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骚》之殇
刘峰
站在五月的起点,那段古老的传说令人哽咽。汨罗江畔,一钩新月,一位仙人,背负着满行囊的竹简,用离骚伴着楚辞的馨音,一声呐喊,一记落款,抱起那块雨花石,燃尽了胸腔最后的温暖……
楚辞犹在,《离骚》、《九歌》、《天问》犹在,凄婉惊魂的诗句,感动了河山,也唤醒了诗坛!“长叹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何灵魂之信直兮,人之心不与吾心同!”;“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熏染,依然陶醉了几千年,那忧国忧民、蕙质兰心的情怀,那启迪心灵、恍若不竭的气息,那参差错落、浓郁缠绵的词章,成为继《诗经》之后的又一经典,引得后人无限的崇敬和向往!
因为屈原,才有端午节;因为《离骚》,才成就了浪漫主义诗人。历史的时空,掩埋多少荣辱兴衰?大浪淘沙,荡涤多少帝王将相?可每年的端午,人们对屈原的怀念又怎能忘记?
屈原,伟大的诗人!我愿穿越千年,与你对月临风,把酒言欢。和一阙《离骚》,歌一曲《天问》,吟一首《九歌》,酩酊大醉时昂首问天?我若是那渔夫,一定会藏起那块雨花石,送你一叶扁舟,避开尘世的喧嚣和人性的贪婪,驶向一方净土,一块没有尔虞我诈的乐园。不当那个狗屁大夫了,让楚王老儿后悔去吧……
年年端午,岁岁端阳。感谢屈原,让我追溯你的圣贤,感谢《离骚》,让我重温中华古典文化的魅力,你给我自信,一种文化的自信,一种民族的自豪感!
屈原,伟大的诗人!愿你有一天能够醒来,与我把酒、论诗、舞剑。
作者简介:
刘峰,安徽省太和县住建局公务员,1984年安徽大学中文系毕业,青年时代著名诗人,中年时代步入企业管理层,历经岁月的沉淀,55岁重拾旧业,获第四届中华情金奖,快乐中国年银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