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抚今追昔,学习屈原的爱国情操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本期出题及领诗:尹玉峰

同期诗人以投稿先后排序:■尹玉峰(北京)■无牵无挂(奥地利维也纳)■长安梓(英国)■新(中国上海)■静好(英国)■海纳百川(陕西)■刘克(美国)■杨卫红■梦如诗(中国)■红宝(涟源)■张玉山(中国) ■段乐三(中国) ■妙妙(新西兰) ■老男孩(中国) ■李彩云(中国) ■齐春玲(中国) ■司汉朝(中国) ■杏花雨(中国) ■王建岭(中国)■季风(日本) ■赵九皋(意大利) ■家源(中国) ■淑之(中国) ■田海艳(中国) ■肖金水(中国)

1. 离骚曲
文/尹玉峰(北京)
你用那无限美丽的姿态,纵身
一跃,益令亡国之君生不如死
瞎了眼的昏王,看不见溅湿了的
汩罗江畔斑竹哀思顺江流淌两千
多年的每一句离骚,都在糯米和
艾叶里,飘在江水中吟诵啊,与
我们挂在脖颈上的香囊一起流芳
多少伤心,多少无奈,故国家园
娇妻眷恋;那江水究竟多深多浅
能把一位名士藏匿一片丹心沉冤
长天洒泪,那夜不见五月初五
月上弦,布衣捧出了粽子奠祭
国破家亡,一声声愤懑的呐喊
离骚忠贞,楚辞凄婉 ,那端午
水的缠绵,依然心碎了几千年
上下求索,荆楚遍布追寻的盘桓
郁郁不得志呀,怎能叫人不迁怨
杀戮战乱中,你在自己的心湖岸边
种满兰蕙,洒上坠露的暗香,灵魂
花儿般淡雅、亲切,那神秘的气息
美好而又悲伤一一惟草木之零落兮
落水三千染作一条圣洁水,汩罗江
所有的芳馥啊 正在穿越不老的时光
独醒的屈原,声声美政化云烟,水潺潺
逆浊浪上,让我们用粽叶,叠成一只船
让思念飘荡在心中的汩罗江,那里没有
世俗的污染啊,只有屈原的灵魂在歌唱

2. 民族的拓荒者----屈原
文/无牵无挂(奥地利维也纳)
幽兰长于深林不因无人赞赏而不芳
君子修道立德不因他人腐败而变节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出身贵族而体恤民众
自幼嗜书成癖博览群书
为官廉正、举贤任能、修明法度
对内积极辅佐怀王变法图强民心沸腾
对外坚决主张联齐抗秦振兴大业
楚国一度国富兵强
他不计流放汉北,放逐江南
然君昏将腐,国将不国
他试图以一己之力改变整个国家
一生殚精竭虑无怨无悔精忠报国
力挽狂澜又无力回天的仰天悲叹
既然改变不了一个国家
那就改变自己,从自己做起
为理想信念注入孤注一掷的
满腔热血,踏出自己的血路
看!“香草美人”,从他开始
华夏大地才孕育出了
以文学著名于世的作家
听!神州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辞赋之祖”“中华诗祖”
在吟唱《离骚》、《九歌》、《天问》
劈波斩浪忠心耿耿的时代先锋
屈原是那个风雨时代的一束光
点亮了一个时代的黑暗
他一生的光芒
永远如星河一样
熠熠生辉、光芒万丈

3. 微诗 · 气节
文/长安梓(英国)
问天下 何为气节
汨罗江边
屈子纵身一跃

4. 天问端午
文/新(中国上海)
万物之主,大地牧羊
寻觅流蜜地方
笑看几千年,刀光剑影
弹指间,血流成河
谈笑中,灰飞烟灭
天问,罪几何
蜜蜂忙于花间,为谁
鸳鸯水中戏
红楼一梦人间难觅
从富春山顶,到万顷蓝海
沙尘如万匹奔腾野马
山居图尚在,老泪流两行
天问,谁的错
仰望星空,寻找奇点
霍金已永生
飞向时空黑洞
汨罗江凄凉琴韵
和着幽怨歌声
那是屈原最后音符
南海千舟齐发
端午无数诗
编织着新传说
沧海大笑
天问,谁伟大
念了千遍
米粽肥了无数小鱼
再寻觅那南海七彩鸟
北风吹来祈愿
龙舟,青蒿和艾草
天问,离骚及九歌

5.端午思源
文/静好(英国)
粽子飘香
群鱼称颂 美诗美政
汨罗江逸出美男屈子

6. 汨罗河
文/海纳百川(陕西)
汨罗江
咆哮了千年的涛声
为你,诉说一个冤屈
千古一跃
纵横的姿态,定格成历史
飞腾的浪花,惊不醒昏睡的帝王
汨罗河的水草
不是救命的稻草,诗人屈原
放牧一群鱼虾
一部《离骚》,足以
养肥一个帝国
却,养不肥昏君鼠目寸光
诗人,五月五的早晨
我,抵达你徘徊已久的堤岸
架起一口铁锅
粽叶铺层在锅底
把思念的文字,兑换成糯米
燃烧一株艾高
我在汨罗河畔设宴
糯米的芬芳
招待屈原和他的鱼群
过来,端午节
我要回去,把我们的聚会写成诗歌
屈原,你在回你的水域作牧羊人

7. 端午 绿色的时光
文/刘克(美国)
箬竹叶,绿的粽情
身着银丝碧罗
裹着满腔洁白的希望
飘满人间绿意清香的憧憬
你,挺拔的身姿
如一把锋利的宝剑
挑着汨罗江上的阴魂
驱赶江湖之险恶
度江底《离骚》之冤情
温煮的情怀
缠绵的情意
一粽香十里
此刻,端午 怀念的
都是故乡绿色的眷恋

8. 思念桃园洞兰花
文/杨卫红
走过故乡。
来到桃源。
寻找屈子栽培的兰花。
渐渐的风歇了。
我在汨罗江边流泪。
天问问些什么。
九歌歌些什么。
屈原纵身跃入江河,
留下桃源洞兰花,
世世代代被花农接种,
沅有芷兮醴有兰。
兰之精神在故乡不败,
惟楚有佳兰,
暗香浮动从屈子到现代。
血泪溅山河,
爱国者天地间,
一株兰开得芬芬芳芳。
端午,吃着粽子,
好思念家乡的兰草。

9. 端午祭屈原
文/梦如诗(中国)
汨罗江水兮,把《天问》
浪涛不息兮,《九歌》声
《香草美人》兮,怨《离骚》
《九章》悠悠兮,放长恨
惜君何人兮,首宋玉
知君何人兮,“悲回风”
楚士亡魂兮,哀“国殇”
君今“远游”兮,谁“招魂”
今人祭君兮,念气节
不朽之作兮,留后人
鲁迅高评兮,伟辞卓绝
国人追思兮,杨柳依依
10.千古绝唱
文/红宝(涟源)
一曲《怀沙》
细数泪衷肠
止不住悲伤
眼前一片苍茫
心里忧思难忘
敢问路在何方
觅得一方清水
高洁博学志向
统统忠贞存放
奔流的江水啊
热血翻波涌浪
酿就千古绝唱

11. 诗人之殇
文/张玉山(江苏)
1
没有哪一条河流不弯曲
婉转的源头叫曲源
流干泪水的源头从此延伸叫屈原
每一滴水珠都因厮杀而叫殇
一个最懂得殇的楚国人
就是那个哀思九千里的楚人
正峨冠博带,在源头披发吟哦
所流下的泪水混入细流
与羸弱不堪的躯体一道
以认不清哀愁的趋势而奔涌
2
汨罗江不是一条河
却是一个鱼骨鲠
卡在炎黄子民的喉咙
唯有死可以写一首诗
两千三百年的厚度需要翻阅
诗经被抛在身后
楚辞已成一面大纛正迎风展扬
切莫说三闾大夫
故国已敲响死者的丧钟
切莫说天问
苍天给予的,都是懦弱的名词
切莫问水,端午之水呀
只能叠起皱纹
3
给一柄剑给诗人
信仰却锁住剑鞘
执一束蒹葭给诗人
在水一方仍未见香草美人
切莫顾影自怜
楚国囚笼还是那么坚硬
凭空抓一把尘沙给诗人
唯见离骚之辞满地行吟
诗人是一条鱼
一条孤独而永不死去的鱼
在五月里搁浅
在秭归上空梦里得以照见
4
不要说汨罗江
它只是一段细流涓涓
只是史记里不起眼的水渍
却是失去韵脚的楚辞
诗人并未葬身于此
而是把故国之恋写在水上
不能说痛,硕大无朋的痛啊
江水照见诗人回归之梦
云梦泽不是诗人故居
八百里烟波的洞庭也不是
江面上袅起楚魂
缭绕不散至今
五月逆涛而上
天空张开血盆大口
众多繁星涌入喉舌
从诗人肩膀看过去
所见楚国之后
大片荒地一直空寂

12. 也说端午节
文/段乐三(中国)
以死怎能讴
屈原落得以粽酬
我总不甘休
端午粽飘香
何曾一点屈原尝
卫国不能忘
粽叶裹清香
清香飘岭欠安祥
众志赶犲狼

13. 祭屈原
文/妙妙(新西兰)
屈子义投江
离骚千古诉衷肠
诗魂远久扬
龙舟竞渡忙
雄黄米酒溢芬芳
香棕寄冥想
忠义殉国亡
九歌楚辞永传唱
与日月争光

14. 屈原:一个粽子的传说
文/老男孩(中国)
所有人都沉睡
只有你在觉醒
是那奔流东去的江水
吵醒了你吗?
还是
你从来就不曾睡踏实
睡不着
睡不着可以吟吟诗
唱唱这风花雪夜
可你
却高声呐喊
企图吵醒天子的美梦
你杀了天子的美梦
天子自然会让你去投江
把你的声音掩盖在波涛中
一千年的波涛
上万年的波涛
能掩盖住你的声音吗?!
如今
已没有了天子的神威
你的声音
也只有吃粽子时
才能想起
离了
一切都离了
不仅是离骚
还有不再正宗的粽子

15. 端午节
文/李彩云(中国)
离骚
一次次撞击云彩的声响
沉淀过后还是
一如无悔的洁白
望着
一江汨罗水
有什么好掩盖的愁绪
多少年过去了
英雄已成赞歌化作万千祝福
被历史记载
从来没有的停止
后人 上下求索

16. 历史的一枚纽扣
文/齐春玲(中国)
野艾盈袖的早晨
有香草的味道
从一条江岸弥漫开来
我仿佛看见一袭白衣的
屈原从天上沿路返回
人间。诗人的名字
也是历史的一枚纽扣
系在五月的日历上
有多少年了
这节日还是这么热闹
唯独你很寂寞
我也是。一个靠诗歌
消磨自己的人
倒像是这城市万念灯火上空
熟稔的月亮,因为清高
往往被疏远

17. 粽子颂
文/司汉朝(河北冀州)
撷取旷野片片绿天,
挟着稻田缕缕香甜,
浸润枣果丝丝甘嫩,
捧着爱国拳拳忠献,
写真生活壮美画卷,
复兴梦想终极圆满。

18. 五月五是端午
文/杏花雨(中国)
端午节的歌唱 句句温馨
一缕清风里 飘来了屈原魂
赤子之心的傲骨在阳光下舞
端午节 让人那般迷恋 是火焰下的春风
吃粽子 带菖蒲 涂雄黄 佩香囊
扒龙舟
夏花盛开 相约端午
端午节 五月五
抱石投江的您
定能看到歌舞升平的未来
很多幸福的人
敬您哦 沉默的诗人 悲壮的英雄
怀念您 在每个端午节的黎明
孩子 种在爱里的快乐成全了梦境
纪念您 无论生活给了我们多少痛苦
江水清凌的蓝里
似乎看到了您会心的笑容

19. 端午
文/王建岭
房檐下
挺直脊梁 艾草
看着身旁葫芦低声
呢喃
空气中弥漫
粽子味道
故乡
从我的心头漫过
攒动 拥堵欢乐鼓声
龙舟与号子振响
江上 鲫花翻炒细浪
唤醒 沉睡千年的魂

20. 端午思怀
文/季风(日本)
想那楚人
孤夜独舟
怀抱一弯明月
顺水而下
离骚留于岸上
悲沧的天问
清唱至今
汨罗江流泻无尽思念
淌不完千年的哀与怨
在九歌里醒来的后人
荡龙舟
抒展橘颂的风范
念想包入粽子
抛洒江底与先人交谈
一粒粒种子
就种在江水里
奔腾不息源源不断
有多少人歌唱屈原
就有多少屈原歌唱
我欲到汨罗江拜访
驾龙舟飞驶
穿越婵娟
说"路漫漫其修远兮"

21. 今夜,不过汨罗江
文/赵九皋
万丈红尘,不染
七尺男儿,不跪
身后的楚国大地
烽火连天
流言,就象一波波巨浪
冲破城墙
尖叫,如同一把利剑
见血封喉
罗渊,在深不见底的夜里
惊慌失措
八百里的洞庭水
只饮一瓢
生命之轻,如同落花
没有惊起,一丝涟漪
《离骚》,是一首
唱了三千年的挽歌
谁在,河道的拐弯处
立起一块墓碑: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生我者,父母
我所忧者,天下

22. 端午吟
文/家源(中国)
那是我的母国
一个屈子曾经的吟唱
是千年奇遇的绝响
此时我爱我吟的天问
带上我的心
随汨罗江水流淌
龙舟五月
鼓乐擂起人浪
直奔圆梦的前方
水花溅起的世界里
是祭奠英魂的节奏
更是期待揭幕的畅想

23.端午怀屈子
文/淑之(中国)
苏世独立
怀质抱情
楚国大夫被逐出朝歌
他的名字叫作屈平
千古离骚
皆因进谏而忠不得用
耿介不随的性格啊
帝遂弃骐骥而不乘
多情的蕙草木兰见证了诗人的眼泪
捻断须 长太息 哀民生
堪怜山阿采芝之手啊
本应于殿堂调鼎
泽畔行吟 至今怪渔夫多此一问
只落得弹冠振衣沧浪濯缨
留一个端午节
越几场战争
过几朝古都
抛出彩蛋 不忘初衷
粽香缕缕
环佩丁丁

24.端午粽子
田海艳(中国)
穿着黄绿色的衣裳
把诗人保护在中央
心中的米粮恣意着飘香
年年的奔赴
只为塞满汨罗江鱼虾的口腔
使鱼虾远离诗人的伟岸身躯
趁着龙舟的鼓点
粽子千年的飘香
和着《离骚》《九歌》这千年的传唱
还有那“指天豪问”的雄壮
就像诗人那以死谏国的纵身一跃
于是,每年的五月初五
对诗人的崇敬和纪念
就会在每个人的心里激荡
如同诗人在汨罗江的光芒
一直映照着太阳——

25. 端午对弈
文/萧水金
又到端午
又要与屈原对弈一局
他在楚河那边,我在汉界这边
飞沙走石,刀光剑影,枪林弹雨
我倾出千军万马,使尽千招万术
竟又一次输给屈原
全被擒拿剿灭杀光,输得很残
反思本局,应输在他心怀楚国老帅和本土
为护藏老帅和本土,义无反顾,视死如归
关键时候还可以抱帅投河而豪歌《九歌》
而我们,心无大将,全都自顾自一味冲锋陷阵
不可谓不勇。不可谓不强。
但个个只为抢夺头功,一心荣耀加身
全忘了身后的将营失守,丢了主题
在屈原重大长远的战略面前
我们的所有战术,包括所有的喜怒哀乐,浩如烟海的诗书礼乐
显得多么小聪明而已。无不轻飘飘的
败走麦城,百万雄师终不敌他一颗投河自尽之忠心
他负死而生。我们负生而死。
只好把我们全部的粮草、兵马、敬意和粽子
遣派车队、锣鼓、书店和艘艘龙舟,渡过河去
乖乖奉上


【尹玉峰总编辑编后语】
脱俗借羽为了谁?总在千年画里飞;回望林黑欢百鬼,转身长袖舞岚辉;风清月朗芳衣袂,丽影翩跹鼓瑟随;隐隐青山应藉慰,花开花谢几轮回。九月中天夜水凉,阴阳两合赤如丹;自古婵娟怜人色,但愿今宵别梦寒;嫦娥是夜涨红晕,不舍当初二八年;天地有情难聚首,乾坤万里逐世缘。鸾衣凤带动天地,云髻雨巾裁香细;华夏有衣几千载,蛱蝶裙舞鸳鸯侣;凭栏袖摇指仙宫,山腰宅侧题诗壁;书丹飞白烟墨起,朱唇月颊伴星际。月瘦风长云锁夜,雷鞭挟雨倾盆泻;孟诗韩笔奇崛里,险峻幽俏开世界。扛鼎力作涌泉文,章魂朗丽文骨成;岁月深髓风霜字,时间煮雨浸古今;江河湖海惠风畅,山明石秀阅墨兵。入我诗社无俗客,出俺社团有诗篇;拂尘俗客从兹过,半是野僧半是仙;不追浮云不敬神,仰视苍生情意绵。虚名钱财身外物,世间苦乐由心相;笑看风云淡泊近,浅酌悲喜吟春光。万家灯火共喜悦,洪福普天同分享;诗香赖有生花笔,文美还因赋韵唱。胸罗锦绣雕龙神,匠心独运造诣酣;春风大雅可容物,秋水文章尘不染。君过盛夏盼风劲,我惧寒冬叹秋凉;安得秋雨化龙麟,再醉一梦马首瞻。学界喧腾船帆竟,莎士比亚语翩跹;一曲湍流环峰座,半缕云烟绕山峦。中华红朵镶碧树,放眼望去天地宽;传统文化风物好,碧叶流光绚春天。语言文学抒胸臆,诗情画意写锦笺;慕他李白桃自红,独标品格松竹兰。谦谦君子德比玉,朝为旭日饰晓妆;江海云烟任著笔,人间四处扑清香。(尹玉峰)

本期主编:静 好
本期总编:尹玉峰
本期推送:世界诗会瑞典总社社长静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