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拜访革命伉俪彭其光文询
追 忆 武 汉 解 放 往 事
文/徐文新
在武汉红色隐蔽战线精神传承研究筹委会负责人蔡七七、武汉市党史办原副主任水世闿的穿针引线推崇下,为武汉电视台寻找建国七十周年见证解放武汉人物彭其光老前辈有果,经笔者积极联系,协助武汉电视台成功采访了彭其光老前辈!

(图1 记者笔者与彭其光文询老前辈合影)
8月23日上午9点,笔者陪同武汉广播电视台康记者、摄影师等,来到惠济公寓拜访了见证武汉解放时任中原局社会部情报工作二组组长彭其光、文询夫妇,他们是曾为中共地下党组织解放武汉做出重大贡献的革命老前辈。
95岁的彭其光老先生 ,虽然瘦骨嶙峋,行走有点颤抖,声音有点沙哑,当他回答康记者询问从事地下共产党追忆武汉解放往事时,彭老显得有些激动,眼神发光,清清沙哑嗓子,如数家珍,从他的叙述中使我们有了清晰了解……。

(图2 彭其光夫妇接受采访)
彭其光是湖北武汉人,16岁参军,18岁入党,南征北战,流过血,受过伤,当过侦查兵,深挖潜伏,多次立功受奖,有着丰富的侦探阅历和战斗经验。
1948年7月,中共武汉市委员会成立,武汉党组织快速恢复、发展。建立了20多个党支部,发展新党员240余人,约占武汉解放时全市党员总数的61%。
武汉的地下斗争还活跃着另一支重要力量:中央及武汉周围解放区各级党委城市工作部。中原局下属江汉区党委、部分邻近武汉的地委、县委,均先后建立城工部,中心任务是“开辟武汉及长江一带工作”。

(图3 年轻时代的彭其光夫妇)
当年12月,担负侦察敌情工作的中共中央中原局社会部在河南禹县成立,时年24岁的彭其光是侦察科负责人,22岁的妻子文询是材料科科员。
为解放武汉做准备,中原局社会部选派以彭其光为首的9人组成江汉前线情报工作组进驻湖北。之所以选派彭其光,除了其长期从事情报工作外,还因其为武汉人,便于开展敌情搜集工作。工作组中,还有4名特殊的大学生,来自保卫人员训练班,籍贯均为武汉。
1948年12月31日,彭其光率工作组前往湖北省京山县以南江汉军区所在地。文询则在材料科,对收集上来的情报进行汇总和分类,与同志们一起整理出版《武汉调查》资料,为解放和接管武汉服务。
非常时期接洽张轸派来的起义代表
1949年5月11日,两名男子从金口过江,来到沔阳县(今仙桃市)彭场镇附近,称要找中原军区领导机关。江汉第三军分区的同志出于安全考虑,将其带到负责敌情工作的彭其光处。

(图4 彭其光夫妇照片 )
其中一位身穿白竹布便装,衣裳沾满泥浆,是武汉国民党第19兵团司令张轸的女婿张尹人。另一人张笑平,其实是中原局社会部于1949年初打入张轸部的同志。
张轸早有起义的想法,曾向共产党表达过,但一直未有时机实施。
5月10日,白崇禧下达撤离武汉的命令。起义箭在弦上,张轸急欲与中原军区联系商定起义方案,本打算派人前往孝感联络点,但因汉口北面岱家山一带交通被封锁,便派张尹人和张笑平就近前往江汉第三军分区。
彭其光向中原局社会部发了加急的请示电报,很快就接到了中原局的指示。张尹人阅看非常高兴,旋即将电报抄录一份,派张笑平返回金口。张尹人留下与彭其光商议起义具体方案。
次日,彭其光接到江汉军区紧急电报,要求即刻出发赶到孝感花园(今孝昌县城),向前线指挥长王宏坤司令员汇报武汉敌情。5月14日晚8时许,彭其光等人见到了王宏坤。王宏坤说道:“四野大军部队已从此过境,向黄陂方向前进,时间不等人啊。我不能听你们的汇报了,你们立即去追赶先头部队第四十军一一八师,向他们汇报武汉敌情。”随后给彭其光找了一辆车。
15日拂晓,彭其光等人在黄陂县城追上先头部队,向师部领导简要汇报了武汉敌情:“国民党华中剿总正在弃城逃离,为防止我大军过江,炸毁了江边所有的趸船,警防我大军突破长江防线。”
同日,张轸按照起义方案率部在金口起义,打乱了白崇禧的撤退计划,对解放武汉产生了极大推力。
平稳度过短暂至暗的“真空期”

(图5 彭其光文询和女儿)
5月16日,一一八师先头部队在彭其光的引导下向汉口进发,途经汉口二道桥时,清除了敌人布置在桥上的一些地雷。
文询带着一岁多的女儿,也随部队于当晚到达武汉。但直到数日后,夫妻两人才相聚。
1949年的5月,对武汉而言,是不平凡的一个月。这个月,武汉人民迎来了解放,城市获得新生,是武汉城市发展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图6 彭其光妇夫和孙子辈合影)
追忆武汉解放往事,彭其光文询夫妇感慨万千,深情地说,那时惊心动魄,生活过得辛艰,但斗志高昂,没有任何怨言,因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我们能为党做点工作是值得的!那么多革命先烈都流血牺牲了,今天幸福生活是多么来之不易啊!我们活着的人一定要好好珍惜啊!今年是建国70周年,我们衷心祝福祖国越来越好!
据悉,93岁的文询女士(本名闻立英),是闻一多的侄女,不仅是一位优秀的革命老前辈,还是才华横溢的才女,是武汉市老年干部活动中心未名诗社创始人、社长;虽然干瘦但身体硬朗,行走不用手杖;面对面交流需借助助听器帮忙;她思维敏捷,谈吐逻辑性强,养成坚持看新闻,早晚阅读书的习惯,撰稿赋诗是文询颐养天年最大的乐趣!

(图7 彭其光夫妇共同学习)
满江红·颂抗日战争女战土
文/文韵
满目疮痍,硝烟起,铁蹄千里。伤国耻、巾帼从军,赤旗风靡。雪山草地远征难,弹雨枪林鏖战激。转南北、光闪献青春,平生契?
停战后,半世纪,整河山、中流砥。度国事维艰,身心休戚。春蚕无愧尽抽丝,红烛多情燃竞夕。这一代奇志女英豪,呈先迪。
作者近照
作者简介:徐文新,浙江杭州,原在大型企业从事党务工作,中共党员,政工師;现湖北省文化艺术交流协会女性专委会副秘书长,宣传部副部长;中红会省工委红色荆楚艺术团办公室主任;《中国网络作家协会湖北省分会会员》《长江文学》杂志(纸刊)编辑;《山路十八弯演艺团》筹委会联络员。

作者近照
作者简介:近年来在《今日头条》《凤凰新闻网》《当代名流网》《长江文学》杂志(纸刊)《上海文艺网》《长沙都市头条》等发表新闻报道、诗歌百余篇;创作曲艺三句半《我爱美丽大武汉》《北环社区是我家》等16个,喜闻乐见的演出形式,深受社会好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