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作:神韵之风工作室
陈慧雯的十四行诗歌:
无人问津
既然,流落异邦的恋慕无人问津,
乃至被视为积年的尘垢,有人嗤之以鼻,
我说,带上霜雪雕撰的白色祭文罢,权且归隐,
高唱一曲凄怆的輓歌,不如就此敛迹。
可知,蹇滞的爱!自打遇见你,我便如同身陷囹圄,
担蒙著暴雪频频困身的牢狱之苦,
无从梳理多年纍积的千头与万绪,
但求爱徘徊于春树暮云之间,不被亵渎。
曾经那样心甘情愿地伫候——当作是我的天职,
爱或许经受得住时间与空间的狂颠,
心却于不知不觉中随断云凋逝!
广懋的乐土啊,俨然倒扣著一片灰天!
所以,如噤声的寒蝉般缄默,请理解我的苦衷,
不再为实现爱的心愿而孤注一掷地盲从。
浅评:蹇滞的爱/自打遇见你/我便如同身陷囹圄/但求爱徘徊于春树暮云之间/不被亵渎......一首好诗,首先看它的语言组织的到位和高度。陈老师的这首诗歌中,那种诗意的氛围、色彩浓重。爱恋,已流落异邦,此时,思绪展开,好像一个忧郁的人,依偎在秋的深处,看时光和曾经的过往,用心爱过的人,用心做过的事,都蛰伏在柔软的心房里。
看时光荏苒,观花开花落,而不愿被亵渎。曾经/那样心甘情愿地被伫候/当作是我的天职/爱或许经受的住时间与空间的狂颠/心却于不知不觉中随断云凋逝!欲将心事付于瑶琴,但是无知音,弦断又有谁听?诗人是真情流露的,那种忧伤的可遇而不可求的情愫横生,与斯世独自慨叹。
看得出,诗人的这首诗歌,既写出了温婉思念,令人动容,又表达出一种由衷而发的感悟,而触动心灵深处的疼痛。
诗歌的语言凝练,善于“留白”,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不过如此。诗歌的最后,更是精彩,所以/如噤声的寒蝉般缄默/请理解我的苦衷/不再为实现爱的心愿而孤注一掷的盲从......
缄默,苦衷,盲从交融在一起,十分曲折含蓄又强烈的表达了诗人的怅然若失,抒发一种久别的离愁,不流于直白,意味深长,言有尽而意无穷,黯然神伤的情绪一览无余。
诗人的写作手法独特,构思技巧性强,有情有境,情感饱满,给读者留下关于别绪忧郁的想象的空间。(食野之苹)
慧雯诗友的那首十四行诗《无人问津》,基本是遵守十四行诗的格律,十四行诗被称作英国的格律诗。按abab押韵。前四句表达出诗人的落寞孤寂之感。第五句,是全诗的一个节点,"自打遇见你,我便如身陷囹圄",在无人问津的"异邦",邂逅暗恋心仪之人,如茫茫夜海中看到一座灯塔。诗的后半段又跌入情绪的低谷。诗人的情绪一波三折,整首诗的基色是灰色的,忧郁还带有无奈。语言风格很有民国范儿。不错的一首小女生的小清新的诗。

陈慧雯,诗人、作家、教师、主持、编辑及书评家等多重身份。常年被聘为国际学校中文课本教材编辑,多篇文章入选为课文。作品發表在《人民日報》以及《人民網》等。
食野之苹,山东淄博人,淄博市诗歌学会会员,喜欢诗歌,音乐。喜欢用文字记录生活的点滴。作品入选纸刊《淄博晚报》,《当代诗坛一线诗人百家》、《中国现代诗人》、《山东诗歌》等以及各诗歌网络平台,曾荣获第二届中国诗歌艺术奖优秀女诗人奖。朝迎曦露,夕眺斜阳,惟愿岁月静好,安然。
张仪飞,网名然空。1961年5月生于上海。上海浦江诗会会长。上海滩诗社艺术顾问。诗刊 《浦江诗荟》总编,诗刊《浦东诗廊》副主编,短诗原创联盟副秘书长。书法家,知名策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