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期荐诗:王在军 (中国)
本期作者:静水流深 (中国)
本期主播:于丽红 (中国)
诗文赏析:长忆江南 (中国)
本期总编审:王在军 (中国)
本期总编:火凤凰 (海外)



无 字 碑 歌
作者:静水流深
朗诵:于丽红
我行走在八百里秦川腹地,走过千年不朽的大唐。我静静地长眠在乾陵,那班驳的碑身,记载着我历史的沧桑。大唐的风啊,历经千年,依旧凛冽雄壮。大唐的雷啊,依旧高亢嘹亮。
千载历史风雨悠悠,万种红尘云烟茫茫,我静静地伫立于万千苍生之上,傲骨凛然仰天遥望,无字碑留下了我的慨叹和悲伤。
我的王朝苍穹依旧浩渺,我的无字墓碑依旧悲凉。我的盛世河山已经淹没在浩瀚的历史长河,如今只留下荒冢空碑,还有墓碑尚未风干的泪珠,那是梦回我的宫殿,洒落的悲泪两行。

仿佛就在千年的今天,在混乱和紧张的思维中,我颤抖的手触摸在女儿的脖颈上。我怎么了?我怎么会这样?我是母亲,我不是狠毒的豺狼。苍天啊!能告诉我吗?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啊?唯有吞噬亲情和人性的代价,才能在这个充满血腥的皇权斗争中生存,皇权啊,你丧失了骨肉亲情,没有了儿女情长。
冷月凄然,满载我千古的情殇。唐高宗啊,我恨你!你没有英雄的脊梁。如果你能挑大唐的江山,我何必以瘦弱的双肩扛起了整个大唐?为了王朝,我失去了骨肉,背负着千古骂名,其中的痛苦谁能理解?谁能知道我的剧痛与绝望?

冷冷的唐月,凄凄的唐风,我太累,太迷茫。曾经被迫削发为尼,在孤寂的感业寺,忍受着青灯黄卷的凄凉。钩心斗角的深宫内院,尔虞我诈的官场,为什么?为什么让我一个人抵挡?我要诅咒,我要呐喊,我要一把火燃烧这个王朝的殿堂!
我帝王的身份,你们犹豫了一千多年,争论了一千多年。今天,请你们用真诚的目光去审视一千多年前的我,掀开历史烟云笼罩在我身上的神秘面纱。我的六万臣民上表劝进,请改国号,“万岁”声中,我登临大宝,改唐为“周”,自号“圣神皇帝”。我的光芒,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我的智慧塑造了辉煌的盛世大唐。

我是女皇,也是女人,《全唐诗》中也有我的诗行。“看朱成碧思纷纷,憔悴支离为忆君。不信比来常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 我的七言绝句《如意娘》里,也洋溢着情意缠绵,柔情若水的衷肠。
敢问苍天,中华历史有那个王朝敢比大唐?有几个敢和我一样自豪的帝王?收复安西四镇,平定契丹叛乱,打退突厥进攻。大唐的江山,谁敢黩武刀枪?跪下!我的臣民!跪下!我的子孙!我让你们跪下!面对我的墓碑,面对我的英灵,你们虔诚的膜拜吧!我是你们千古不朽的女皇!

我的时代,禁区可以突破,命运可以改变。你们可以后宫佳丽三千,我为什么不可以有自己宠爱的情郎?你们需要女性的温爱,我为什么不可以有爱的热望?苍茫的中华五千年历史,从来没有一个女人能和我一样。我骄傲啊,我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
我是弥勒佛转世,《大云经》中我的名字闪耀着佛祖的灵光,我应该成为新天子,母仪天下,我是新王朝的帝王!我的名字是“曌”,就是日光普照、皓月当空的“曌”,给芸芸众生带来光明和幸的“曌”。看见吗?日月当空的磅礴景象,是我的光辉,博大情怀的智慧光芒,普照了千古流芳的大唐!
我的一生充满传奇,不管你是祟拜还是唾弃,都无法抹杀我的存在。我!驾御着大唐的历史车轮轰轰驶来,又隆隆的远去。好一块无字碑!那是我的归宿!那片空白的碑体上,蕴涵着我广阔的胸怀和博大的理想。“己之功过,留待后人评说。”留一块无字碑,让悲壮的历史品味我内心的骄傲与哀伤。

今夜,我徘徊在无字碑旁,邀一轮孤月陪伴我的寂寞心房。浩瀚的星空缀满了我的惆怅,倾诉着我亘古以来的忧伤。大唐飞流直下三千尺的风雨,今夜为何这般迷惘?曾经扶摇直上九万里的豪情,如今已是白发三千丈!
茫茫中华天地,泱泱千年大唐,我的一生,远非一块碑文所能容纳?留下空碑一座,承载我女中须眉,铁血之性;留下无字墓碑,彰显我功高盖世,天下无双。我的内心世界,永远是后人千古不解的猜想。
千年的历史云烟携着雷电,从遥远的大唐凝聚在我的碑前。看那!耀眼的闪电从遥远的亘古飞来,那闪电辉映着我名字——武则天!听啊!惊天动地的雷声来自千年不朽的大唐,那轰然的雷声——就是我的呐喊!我是——千古永恒的帝王!

诗文赏析
心灵奔涌的歌
作者:长忆江南
静水流深先生的散文诗《无字碑歌》受到许多朗诵者的喜爱不是偶然的,阅读时作品所呈现的语言形态美就能让读者为之愉悦,有了这一快感,读者自然会产生探花之妙的心情,审美心理也由此而生发。
《无字碑歌》当属于散文诗,其审美源头应可追溯到先秦时期《离骚》、《楚辞》亦文亦诗类的文体。这种文体辞章浪漫,抒情强烈,语言律动呈音乐调式,奔流而出的是作者内心深处汹涌澎湃的情思。
《无字碑歌》发挥了汉语音律美的优势,以“ang”(即现代新编诗韵“唐”部)为韵脚,确立了高昂激越、荡气回肠的上扬语调,并通贯全篇,将内在情感极尽外化,宣泄得畅快淋漓——
“千年的历史云烟携着雷电,从遥远的大唐凝聚在我的碑前。看那!耀眼的闪电从浩瀚的亘古飞来,那闪电辉映着朕名字——武则天!听啊!惊天动地的雷声来自千年不朽的大唐,那轰然的雷声——就是朕的呐喊!我是——千古永恒的帝王!”
《无字碑歌》不仅通篇压韵,而且在每个段落里注重了韵字的平仄变换。如第二自然段里押韵的字先后为“茫”、“上”、“望”、“行”,排列为平仄仄平,这样给人错落有致、跌宕起伏之感,使语句显得瑰丽优美、神奇浪漫。
《无字碑歌》易吟易诵的另一个特点,在于它的语法结构大多简捷,语句节奏鲜明。文章主要语法为“主语——谓语——宾语” 结构式,这种结构使读起文章来朗朗上口。
如“我行走在八百里秦川腹地,走过千年不朽的大唐。”的基本语法结构为“主语(我)——谓语(走在)——宾语(腹地)——谓语(走过)——宾语(大唐)”。
再如“我的光芒,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我的智慧塑造了辉煌的盛世大唐”,基本语法结构也是“主语(光芒)——谓语(上承)——宾语(贞观之治)——谓语(下启)——宾语(开元盛世)”和“主语(智慧)——谓语(塑造)——宾语(大唐)”。
类似结构句式,在文章中占据大多数,都可简化为“主——谓——宾",易于读者理解作品,而且诵来顺口。
如果说《无字碑歌》的语言形式美带有审美的直觉性,那么提升读者审美情趣的更应当是文章的内容。《无字碑歌》以武则天为抒情主人公,以自叙的方式向读者敞开质问历史的博大胸襟,引领着我们反思武则天的历史功绩究竟在何处?《无字碑歌》以文学的热情,激荡的语言形象地告诉我们一个不争的事实:武则天平抑统治阶级内部秦垅贵族集团特权,扶持微族、寒族势力,奠定了时代发展的广泛社会基础,为大唐辉煌立下了不朽功绩,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我们现在有些文章随意拿着历史人物说事,肤浅地着墨些语言色彩充当美文,虽然读来也不乏语言流畅感,辞藻的华丽感,但读罢感觉聊无新意,很容易乏味,全然没有《无字碑歌》给予的那种把玩语言精妙的情趣,还给足读者用自己的思考续写《无字碑歌》的激情和想象空间。
《无字碑歌》语言与内容的完美结合,神形兼备,相得益彰,语言赋予内容玫丽的形态,内容增添语言丰富的内涵,使她成为作者从心灵奔涌而出的歌。

静水流深:祖籍山东莱州,现居辽宁丹东,创作数百篇诗歌散文,在网络广为传诵。

于丽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云南省政府津贴获得者,云南省高校教学名师,云南省名师工作室,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云南省朗诵学会副会长。曾荣获全国电视剧“飞天奖",中共中央宣传部“五个一工程奖”,云南艺术学院“十佳教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