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永文:江苏省作协会员,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会员,作品散见《雨花》《扬子江诗刊》《山西文学》《山东文学》《朔方》《飞天》《星星》诗刊《解放军文艺》《参花》《诗神》《诗潮》《诗林》《绿风》等,出版发行《周永文诗选》《周永文抒情诗选》《灵魂的修炼与飞翔》三部。

周永文诗二十首
为孙女解释春荒
穷尽思绪
也无法为小孙女
解释清春荒
鸟声在无数春晓里虚位以待
面对富足,孙女天真地刨根问底
当春荒一词在记忆里
无视味角设置的陷井
与种子相隔出
断代的丰沛和圆润
孙女眼睛里清澈的激流
一次次让我词不达意
我热爱孙女眼中的天真无暇
珍藏她每一个出神入化的眼神
但我无法让曾经的春荒
走出饥饿的歧途
更无法用结实的汉字
为春荒组词造句
于是想起年少的黄昏
我常常盼着与
饥饿里的一块红薯相遇
无论母亲在补丁的线头里
缝下多少揪心和失眠
都无法消除我胃中
饥饿的所惠之疾
尽管母亲曾无数次许愿
过了春荒就为我
裁剪新衣……
因此我对孙女说
春荒是无米之炊
是一种灾难
要爱惜每一粒粮食
春荒让饥饿存在于
我乡愁的故土
它并不遥远
至今仍蹉跎着我
清贫的记忆……

七月流火
七月流火
一阵南风让玉米的红缨
垂成我抒情的狼毫
在玉米地里,我的文字
被父亲旷日持久的汗香
蛊惑,我情绪敞亮
文思澄澈,对眼前
铺天盖地的绿讯
产生敬畏,父亲喊一声
我的乳名
说湿透水分的泥香
是乡情深处的墒情……
父亲不会写诗
但他信马由缰的语意
可当酒饮,那些
周知于世的赞美
那些随口吆喝的乡谣
让我灵感芬芳
像荚豆蓄积了
铿锵的爆响
把七月的阳光喷洒一地
我知道父亲每天都在
一瓢瓢汗水里
接受盐分的提问
他劳作的背影
越来越像一张弓
在悬浮中落入荒蛮
回旋出黄土的引力
就像心口的绞痛
潜伏在风湿的黄昏
走近归期的等待里
一层层老茧让他
手势僵硬
双眼潮红……

怀念一场春雨
那是纷纷扬扬的大写意
在痛快淋漓中预示出
丰年内敛的光芒
那是种子发芽时的疼痛
在桃花冰凉的胸口
湿透邻家女孩的心事
雷声不再说谎,一声接一声
有如天籁的旁白
闪电如影相随
旷野瞬间变成滂沱的合唱
如此倾盆的剂量,出手大方
漫过心坎,漫过田埂
漫过杜甫的万卷诗心
一条条沟渠丰盈起来
一群小鱼游在镜子里
一些陈年往事,就在这场春雨里
发芽。土性的种子和谷物
随应了母亲的心性
仿佛能从黄土地的裂缝里
听到种子的争吵,我的母亲
卷起袖子,忘记了
风湿里的隐疾
趟过豌豆节节升高的的香气
扒开一垄垄田埂,不知疲倦
头上摇晃的斗笠是我最初
阅读饥饿的灯笼
多少年过去了,多少野菜和农谚
从母亲旁边走过
母亲垂暮的白发仍飘扬在
三月期盼的窗口
把那场春雨当作爱情……

春燕是杏花村的版本
春燕是杏花村的版本
这通体湿透的妮子,叽叽喳喳
在杏花三月,在丝绸的晨曦里
张开翅膀,乐此不疲
一次次飞进我的窗前
抹去残冬留下的斑斑劣迹
为一剪新绿埋下伏笔
顺着黄熟麦子的长势
我看见它把家垒进
我书房的檐下
不求卓越,但从不气馁
不嫌我老屋破旧
不嫌我瓦檐斑驳
终日相伴在我书稿堆砌的梦乡
像一朵言辞茂密的花
开在我清贫的窗口
开在我抵达诗歌的途中
春天就被它提前吵醒了
我的灵感也被它
一次次地吵醒……
没有更深的比喻把你
留在我诗意的天空
没有比你更优秀的飞翔
能在我的诗歌里
穿针引线,来去自如
雨燕呀,你这从古到今的
杏花村的版本
今夜与我,同期抵达
梦中一版再版的故乡……


看见拣碎纸的母亲
在市府东路
在这座城市的睡眠里
我看见我的母亲
袖口兜风,低头俯拾
躲开世俗和绕舌
将路边几张粘上痰迹的晚报
叠进身后的碎纸袋里
一条街,除了物质和时间
就是心的颤栗
母亲佝偻的背影不断改变着
我视线的角度
让我瞬间算出自己
未尽的人子之道,算出自己
少年时代美丽起来的飞翔
就在母亲的碎纸袋里
算出接近一份早餐
母亲需要弯下多少次腰?
算出除了自尊在饥饿面前
迷了路,谁还愿意这样
环顾四周,将脸面羞涩地
展现给路人……
这些年我早已学会隐遁
学会辨别欲望的正确方位
有心计地舍弃,与世无争
而我母亲
仍走街串巷,低头俯拾
寻找被生活抛弃的光芒
耿直的个性
一次次拒绝儿女的关爱
甚至执拗拒绝“低保”
把破烂拣成
人格挺拔的晚年
而我的意念终年漂泊
语言囤积的能量
无法抵达母亲的港湾
我的诗歌能选择
在哪一个秋天留住雁鸣
但无法留住母亲
沉重的脚步
无法留住母亲
深刻的睡眠
母亲的阳光不多了
汗水湿透的袖口何日干过
我双唇颤抖泪眼模糊
真想疾速奔过去
替母亲擦一把汗
搓一搓双膝
但我没有勇气
在鱼市口的转弯处
最终留给母亲
羞愧的一瞥……
篱笆围出的乡情
这是十月下旬
露水洗亮掌心
菜园里披红挂紫的果实
把秋天推向纵深
黄瓜青玉的身段
再次扎伤早市的眼睛
蟋蟀躲进南瓜花蕊
和蚂蚱神秘低语
一盏盏金黄的灯笼
套进转瞬即逝的青春
母亲在成全它们
最后的爱情……
红椒用翘首的方式守望
支撑我无所依附的乡情
荚豆粗糙朴实的牵挂
渗透露水晶莹的滋润
一群刚刚出窝的小土蜂
嗡嗡飞进野菊舒展的粉裙
飞进云鬓轻挽的葱花
截走夕阳里一小段清凉
让我大彻大悟
生命必须要有锋芒
生存必须掷地有声
在篱笆围出的乡情深处
我读懂了母亲咳嗽声里
最后的叮咛……
乡愁
每当我思乡的梦境
经过唐诗的窗口
经过宋词的屋檐下
那些穿花衣的燕子
飞去又飞回
将乡愁具体到
一剪窗花上的鸡啼
具体到一剪新绿的滑翔
有多少和我一样,离乡的游子
用加法加上谷雨
用减法减去清明
端起乡愁这杯苦酒
浅斟漫酌
一捧老泪在掌心晃动
母亲站在村口张望的手势
潮湿过多少岁月的眼睛
这么多年,邮戳上的汉字
带我走过很多地方
当舞台上的眼泪
成为一种行为艺术
只有缭绕在母语深处的乡音
让我夜不安枕
让我在接近乡情的途中
一次次用膝盖跪出
满头白发,一脸皱纹……
与稻茬对视
与稻茬对视
像读一本书
一行一行整齐的茬口
除了阳光
谁能在上填写履历
金黄,坦荡
在无边的辽阔里,我读出
土地对阳光的表白
我读出,季节的短暂
生命的轻
我的稿纸与稻茬连接多年
一直抚摸这些丰收留下的指纹
一直抚摸指纹里厚厚的茧
一直把种子当作亲人
良知落地生根,在一排排汪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