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桂齐芳秋意涵,几重云霭锁夕岚 1267
文/三木秉凤诗文选
兰桂齐芳秋意涵
几重云霭锁夕岚
芙蓉出水宕瑶境
江村入画棹粼宽
八月金华枫欲燃
纵横阡陌醉心田
何当浩气冲霄汉
万家灯火照无眠
书掩乾坤万籁闲,逸云朗月映人间,挥毫拈赋空自赏,唯寄幽思共缠绵。《易经》曰:“天道下济而光明,地道卑而上行,天道亏盈而益谦,地道变盈而流谦,鬼道害盈而福谦,人道恶盈而好谦”,此乃谦益满损的最佳诠释,所以谦尊而光,卑不可逾。“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循环往复,动态平衡,生生不息,穷变久通,天道之用在三维时间的表现就是抑强扶弱永动平衡。文以载道,而大化天下。东方文化哲史共参道术分明,阴阳五行学说与天人合一、道法自然之理高度融合,成为三教九流文化的思想基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因而道性文化具有无穷坚韧性、同化力与认同感。故而真正的智者,总是谦逊彬彬,大慧若愚,因为与道同行者,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八月萧然道秋清,一川暮秀慰夕萦,三秋桂子馥荷漫,鹤影随风更兼程。《诗经》言:知我者,谓我何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中国文化虽说博大精深,但一言以蔽之,求道为上。老子曰:“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而道之伟大之处在于其包容万象与胸怀天下、海纳百川,有容乃大。道性文化的生命力犹如生命之雨,在生生不息的厚德大地上点艳万花。人文之本是什么?既是文化之润,亦是蒙以养正,更是先觉觉后觉,先知觉后知。《易》曰:“蒙以养正,圣功也”所以真正的人类教育源于文化启蒙而非知识储备,当用用道性文化点燃着一个世界的未来,而非在知识爆炸中迷失方向。秋水推舟踽己行,梢风披月远笛声,低吟浅唱伴蛩语,心似平湖意娉婷。
作者简介:三木秉凤(周凤森)先生,于2016年创建了【世界大同文化传媒】在中央十九大精神的指引下,为传承经典文化,延续中华文脉,提升民众文化素养,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带着一支草根文人组成的编辑团队在征文领域走过了九年,在这充满传奇色彩的20届征文中,每个获奖者的奖金都来自他个人倾囊相授,只为祖国文化复兴,文化昌盛,以身作则去弘扬正能正量,传播优秀文化,启迪宇宙智慧,是大爱无疆的中华文人典型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