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初梁继松
当我们出生时,天性好似璞玉般洁白,此时或许并无善恶之分。我们是父母眼中的珍宝,赤条条的来到这个世界,将去体味人世的温暖与薄凉。
人类虽贵为高级动物,亦具有动物的属性。我们的基因中早就携带了此类信息,让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能很快地学会生存。为了生存,我们要从社会和自然界中获取资源,以满足自身的需要。这是由人的动物性所决定的。动物为了生存,只能如此,这其中并无善恶之分,只讲究适者生存。
随着成长,我们会接受教育,学习社会科学以及圣贤留下的教导。通过所学,我们可以识别出生活中的善与恶。尤其是当我们作为社会的一份子时,更是无时无刻不接触到善与恶。我想,只要违背人类道德、法律法规,以及自然界法则的,并对他人或其它生物造成伤害的,都可以划为恶行;反之,遵从人类社会以及自然界的法则,并对其他生物的生存提供有益帮助的,便可以称之为善行。
善与恶的概念只存在人类的头脑中,它是考量我们品格的一个重要尺度。当我们为了解决温饱,采桑养蚕、伐木捕猎,这些都是正常的。可是,如果我们过度地从自然界攫取资源,以满足自己的私欲时,便形成恶了。例如:大肆捕杀动物,造成某些物种灭绝;大量砍伐树木,造成水土流失,气候异常。有时,人们还会互相攀比,以至奢靡成风,甚至为了获利去任意侵害或剥夺他人的生命以及财产,做一些违法的事情,这些都是恶行。
当然,我们也具有很多善良的品性。除了血浓于水的亲情,大多高尚的行为、情感,是由后天对自身修为提高的不断追求而形成的。比如:为了大众的利益,而牺牲小我的行为;或是对身处困难的弱者,进行无私的帮助。
在我们漫长的一生中,会面临很多的抉择。我们将会考虑:是更多的满足自己,还是把他人以及大众的利益放在首位。正是通过做出这一次次的抉择,我们也塑造着自己的品格。有的人,会误入歧途并泥潭深陷;而有的人,则会通过加强自身的修为,逐渐闪现出人性的光辉。
当我们白发苍苍时,再回首往事,也许会对自己的一生做出总结。这时或许有人,会希望重新回到刚出生的时刻。因为只有在那时,我们才是最无忧无虑,和最纯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