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星辰
——红尘悟道之系列
三十年前的春夏之交,我和我的同学们在信阳南湾水库实习,住在南湾水库管理局招待所。那个年代,尚不具备每个房间都配置电视的条件,院里的一家住户,为了方便同学们看电视,晚上就把他家的电视机搬到外面供同学们观看。
当时,不知道是哪家电视台,正在播放台湾电视连续剧《昨夜星辰》。林淑容演唱的同名主题曲,让我一听钟情。我本来不喜欢看电视连续剧,但是,每当片头曲《昨夜星辰》响起,就侧耳静听,听完后再做别的。
《昨夜星辰》的剧名肯定是取自李商隐的诗句“昨夜星辰昨夜风。”这首《无题》诗中的另外两句“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更是描写情人之间心心相印的绝句。我们都知道 李商隐是我国唐代后期一位卓有成就的杰出诗人,与杜牧齐名,世称“小李杜”。诗名虽大,却一生困顿不得志。李商隐的诗歌渊源上可追溯到楚大夫屈原,下及盛唐的李、杜,并继承了中唐李贺开创的唯美派诗风,以精巧的构思、含蓄的意韵、华美的辞藻登上了唐诗抒情艺术新的高峰,代表了晚唐的最高成就。他的诗作内容广博、含义深刻,其中尤以爱情诗最为后人传诵,达到了极高的艺术水准,可以说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专事爱情诗创作的诗人,对同时代的温庭筠、韦庄及后世的西昆体诗人,婉约派词人都有深远的影响。他的许多描写爱情的佳句,如“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等,已经成为抒发真挚情感的千古绝唱,而且,又因为这些诗句含蓄、多义的特点,使它们又远远超出了爱情的界限,成为感悟人生的至理名言。
关于李商隐的感情生活,以《无题》为代表的诗歌多有表达,呈现出一种扑朔迷离而又精致婉转的感情,容易被人视为丰富的爱情体验。以致后人象阅读侦探小说一样揣摩分析他的诗文,并从中发现了一些线索:
李商隐和柳枝。柳枝的名字出现在李商隐写于开成元年(836年)的一组诗(《柳枝五首》)中。他还为这组诗写了一个长长的序言,讲述了柳枝的故事:她是一个洛阳富商的女儿,活泼可爱,开朗大方,在一个偶然的机会听到李商隐的诗(《燕台诗》),心生爱慕,于是主动与他约会。但李商隐失约了。他后来得知,柳枝被一个有权势的人收为妾。两人再也没有见过面,如果不是李商隐杜撰,这一段没有结果的感情很可能就是他的初恋。
李商隐和 宋华阳。李商隐青年时期曾经在玉阳山修习道术,因此有人猜想他在这期间与女道士发生过恋情。在《月夜重寄宋华阳姊妹》、《赠华阳宋真人兼寄清都刘先生》等诗中,李商隐提到了“宋华阳”的名字,于是,宋华阳就被认为是李商隐的恋人。
李商隐和 王氏。王氏是李商隐的妻子。李商隐与王氏的感情非常好,在王氏去世后,他写下《房中曲》等悼亡诗篇,情感真挚,语意沉痛。其中最著名的,是在他离家赴蜀地宦游途中所作《悼伤后赴东蜀辟至散关遇雪》:“剑外从军远,无家与寄衣。散关三尺雪,回梦旧鸳机。” 也有猜测,《锦瑟》是为纪念亡妻而作,以琴弦断裂比喻妻子去世。
李商隐和 荷花。民间传说他在与王氏结婚前,曾有一小名“荷花”的恋人,两人十分恩爱。在他进京赶考前一月,荷花突然身染重病,李商隐陪伴荷花度过最后的时光。这段悲剧给他造成很大的打击,以后的诗中他常以荷花为题也是对旧情的眷恋。
由此可见李商隐实在是一个多情才子。才子多情自有佳人爱慕,况且大唐是一个开放度很高的朝代,故而李商隐的爱情生活丰富多彩。也许正是这些像昨夜星辰、今夜星辰一样的女子照亮了李商隐的心房,使他文思泉涌,妙笔生花,登上了晚唐诗歌的高峰。
———由于听得多了,《昨夜星辰》这首歌的歌词和旋律终为我熟记。尽管我对电视剧剧情一无所知,但对这首歌,却是张口能唱的。当年二十岁左右,虽是风华正茂的时候,却是“纵便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歌词中“今夜的,今夜的星辰依然闪闪烁,像眼神,点燃爱的火”“想得到,偏又怕失去,那份爱,深深埋在心窝”教人共鸣,教人感叹。但是在当年,生命不能承受学业以外的沉重,又是远离故土,我们只有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仰望星空,憧憬明天。我们在南湾水库愉快地度过了近三个月的时光,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多年后我曾经写过一篇《梦里胜景谁与游》记述那段时光。回首过往,二十岁的的年华,二十岁的友情,二十岁的美好,一如今夜星辰,依然闪烁。
前一段,我曾在大街上看到一个私家车,后窗上面有一句话:唯有爱和梦想不可辜负。我深感这句话的经典。可是,仔细想想,这世上有多少人迫于无奈及别的原因辜负了自己的爱和别人的爱?当我们仰望星空时,你可曾去寻找那颗曾经照亮你双眼的星辰?它是闪耀在天空,还是已经坠落?
斗转星移,风流常被雨打风吹去。岁月的沧桑 ,现实的击打,让多少爱人成了路人,情人成了仇人,友人成了生人,谁还记得昨夜星辰?但我始终相信,红尘自有痴情者,那些在红尘中敢爱的人,真爱的人,深爱的人,对于他们来说,也许,爱,真的是不变的星辰、永恒的星辰,绝不会在银河中坠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