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爱如伞
——红尘百悟之系列
我从来不避讳小时候的贫困。比如我刚上小学一年级时,连胶鞋、雨伞都没有。每到下雨时,就把书往腋下一夹,赤着脚,头顶一块塑料布去上学。当年,农村的家禽都是散养的,它们到处乱跑,随地大小便。说实话,下雨天赤脚去上学,我不怕玻璃不怕刺,就怕猪狗粪,看见就恶心。到了冬季下雨,没法赤脚了,就穿祖母给我做的油鞋。鞋底是木头做的,鞋面是布做的,但用桐油油过,可以防水。
大概上二年级的时候,舅舅给表兄买胶鞋时,父亲让他给我也捎了一双,让我高兴了好几天。从此,下雨天上学不再赤脚。但还是没有伞,遇到下雨天只能披塑料布或者穿父亲编的蓑衣,这种情况一直到我小学毕业。——当年,西院的邻居有亲戚在外地工作,给了他家一把红色的油纸伞,让我经常望伞兴叹。
暑假里,东院邻居春风家来了一个客人,他用一段竹竿做伞柄,用8号铁丝合拧做伞骨,把竹竿劈成条做伞架,把一块木头加工成环状套在伞柄上,做上下可以滑动的撑合开关,最后把白布用桐油油过几遍,固定在伞架上,就做成了一把伞。我曾写过一篇文章,称父亲多才多艺,列举了父亲诸如会编筐编篓,会织布,会木工等,现在想想,父亲好像还会制伞。那个制伞匠是外地人,和邻居春风家是亲戚,他来春风家走亲戚,在春风家住了几天,应邀为春风家制了一把伞。他制作的时候,父亲一直在一旁观看,并帮忙。伞匠走后,父亲对我说,你马上就要上初中了,咱家连伞也没有,我给你做一把。我说你会吗?父亲也不知从哪学的,居然说了一句: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原来,父亲在帮忙的时候,已经熟记了制伞的工艺。于是,父亲找来了竹竿,先制成伞柄和伞架,又买来8号铁丝合拧后制成伞骨,买来白布和桐油,连油三遍,做伞布。其他部件父亲也都一一弄齐。父亲本来就心灵手巧,再加上用心,经过他几天的捣鼓,还真的制成了一把伞。
我第一次上初中时,是回家吃饭的。从家到学校三里多路都是步行。每逢下雨天,就打着父亲做的那把伞,来往于家里和学校。说实话,那把伞虽然粗糙,不好看,但是遮风挡雨还是很实用的,陪伴我度过了许多风雨兼程的日子。初二时,有一次吃罢午饭打着伞去上学,当时是春上,雨不是太大,但是北风很大。我正好是向南走,便把伞撑开扛在肩上沿着国道借着风力轻松而行。正走着,突然身后想起了汽车喇叭声。我下意识地回头一看, 瞬间,大风把伞从肩上吹跑到路东边的旷野中。只见那把伞,在大风的助力下,在旷野里又是翻跟头,又是滚动向前,足足跑了离我有500多米,才被一根电线杆的拉丝挡着,停了下来。我看到伞停在那里,非常懊丧,但想到这是家里唯一的一把伞,不能丢,就下了国道去追那把伞。 由于之前雨已下了两天,田地很泥泞,我深一脚浅一脚地朝伞挪去,心中祈愿:风啊风,别再把伞刮跑啊!等我气喘吁吁走到那把伞近前时,身上已经汗流浃背,好在伞没有损坏。我扛起它又走向公路,然后去学校。等到学校时,第一节课已经下课了。
父亲制作的这把伞用了好几年,后来家里买了一把黑色的所谓“洋伞”,这把旧伞我就很少用了,再后来就损毁了。其实,这种老式的油布伞现在几乎看不到了。但在当年,无疑这是父亲手艺的见证,也算是父亲舐犊情深的物件。只是当年我根本想不到这些,就如同我偷拿别人的东西,被父亲用荆条狠狠地抽,当时只埋怨他打人太狠,却不理解一个父亲恨铁不成钢的心态。
关于父亲,尽管因为惹是生非他没少教训我,尽管他只上到小学三年级,但我真的很崇拜他。我小时候,他给我讲过《桃园结义》和《长坂坡》的故事。当然他是听别人讲的。也许因此,我从小对《三国演义》情有独钟。我第一次读初中时,有很多名著被改变成连环画,《三国演义》是其中之一。因为喜连环画,我省吃俭用,捡破烂卖,居然积攒了一百多本连环画,其中《三国演义》占了相当一部分。从第一集《桃园结义》到第四十八集《三国归晋》我基本都有。那时,我成天看连环画,有空就看连环画,就像现在有的孩子玩手机上瘾一样,结果学习一塌糊涂。再加上逃学旷课,终被学校勒令退学。父亲本来最不爱求人,但为了我能继续上学,他只好买上好烟,领着我找到校长,哀求校长让我继续读书。那个校长不为所动,父亲就想了一招,突然命令我给校长跪下,我只好委屈地照办。这一招还真管用,那个校长只好同意我继续读书。但是,父亲却非常生气,回去后把我的连环画大部分都烧掉了。从那以后我发誓不再买连环画了。
后来,我重新考入了县城的中学。在县城读书的那阵子我们都是吃大伙,需要往学校交麦子和钱,然后发给你饭票。当年,农村自行车不多,像我这种家庭更是没有。爱面子的父亲是不会借人家的自行车学骑的,所以不会骑自行车。每次给我送粮食,父亲都是用板车拉着,步行30多里到学校,然后再步行30多里回家。好在那时父亲不到40岁,几十里路对他来说不在话下。直到我二年级时,父亲才省吃俭用,买了一辆飞鹰牌自行车,用一天的时间就学会了,才开始用自行车给我送东西。父亲会骑自行车后,便开始卖菜,当年我家靠种菜增加收入,母亲浇水、施肥、除虫,父亲把蔬菜 (青椒、豆角、白菜萝卜等)采摘后,放在他自己编的驮篮里,用自行车带到街上去卖,周围的集镇,父亲都骑车去过。赶一个集卖个十几块,二十几块的,都积攒起来,供我们兄弟上学。现在想想,父母亲当年真的没少辛苦,但他们为了子女,为了明天,无怨无悔,忙碌并希望着。
回首往事,如同看天上的彩云,水中的波涛,让人久久不能平静。因为成长的环境和经历不一样,每个人对父爱的感受也不尽一样。几十年来,忙碌于养家糊口的父亲好像对我的教诲并不多,但我觉得,他的担当,他的自强,他的付出已经是最好的教诲。有人说父爱如大海般深沉而宽广,还有人说父爱是沉默的,如果你感觉到了那就不是父爱了。不管怎么说, 我觉得,父爱就像一把伞,总是在默默地为你为你遮风挡雨。
回眸望去,父爱从未远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