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 李龙安
传说在很久以前,在一个村子里住着两户人家,一家姓张,一家姓王。他们守望相助,过着农耕生活。天长日久,两家人亲如一家人。
张家的媳妇儿年长,王家的媳妇儿稍小,王家的媳妇儿就把张家的媳妇儿拜为干姐姐。
有一年,王家种的庄稼收成不好,到了青黄不接时没吃的了。王家的媳妇儿就去张家借面。张家的媳妇儿一时找不到合适的器具,就用箩面的马尾箩盛了满满一箩,让王家的媳妇儿端去了。王家靠着那一箩面煮野菜度日,等到了新粮收割时。
新粮收割下来,晒干,在水磨上磨成了面粉。王家的媳妇儿借来张家给她盛过面的马尾箩,打算给张家还面。这时,她的念头却错了。她用箩的底面盛了面还给了张家。张家的媳妇儿看在眼里却当没看见,倒下了王家媳妇儿还来的面。
若干年过去了。一天,王家的媳妇儿害病死了。两家人都很难过。一天晚上,张家的媳妇儿正睡着,看见王家的媳妇儿进来了。张家的媳妇儿说:“妹子,原来你没死啊!真是太好了,我们又可以当伴儿了。”王家的媳妇儿说:“我来给你还面来了。”张家的媳妇儿说:“面你早就还了呀!”王家的媳妇儿说:“上次没还够。”说着就坐到院里的一根椽子上去。
张家的媳妇儿醒来,才知道自己做了一个梦。
第二天,她的男人到山外去,回来时拉了一只母鸡,一进门就先把鸡绑到院里的椽子上,家里原有的鸡一看见就过来打招呼。张家的媳妇儿问男人:“你哪儿拉的母鸡?”男人说:“娃外婆送的。”
那只鸡一来就下蛋,每次下了蛋都会叫。叫的声音好像人说话:“咕蛋咕蛋咕咕蛋,借了姐姐一箩面,阳箩借,扣箩还……”张家媳妇儿听着听着就想起了她做的梦,就对那只母鸡很关心,还吩咐男人和孩子,都不能打骂那只母鸡。孩子说:“妈妈你偏心呢!我外婆给的鸡都那么关心。”妈妈说:“你知道什么呢!”
那只母鸡下了一段时间蛋,一天晚上,张家的媳妇儿又梦到了王家的媳妇儿。梦见她对张家的媳妇儿说:“姐姐,面已经还了,我要去了。”张家的媳妇儿十分不舍,但是王家的媳妇儿还是去了。
第二天一早起来,张家的媳妇儿去鸡窝捡鸡蛋,不见了那只母鸡。她对男人说:“娃外婆给的鸡不见了!”男人说:“我们找找。一家人把房前房后,能找的地方都找遍了,还是没有找到。”男人说:“找不到就算了吧,也许是填还够了。”媳妇儿说:“是啊!是啊!让她去吧!”

〖作者简介〗 李龙安,甘肃省陇南市宕昌县哈达铺人,教师,宕昌县民间文艺家协会副秘书长。出版《成功随笔》等诗文集八本(一本是与他人的合集)。曾有作品在《文艺生活》《北方作家》《陇南日报》《甘肃农民报》《读友报》《飞天》《人民文学•副刊》和《诗刊.副刊》《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发现》《作家报》《流芳中国》《中国乡村》杂志等报刊发表。另有许多作品编入《人民教育》《中国教育报刊社》《中央教科所.教育文摘周报》《中央党校.理论前沿》《科学中国人》中央文献出版社等单位编辑的多部作品集。2016年在《人民政协报》宣传。另有许多作品在网上发表……有许多新创作的诗文稿等待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