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时光
宋殿儒
北方的六月其实是一年里农民最辛苦的时候。六月的天空对于农民乡亲来说基本没有诗意,就三个字——热而忙。可就这个“热而忙”的时节却给我留下了满满的怀想……
在我的记忆里,童年的六月是我最最美好的时节。那时候,我们村是真正的山清水秀。六月的青山绿水间,是翻着金黄麦浪的麦田,田埂之间一棵棵桃杏树如画家的彩笔,点缀其间,麦田与麦田之间,时儿还夹杂着一些翠绿的玉米和西瓜,花花绿绿的乡亲们,每天在这些田地里劳动,尽管挥汗如雨,然也都充满着对丰收渴望和喜悦。
那时候,妈妈年轻,奶奶身子骨也还硬朗。她们在我上学前,每天几乎都要带我到田里玩。在随她们下田的途中,她们会顺便在某个地方给我采摘一些野桑椹、野樱桃、早熟杏等野果,让我享用。
她们在我美美地享用那些野果的时候,往往会问我“好吃吗?”
“甜”
“那你到地里后可别捣蛋!”
“哎!我不往边边跑,不乱捉虫子……”
这些对话几乎粘满了我的童年。我知道那是奶奶和妈妈对我的至亲关爱,她们要下田干活,家里没人带我,只有将我带到田里去玩,可是我们的童年是没有玩具的,只有好奇于大自然里的花花草草,鱼鱼虫虫,和别的什么。山里人的田块,几乎都有地坎,和悬崖,所以大人们带孩子下田,最担心的是不听话,玩耍到不该去的危险地方。
和奶奶妈妈六月下田,最大的好处是有趣的故事多。因为六月的太阳在我们那儿是一年最为毒热的,大人们盯着毒阳劳动,总得到树荫下避热休息。休息的时候,她们往往会一边擦汗,一边给我讲有趣的事情。奶奶爱给我讲那些人间和神间玄妙的故事,在我的童年意识里,奶奶就是个无所不能的人。而妈妈则不会讲那些玄妙的故事,妈妈爱讲村里和邻里生活之间的一些趣事。比如,妈妈讲过二婶心善入水,某天在山溪中捞回一条怪鱼,当那条鱼发出娃娃哭的声音后,就心一软赶紧将其放生了。
那时候,人们都不知道什么叫生态,更不知道娃娃鱼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二婶的行为,只是人们心中的那贴善良……妈妈给我讲二婶的这个事情,其目的也是着意在我的幼小心灵种下“善良”二字。
民间有很多普通而有深意的事情,只是他们并不会有太多的说道,他们只是用自己最朴素的情感来传承和教育。在我的童年六月里,奶奶和妈妈的故事,以及身体力行的事情,一直深入到了我的童年心灵,对我长大后的做人起到了潜移默化的指引。
记得,有一年的六月,我随奶奶在谷田里薅釉子草。奶奶在前边薅,我在后边俏无声息的学,结果奶奶忽而回头发现了满脸是汗的我,手中薅下来的全是谷苗儿,就不由哭笑不得。但奶奶当时并没埋怨我,而是用表扬的口气说:“乖乖还小,能知道帮奶奶干活了,奶奶真是高兴!不过,你薅下的可全是谷苗儿啊!那些釉草为了生存,把自己伪装成了谷苗儿,如果不去细心查辨,就很难辨认出草和庄稼来……那些釉子是草,它是来与谷子争食的,我们必须把它薅掉……”
后来奶奶手把手地帮我辨认谷子和釉草。奶奶说,“世界上有很多伪装的东西,人如果不明察秋毫,明辨是非,那是一定要上当吃亏的。”接着在歇息的时候,奶奶就给我讲了披羊皮狼的故事。奶奶说,草有伪装的,动物和人也是有伪装的,一个人是好人还是坏人,不要只看他的外表,一定要看他的作为。
我的童年生活是极其困苦的,可是精神境界里却是任何时期都没有的富饶。
六月的乡下农人,几乎皮肤每天都暴露在毒热的阳光之下,汗水、和泪水几乎经常会混成一条小溪,在父母长辈们的脸上淌流。然而劳动后那些微不足道的收获里,却是自今我都忘不掉的微笑和幸福。
农民的朴实,脊梁上滚动的六月阳光,几乎就是我童年心灵上不曾削减的辉煌。现在我们都纷纷老矣,城镇化的碾压,也再不见那个青山绿水的村庄,和流淌满满亲情的故乡田园了。可是童年的那些六月时光却一直在心田热着。
我想他们、她们和它们……想故乡那些滋润了我一生的六月时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