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精彩的乡土小说连载 歪把儿梨
葛喜花著
第一章 一个家族的兴衰
第七节 儿女双全
张家的喜事在九天四十岁左右的时候一个一个地往外冒哇,而九天这颗被冷冻了四十年的种子苏醒以后爆发了强大的生命力。葵花的包袱还没等卸掉,青青的肚子就鼓起来了……
春天,葵花虽然怎么不顺利但还算是平安地生下了一女。九天去大城市找了个先生给他的第一个孩子取名。先生问他有什么要求,九天说了两条,一是纪念他的母亲,二是他年龄大孩子少。
先生四十七八岁的样子,头戴瓜皮帽,圆圆的大眼镜卡在鼻子上,站起来在屋子里踱着方步,走了两圈坐下来拿起笔写下三个字“张子萱”。先生的声音特别好听,清脆而有磁性,拿着笔指着名字摇头晃脑地说,这个“萱”字借指母亲,跟“子”连在一起就是你的孩子和你一起怀念你的母亲。这第二呢,“萱”与“喧”同音,“喧嚣”,多,热闹的意思,子萱意喻你儿女喧嚣众多。
九天非常满意这个名字,边走边在嘴里叨叨着:“子萱,子萱,张子萱……”张家大院从九天降生到子萱出生,四十多年,总算是有了孩子的哭声,院子里挂满了万国旗。九天在人前人后都忍不住嘴角挂着笑,因为子萱证明了他张九天不是不行,是行,很行,相当地行!
到了秋天,青青的屋里传来了她撕心裂肺的嚎叫,九天在外面急得直薅头发,青青在里面越叫声越小,看见刘嫂一盆一盆往外倒血水,九天的脑袋里又一次泛出奶娘说自己娘惨死的场面……生孩子,真是女人在鬼门关上走个来回呀……
就在九天和葵花都急冒眼珠子的时候,哇的一声哭声传来!葵花一下子跳了起来说:“生了!”
九天心里还是不牢挺(东北方言“没有底儿”)的,因为他太怕他娘的悲剧重演……她趴在门上往里面喊:“青青咋样?”
太奶奶抱着孩子出来说:“是个带把儿的,你们张家有后了!”
九天都快贴在太奶奶脸上了,急火火地问:“青青咋样?”太奶奶说:“还好!”
一听说青青没事,九天一屁股瘫坐在地上。
太奶奶把孩子放在了他的怀里。这个男孩儿的名字,九天早就想好了,只是跟谁都没说,他怕万一不是男孩让人家笑话,叫“张子众”,简单,明了,充满了希望!
张家一年添俩孩儿,真是天大的喜事。美中不足,青青生孩子流血过多,身子总是弱弱的,刘嫂换着样儿给她做好吃的,就是补不过来,奶水基本就没有;好在葵花有奶,救了孩子。子萱半岁多了,能抓饭了――弟弟吃了姐姐的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