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田东的“香”
作者/罗里宁
田东的“香”,是就当地的土特产而言。田东县是著名的中国芒果之乡,所产的芒果也被誉为“香芒”,拳头产品“桂七”、“金煌芒”,肉质细腻,少纤维,十分香甜,引领着这个县的“香”的系列。

香芒的名气,自然很大,但田东的“香”,还不止于此。过去就以“八香”(香芒、香蕉、香米、香油、香猪、香鸭、香料、香酒,现在已经不止这些了)系列而名。其中香芒、香油早已畅销全国各地。

香芒的主产地,是在穿县而过的右江河河谷乡镇,比如平马、祥周和林逢一带,这一片小盘地的气候土壤,最适于芒果的生长。此外,两翼山区也都有着自己的“香”品,例如北部山区的义圩镇,盛产香猪、香油,这里的香猪与相邻的巴马香猪不同,它基本上是放养的,个头小,肉质比较细实,最适用于白切。白切香猪,吃的时候不用佐料,只需点蘸放了盐巴的煮香猪肉的水,香脆可口,肥而不腻,瘦而不柴,有乡野的味道。如果再配些用香油炒的青菜,就着用香米煮的米饭,不时地呡上一口当地产的香酒,吃着吃着,你整个人的感觉,都融化在嘴里了。

紧挨着义圩的那拔镇,是有名的那拔香鸭的原产地。这种鸭是那拔镇的特产,田东香鸭的代表,生产于这个镇的村寨中。那里有一条小溪流,滋养着那拔镇的壮族群众。溪流中央,有一宽阔之处,水中“摆”着一张大石滩,形似古人下围棋的棋盘,故名“棋盘滩”。 溪流里的水,清澈见底。那拔香鸭,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从小放养,不喂饲料,吃虫蛆稻谷长大,养足了日子才出栏。这样养出的鸭,你想它不好吃都不行。白斩香鸭,肉质筋道,肉味甜美,蘸点用鸭血做成的鸭酱吃,很有地方风味。

南部山区的印茶镇和作登瑶族乡(全县唯一的一个民族乡),它们各自流淌着一条江河——古榕江和龙须河,江河两岸,高山耸立,特产的山羊和山鸡,野性十足,是许多人向往的山“香”。吃这样的山“香”,不论是白水煮,还是焖炖炒,都不用配料,只要有盐即可。如果你想知道什么是山珍美味,你去品尝一下,就对上口了。

这里所列举的,只是田东县的“香”的一部分,假如你还有闲暇,可以到各个乡镇去走一走,你当能够体验得到不同的“香”味。
田东县的人口分布,很有意思。县城内口音主要是讲“白话”(粤式的,这在周边县很少),县城郊区有讲平话、讲壮话的,南北山区各个乡镇,居住着壮族、瑶族人口。由于它的开放性和包容性,现在你可以在县城听到湖南湖北广东山东云南四川等地的口音,所以你到田东来,不但可以满足味觉上的享受,还可以让你在视觉上听觉上,感受到不同的画面和语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