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雾灵山行记
文/唐山蔡九伍
早就听说雾灵山美,很想去一直没有机会。
去年夏天,随旅行团去了一次。出发前,领队说,雾灵山海拔2118米,从海平面开始,每升高一百米,温度下降零点六度,要带一些棉衣御寒。响应者寥寥,我也在寥寥之中。心想,大三伏的,至于吗?就没有带棉衣。
雾灵山在兴隆县,据说是龙御之地,北京的后花园。我们去的那天,竟是三伏中最热的一天,38度!坐在大巴里像坐在桑拿房,屁股底下的座位满是汗水,惨死了。更让人受不了的是,半路上汽车抛了锚,两个司机鼓捣了两个多小时,车才牛一样的爬起来,正午时分,终于到了雾灵山脚下。
简单的吃了点饭,换乘小巴士(大车走不了,路窄),向山上奔去。老天也不做美,打了一阵雷,接着,沥沥淅淅下起了雨。我们到瀑布的时候(名字我忘记了),雨下的正大,每个人都不得不在小贩手里买了一件五元钱的塑料薄膜做成的雨衣,穿在身上,天上下雨,雨衣漏雨,一个个可怜之极,狼狈之极,没法描述。晕晕乎乎的下午就过去了,天黑下来,我们就向1000多米的营地驶去,准备明日登顶看日出,据说,雾灵山的日出很美的。

本来就穿得单薄,又下着雨,加上山风和领队说的每一百米下降零点六度,冷!山上的接待处不完善,没热水,吃饭的时候,只有玉米粥和馒头,我们一大伙人,只有用玉米粥增加热量,海吃了起来,到了后来,吃得服务员不敢近前,粥吃没了!
虽然没有吃好,但住的地方满不错,居然是圆木搭成的小木屋!而且有点欧式风格,美!我们几个相好的朋友住在了一个木屋里。屋里设施还不错,也洁净,坐在小木屋里吱吱呀呀的床上,听着外面的雨声,有一种童话般的感觉,很惬意,很享受!朋友中的哥哥竟然在行囊中拿出了一瓶酒,我们差点欢呼万岁,于是,各自搜索自己的行囊,居然搜罗了黄瓜火腿肠之类的东西,把吃粥的不愉快忘在了脑后。没有酒具,就一人一口的喝起来,每个人都醉醺醺的,然后就寝。美哉美哉矣!

第二天早晨醒来,木屋外还飘着小雨,濛濛的。因为下雨,没法看日出。很遗憾。吃过早饭,就下山了。
这时候,天色亮起来,太阳也出来了,我们下山的路径是沿潭水而下。一共是十八个潭,很美的,不光水美,潭水的名字也绝美。每个潭有每个潭的韵味,每个潭有每个潭的个性,绝不重复。我除了欣赏潭水的美艳,对潭水周围的树木竟情有独钟。因为是雨后,树木十分葱绿,油油的,在阳光下闪着人的眼睛。针叶的,阔叶的,灌木乔木,姿态万千,姿容无限,给人遐想,令人惊叹。导游讲的一些珍稀树木的来历,很耐人寻味,让人感叹和流连。偶尔,一只小松鼠或一只山鸡从林间窜过,为山林增加了生气,也为游人疲乏的身体注入了一丝活力。渐渐地,潭水逐渐宽阔起来,水声也渐渐小了起来,眼前渐渐明亮起来,越来越开阔,便到了最后一个潭。踏进有些凉意的的潭水中,踩在鹅卵石上,望望四周的群山,挺有诗意的。
在回家的路上,我想,旅游是一种境界,一种自我的状态,或者是我们每个人生存的形象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