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机之死
历史上,和皇帝的女儿有染,最后被皇帝下令腰斩的人,唐朝的辨机和尚也许是空前绝后。
辨机和尚是玄奘的得意弟子。他十五岁出家,不仅风度翩翩,而且冰雪聪明。更是满腹经纶,文采斐然。玄奘取经回来口授的《大唐西域记》,官方指名要辨机记录和整理——如果不是高阳公主的出现,历史上可能会多一个长寿的高僧。
高阳公主是唐太宗的第十七个女儿,美丽任性,唐太宗最宠爱她。但是,老李为了大唐江山,却把她嫁给了公主不爱的人——宰相的儿子房遗爱。高阳公主因为不喜欢丈夫就不把丈夫放在眼里,经常带领一班人出去打猎散心,正是在狩猎时,偶遇了潇洒倜傥的辨机,最终两个人暗度陈仓。据说,在他们共赴巫山的时候,房遗爱在帐外放风,做保卫工作。老房急妻子之所急,想妻子之所想,真是一个好丈夫。但在当年,皇家权力高过一切,想必也是敢怒不敢言。不过,作为补偿,高阳公主赏赐给丈夫两位年轻貌美的仆婢。事后高阳公主送给辨机一个女性专用的皇家玉枕作为情物,然后,两个人就分手了。只是思念还在。
这世上就有许多巧事。高阳公主送给辨机的玉枕不慎被小偷偷走。偷走也就罢了,偏偏这个小偷被官府抓住,收出了赃物。官府一看是皇家玉枕,不敢怠慢,马上禀报,朝廷顺藤摸瓜揪出了辨机。开始辨机死不承认,可他经不起严刑拷打,终于把什么都说了。这事汇报到唐太宗那里,老李大怒,认为皇家的尊严丧失殆尽。他明知道是女儿惹的祸,可是女儿不能杀,就迁怒于辨机,判令将辨机腰斩。罪名是身为和尚,却和皇帝的女儿私通,犯了淫戒。可怜一代高僧就这样死于艳遇。据说,辨机临刑时,看到铡刀上有一只蚂蚁,就轻轻地把它拿在手上,然后放生,出家人的本性至死未改。
读过这个故事,真的感到惋惜, 而且想了许多。 辨机啊辨机,面对红尘,既然已经华丽转身,为什么还要深情回眸?你以为事情隐秘,难道不知“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的道理?面对一个高贵艳丽女子的热情,也许我也不能抗拒,可你是高僧啊!高阳啊高阳,你虽贵为公主,却对自己的婚姻作不了主。 “骏马每驮痴汉走,佳人常伴拙夫眠”,你也没跳出这个窠臼啊!你是公主,你想要的男人就一定要得到,可却让辨机把性命都搭上了。 还有唐太宗,老李你就是这场悲剧的罪魁祸首,谁让你为了江山社稷,把高阳嫁给房遗爱——一个公主根本就不爱的男人?为什么不让她自己找一个意中人?那样,也许就不会有这场悲剧了。
所以,我一直认为,婚姻最好是条件相当,或者情投意合,这样才可能不会出意外。我还认为,没有金刚钻,莫揽破瓷器。自己是个武大郎似的男人,就不要找一个潘金莲似的女人。因为无论男女,如果对自己的婚姻不满意,遇到比自己配偶优秀的异性,在水到渠成的情况下,就容易有故事发生,此乃本性使然。这种观点或许不对,可是,古今中外,这样的事例真是太多了。
这个故事还有一些外延。据说辨机被处死之后,高阳公主的心也麻木了,她放浪形骸,在后宫里和一些和尚、高医私通,连唐太宗死时她都没掉一滴泪。再后来,据说高阳公主和房遗爱企图谋反,房遗爱被赐死,高阳被打入冷宫郁郁而终。
不管怎么说,辨机是因为艳遇而死的。按佛律来讲,他确实犯戒了。早年读过一句话:佳人傅粉,谁识白刃当前,螳螂捕蝉,焉知黄雀在后。当时有点震惊 。后来又读过一句话:“赌近盗,淫近杀”,想一想竟教人不寒而栗。最近看到商丘永城县委办副主任李新功因诱奸多名少女被执行注射死刑的消息,又一次想到这句话——看来什么事都有代价,无人能例外。
佛云:凡果必有因,有因必有果,也许真的是那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