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城市
首页 \
文学 \ 壮丽青春献长征一一致女战士 文/夏牧
壮丽青春献长征一一致女战士 文/夏牧
精华热点


夏牧作品 精选诗歌
壮丽青春献长征
一一致长征中的女战士
文/夏牧
她们是迎春绽艳的鲜花
也是灼灼燃烧的火焰
她们是父母的女儿
或是已婚的妻子
她们或出身于名门旺户
或是靠天收成的农人
但她们拥有一个共同的身份
一一都是红军女战士

为了一个共同的信仰
她们认定了共产党
为了一个有价值的人生
她们志愿入红军
和千千万万个有志者一样
她们坚定地相信
共产党是劳苦人的党
工农红军是穷苦人的军
参加红军跟党走
这群革命的女兵铁了心

是的,她们相信共产党
只有红军最革命
既然当红军不可怀二心
打死也不离开党
就是死也要死在红军队伍里
把青春献在革命的道路上
于是叛逆的她们
告别了故土别亲人
义无反顾出红都
走上了远征路
成为万里长征中的英雄花

贺子珍,毛泽东夫人
一位刚烈的奇女子
从井冈山到瑞金
一身豪气双目绽英
戎马萧萧战功卓卓
离开瑞金后长征一路到盘县
崇山峻岭中
敌机尾追到顶上
众人见状纷纷避让
惟一拄拐伤员暴露敌机下
正当人们焦虑捏汗时
但见贺子珍矫捷身姿跃出坡
掩护伤员躲坎底
未料一颗炸弹落下地
贺子珍本能地扑下伤员
自己倒在血泊中
匆忙的手术取出弹片十几块
还有几块一直留到临终时

邓颖超,周恩来夫人
临危不乱若定如盘
长征出发时
邓颖超编组在红军休养连
当连行至赤水河畔
遭敌伏击很危急
镇定自若的邓颖超
一面指挥战士随连长还击
一面安排伤员跟指导员撤退
激战半小时击退了伏敌
她们护送的伤病员
安然无恙跟上大部队
从此后被人称为邓大姐

陈慧清,邓发夫人
行军途中腹部痛
预感自己临盆在即
此时上有敌机下有追兵
纵队领导决定留她藏老乡家
但性格坚定的陈慧清
死活不离部队
欲流掉孩子跟红军长征走
大智果断的董必武
令人将陈掩护到路边茅草屋
又令红五军团长董振堂
安排战士阻击敌人助产妇
争取了时间母子得平安

王泽南,自幼的孤儿童养媳
父母双亡的可怜人
受尽欺凌无处说
二十三岁那年冬天
红军长征到湘黔
闻讯扩红的王泽南
偷偷逃出夫家报名当红军
小脚一双不怕疼
爬过雪山过草地
炎热天那受伤的脚丫丫
溃烂生出蛆
一路疼得不能走
硬是凭着毅力追队伍
征服漫漫长路成奇迹

邓六金,一位坚强的女战士
路上高烧还痢疾
衰弱得一点力气都没有
有人劝她留当地养伤
可她回答众战友
红军战士不怕死
死也要死在长征的队伍里
革命的信念支撑着她
同行的姐妹帮扶她
不灭的信念鼓舞着她
咬紧牙关求生的她
终于在战友的帮扶下
走出了疠瘴魔魇大草地

四月的一天傍晚
女战士们扶着病友吴富莲
走进一间乡间小屋里
棍拨稻草当地铺
忽见一篮子大白梨
那口干舌燥的战友们啊
多想咬口梨
可是她们牢牢记着铁的纪律
没有一个人动梨子
但当看到吴富莲口干得不行了
集体决定用梨救助她
然后写个纸条打招呼
为救病友我们动了一个梨
留下铜板十二个
敬请老乡勿见怪
这一张发黄的纸条
日后成为红军长征的活文物

现在的贵州省习水县
有个中国女红军纪念馆
馆中陈列着长征女红军的英迹
其中有名有姓的女红军
共有四千一百十三位
其中七百三十一位
有她们的生平事迹和资料
还有二百五十六位
贴有她们青春的照片
无论有名或无名
也无论有没有她们的影迹
时光都永远定格在
一九三五年那段悲壮的岁月

这些英勇的女红军
既是无比辛苦的卫生员
也是一路的宣传员
既是服务周密的后勤者
也是危急时的战斗者
漫漫万里征途中
她们是步履坚定的革命军人
也是不惧生死的女战士
在枪林弹雨中
她们有的走出雪山草地
有的永远长眠在路上
她们和无数的红军战士一样
成为那万里长征路上
一个个英雄的符号
永远载入中国革命光辉的史册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