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过麦野
文/袁建民
那一刻
麦子的光芒
闪电般击来
那些朴素的长势
在成熟谁的思维
阳光里 ,风中
麦海颤动的金波
灼痛一双久违的眼睛
麻痹的心突然忆起
自己是吃着麦子长大的

读评:
“那一刻 麦子的光芒闪电般击来 那些朴素的长势 在成熟谁的思维 阳光里 风中 麦海颤动的金波 灼痛一双久违的眼睛 麻痹的心突然忆起 自己是吃着麦子长大的” --------- 诗人总是能体会常人没有感悟到的东西,比如,常人是看不到红外线和紫外线的,听不到超声波和次声波的,当然,诗人也看不到听不到这些,诗人能看到“麦子的光芒”!这光芒灼痛了作者的眼睛,激活了作者麻痹的心。
成熟是内在的完美,成功是外在的完美,而麦子的成熟,竟显得如此的微不足道!小人物的“成熟”,即使朴素,也值得夸赞!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小人物的成熟也应该进入大人物的思维。
这首诗可以向不要忘记“麦子/小人物/农民”的价值/贡献的角度解读,因为我们不仅是吃着麦子长大的,我们现在仍在吃麦子,不同之处是,现在的麦子远没有当年的麦子那么珍贵。一顿丰盛的宴席之后,盛放主食的盘子,甚至根本没人动用里面的馒头和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