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杏黄麦熟时
赵锦慧
周日,舅舅从老家稍来一包黄杏,鸡蛋大小,香甜爽口,我惊觉又到了杏黄麦熟时节。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忽然就想起白居易的这首诗!五月,一夜南风麦子就熟了,麦浪滚滚,片片金黄,全家大小一起去收麦子。犹记得,幼年时在舅舅家住,平时舅舅走村串户给村民看病。一到了这个季节,全家老少,每天早早的起床,赶在毒日头升起前收麦子!大人在前头,五行八行地割过去,拢成一把一把堆在一起,我们三个表姊妹,跟在后面拾掉落在地上的麦穗,半天过去我们三个表姊妹比看谁拾得麦穗最多,舅舅会奖励一个大黄杏。
记得那年我和表姊妹一起拾麦穗,表妹的脚被麦茬子刮伤了,表姐的手也被麦芒喇出了血口子,我更是脚被磨出了血泡,手也没能幸免,血口子一道一道地!不远处有一朵黑云,舅舅说快下雨了,要赶在雨前把麦子全部收回去!我们几个都没有吭声,跟着大人一起和雨抢麦子。天黑了,麦子终于安全到家,我们三个为谁拾得麦穗多,谁拾得麦穗少,争得不可开交!舅舅过来,挨个看了看我们的手脚和拾得麦穗,给我们涂上自家制的药膏说:“今天表现都不错,破例奖给你们每人两个大黄杏!”听了舅舅的话,我们早已忘记了手和脚的疼,合着外面淅淅沥沥的雨声,我们嬉笑着、开心着、打闹着吃着黄杏!
舅舅家除了几亩麦田,还有杏园,门前屋后也种着杏树。当时年幼,听别人说舅舅是“杏林高手”,就以为是说舅舅杏种的好,慢慢长大,才懂得那是夸舅舅的医术高明。记得那时舅舅总在晚饭后给我们讲故事!他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是:“端午吃个杏,到老没毛病!”说杏好养活,无论在哪里,只要有阳光它就能开花、结果,最耐旱,最抗寒;杏肉能止咳平喘,降胆固醇还能润肠通便,杏仁能护心养心,杀虫解毒!
时光荏苒,多少年过去了!我还记得当年黄杏的味道,脆爽可口,甜润怡人!后来大了,在城里上学,就再也没有经历过这样的收麦时节。吃着舅舅捎来的黄杏,我给舅舅打电话问今年的麦子收成怎么样?舅舅说:“今年天气不好,有些减产,好在国家有补贴,不碍事!收麦子再也不像原来那样起早贪黑的了,大型收割机开到地里,两个小时就解决了问题,省时省力,还方便!黄杏产量也挺高,现在的新品种比以前的好吃,也能卖上好价钱!”听着舅舅的麦子和杏,感受着舅舅流淌与言辞里的喜悦与欣慰,我的心里涌上汩汩暖流!
也正是因为舅舅的熏陶,我从小就对杏情有独钟,每年到了杏花开时,必会去看那簇簇飞雪绽放枝头,杏熟时,家里总会常备黄杏,家人小聚,朋友来访,浅尝一二!
我想,做人也应像杏一样,耐旱、耐寒,那怕照耀自己的只有一缕阳光,也要有“活色生香第一流”的勇气,更要有“不待春风遍,烟林独早开”的霸气,如此才能成就自己的人生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