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华诗词探(赋)
文ll 形上

惟我华厦游龙,煌煌神州兮。阳清阴浊,天地分于盘古;创文延学,诗词遍于炎黄也。聚韵音于纵横杂词,合格律在交错诸诗兮。故日月星辰照耀四方,诞风雅于歧周,续桃华而齐秦,开辟我中华诗词之源也。两汉六朝,三唐三国,溢影流光兮,两晋两宋,明清民国,云蒸霞蔚也。数千年培珠育玉,中华之诗词国粹,信乎其渊源流长矣。
《诗经》风雅颂、赋比兴,四言重章叠句,人文艺术奠定兮,屈原、宋玉亦将《楚辞》独立其华章也。“寒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感于哀乐,缘事而发”之《汉乐府》,长叙事、富气息,能不以《陌上桑》、《孔雀东南飞》为代表作也?东晋渊明诗风推崇于后世,南朝齐梁品格影响于诗坛。何况北朝风骨之《木兰辞》,至今朗朗上口乎?
前唐诗词王勃、骆宾王的不平之呜、慷慨悲凉,一喙剑怒,划破苍穹兮,则天专权宋之问、沈佺期使绝律钩定,披靡霜雪,板荡雷霆也。盛唐王维、孟浩然之田园派,岑参、高适之边塞派,领冠诗坛兮,李白之《送孟浩然之广陵》,杜甫之《兵车行》岂非盛唐划世之作也?中唐白居易《长恨歌》、《琵琶行》使词定型,俯瞰苍茫,锐眸明察毫末兮,晚唐杜牧、李商隐《早雁》、《锦瑟》忧国伤时,仰啸云汉,铁翼飞掠寒星也。唐中晚期丰产词者难道非指温庭筠呼?
北宋欧阳修、苏轼、柳永、晏几道、李清照巅于群峰兮,苏轼为诗词之巅,文纵横恣肆,诗清新雄健,词开豪放一绝,多且语言流水。豪放词《念奴娇*赤壁怀古》,惊涛拍岸,筑精舍于水岸。婉约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飞霞流彩,琼楼玉宇乘风归也。黄庭坚及“江西诗派”惊艳半壁。柳永词婉约,作《乐章集》兮,南宋,范成大、陆游、辛弃疾集大成者,煜煜霞晖,词境高而豪,早腾追梦之影也。五代十国词兴,冯延已、李煜为极好词家,悠悠碧落,常聆试翼之声兮,金国元好问,代表作《摸鱼儿•雁丘词》,“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也。蒙,曲兴,诗、词不绝如缕,白朴、马致远为著焉。
元渐衰。明初,诗歌复兴,刘基、高启开拓兮,明中,台阁体、前七子、后七子相继兴起也。明后,淡薄。清量大,乾隆帝、龚自珍诗作频频兮,朱彝尊、纳兰性德亦多作品也。近代初,沿习古制,有王国维马首是瞻兮,新文化运动,新诗兴起。民国除新月派,多是自由诗,格调低且缺韵、内容贫且矫揉也。新中国除毛泽东诗、词外,其它诗歌陷于停滞兮。改革开放,十年内北鸟朦胧诗盛行,老干体出现也。21世纪,网络诗歌兴起,水平错落,佳作亦出矣。
嗟夫!吾尝诗词之天地,海之宽阔、穹之高厚兮,日月品之不尽,春秋对之不完也。幸吾众习诗,日日研磨、夜夜吟唱,欲望将其光大耀华,继承传统,涵养意义,使中华文化不绝尔兮。
吾一介书生,一篇荒稿,不足以采信古之诗词精粹,几句闲杂,难免出笑话今之词曲宏创也。惟愿吾诗友,以屈子之精神,杜工之情操、子瞻之风格,太白之艺术,奋笔于夜半、耕耘于晨曦兮,夹岸晓烟杨柳风,倾园雾霭杏花浪也。乞古之钧弓来鸿,创新巨制、精练新题。挽颓波于盛世,兴慧山于今兹兮,去娇柔做作、表里文章,扬激浊澄清、时代风范也。
呜乎,伏维尚飨。
(2018-08-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