这就是爱的力量。让我们一起为房金妹加油!一起为爱的传递欢呼喝彩!
在房金妹的影响和带领下,有众多的志愿者无私地投入到兴家的行列,无偿地奉献自己的光和热,他们是:
对兴家的发展,房金妹的无私奉献,让我感慨良多,由此为之发自内心的赞叹。
二十年,兴家一路走来,有困难,有希望,有执着,有方向。
二十年,兴家一路走来,有你,有我,有信念,有热情挥洒的汗水,兴小家兴大家,薪火相传。
房金妹大姐您将全身的大爱献给残疾人家庭,在全市十二区都组建兴家社区学校,外出开展教学活动,用尿不湿挷在裤裙里,我不禁感叹像这样的好校长天下哪里去寻找?啊,爱是人类生存的动力。在这些大中小学生当中,必将成为参天大树祖国的栋梁之才 !教育家、科学家、作家等优秀人才必将涌现在这个新时代!
袁德礼,1954年4月生于上海。现为《城市导报》创业人生、校园内外、终极关怀版面责任编辑、资深记者、专栏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30年来,先后发表上万篇各类新闻、诗歌、散文、小说、剧本等作品,累计1300万文字。出版过《武则天:一个女人的强权、沉沦史》、《百位老板谈人生》、《走访殡葬十年间》、《远航的心》、《女儿袁靓》、《在雨中我梦见本家袁崇焕》、《记者写天下》等书稿。作者曾在建筑公司、服装公司、团市委研究室、新闻报、劳动报等岗位上洒下过几多汗水。现为上海德礼传媒集团公司(国企)法人。
(资深记者、专栏作家袁德礼一再叮嘱房金妹校长保重身体康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