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村东有片小树林
文/那片树叶
小树林离村子很近,大约只有不足1000米的样子。
小树林是属于生产队的,里面种的都是榆树。树的间隙里还种上了苜蓿草,是喂牲口用的。
小时候,我曾经被寄养在那个村子的姥姥家。那时候,小树林里的榆树种的年头还不长,长的也不太高,大人们一伸手就能够摸到树枝。但对于个头小小的我来说,已经是高不可攀了。
姥姥家那边有一种昆虫,叫老鸹虫。形状像七星瓢虫,身形略小一些,全身乌黑。这种昆虫喜欢榆树。天一擦黑,它们就会成群结队地从土里钻出来,往榆树上爬。
老鸹虫可是小鸡的美味佳肴。每年春天,正当小鸡刚刚长出羽毛、最需要营养的时候,也正是老鸹虫最多的时候。

小时候,我特别喜欢养小鸡。姥姥家每年都要买一些小鸡。这些小鸡既是我的一种玩具,长大了还能给家里换零花钱。
那时,每到春天老鸹虫多的时候,我便会兴奋起来。下午放学回家后,常常顾不上写作业,也顾不上吃姥姥准备的零食,放下书包,抓起一只玻璃瓶,就往村东小树林跑。
老鸹虫往往爬的很高。我个头小,够不着,就使劲踹树,把老鸹虫晃下树来,再捡起来往瓶子里装。有的树太粗,踹不动,就爬到树上摇晃树枝。
由于树下种了苜蓿草,老鸹虫掉到草里就找不到了。我就把苜蓿草踩到,或者用镰刀砍倒,露出一片空地,然后再去摇树。当然,这是不能被生产队干部看到的,看到了就要罚家里的工分。
老鸹虫多的时候,不一会就能把瓶子装满。少的时候,就要一个一个的耐心去找,有时天黑的看不见了才回家。
回到家里,就拿着瓶子在小鸡面前晃。小鸡们常吃这些虫子,时间长了,连瓶子也认识了。只要一晃瓶子,它们就会“咯咯咯咯”地跑过来,往我身上扑。看着小鸡们争着抢着,吃的香香的,心里特别高兴。
那个年头,到小树林里抓老鸹虫的孩子并不多。别人家的孩子放学后大多都要帮家里干活,或者到地里去给生产队割草。因为我是寄养在姥姥家,不需要干这些活,才能够得到这份额外的快乐。

其实,那时候我喜欢去小树林,还有一个自己的小秘密,那就是华姐的家就在村子的最东头,大门也是朝东开的。
华姐比我大两岁,这个称呼是按村里的辈分论的。
华姐虽然也是农家女孩,但跟别的农家女孩相比,就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黑黑的眼睛,红红的脸蛋儿,走到那里都是那样引人注目。村里的很多男孩子都想方设法接近她。
华姐很少跟男孩子们说话,当然也包括我。
有时,华姐也会到小树林去抓老鸹虫。这个时候,就是我的天赐良机,就有了跟华姐单独接近的机会。跟华姐在一起,有一种特别舒服的感觉,哪怕有时也会发生一点争执。
华姐并不是经常去小树林。但是,即便她不去,我来往小树林时,都会路过她家的大门口,有时也能够看到她在门前晃动的身影。这样也会感到很满足。
一晃多年过去了。等我再回姥姥家的时候,小树林的榆树被砍伐了,华姐也已经远嫁他乡。童年记忆的美好,随之也打了折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