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风微刊】特别推荐张昌华原创诗歌专辑
独对北斗星座
张昌华
夜,苍茫于野。深山处
或许能听见狼的饥饿声叫
一大林子的鸟,安然坠入梦乡
秋风无语,萌得只剩下身姿 千千万万
脚步声听不见了,唯有我的孤影
独独远行
光华。光华洒落 满地
弱水凉得如闪闪麟片,微微眨着寒意 在夜空
冷得打盹的牛马偶尔打一个惊颤
星空如潮。无数个群体和个体
争相布局,上演一出出群英荟萃
善良与罪恶,忠诚与奸邪
脸相纷乱
难辨是非
千万年 亿万年
亘古不变
北斗七星,布了这么大的局
布了这么久的阵
为的是生存与死亡,为的是诉说自己的平衡和因果
为的是向千千万万的大众小众
演绎一个传奇,展示一段爱的永恒
七个星斗,七座山一样稳固的心灯
有章有法地布阵 于万里夜空
风吹不乱,雨打不灭
长夜无眠,生生不息
梦里稻田
在梦里
久违了的稻田
空气中夹杂着灶烟的谷香
扑面而来
再也来不及等待
慌忙扔掉鞋袜
恨不得连头也插进稻田里
用满嘴去亲吻
那片温暖的泥土
包括稻虫,蚂蝗,含有化肥农药味的污水
一田田绿色
一片片金黄
成了童年的记忆
饥饿,肮脏,劳累,汗水
浸泡在污浊的水土里
散发一阵阵清香
拔洒一片片蛙声
勾画一点点萤光
背犁的老牛
哞哞地呼唤着
朝阳 踩步地平线
一根裹杂泥浆的牛绳
牵着夕阳回家
稻田里的农夫 迟迟不愿
与禾苗分手
说是一旦离开水田,禾苗,稻穗
睡觉都空得慌
雨中的稻穗
湿漉漉,沉甸甸
在坑坑洼洼的路边
在泥泞湿滑的田垄上
蓑衣斗笠被遗忘,被冷晾
唯恐它们刺伤稻叶,碰落稻粒
一干干顶风冒雨血肉之驱
一身身水淋淋的破旧单衣
一腔腔火热的眷恋之情
与水田,与禾苗,与稻穗
相依相伴
不分不离
静夜思
之一
窗帘缝隙
弯月轻轻地伸进来 一根纤指
把一床梦喃呓语 勾走
随风洒落
满地生根
窗外的星光
收到情书一牒
之二
蝙蝠
从窗缝里钻进黑屋
绕着墙角
划破时空
真的不懂
那个精灵
寻的是蚊虫还是爱情
之三
深处
雁语无声
恐惊梦中人
无眠的相思
随雁群 南飞
距离成了线头和线尾
之四
湖边的芦苇牵着游人脚印
踩破月光
踏碎静谧
远处那独行的身影
在夜的深处
衣身沾满芦苇的花絮
之五
月光
染白了老人的头发
也染白了老人的寂寞
一声叹息
满屋苍白 满地冰凉
夜的另一头
或明成暗 喧嚣起伏
儿孙们
挥霍情绪 派发酒气
高歌《我的老父亲》和《世上只有妈妈好》
之六
昨夜的梦
钻进今天的被窝
撩拨如豆的青灯和枕上发丝
水一般的心事 如痴如醉
千里之外
那对小俩口子的吵闹
绞碎了夜的青纱
这边甘愿长醉在梦里
始终不醒
那边不惜把美梦撕成碎片
无怨无悔
雨中
柳枝隔空相约
醉舞的华姿
在空中 勾勒春夏秋冬
镜面中的波纹
随之芳心荡漾
雨来了
伞下的脚步潮湿了
匆忙而凌乱
浸透了四方八面
出门和进门
行色匆匆 络绎不绝
总不该追问
你为谁 为了谁
蚂蚁却早早地爬进了窝
暖暖的享受
溪流的眼睛
昏暗 流泪
为生丁添口而苦而乐
几日之后
又一尘不染
透明如初
悠悠蓝天
落入染缸
任由 胡作非为
不到几个时辰
彩虹铺架
无限通途
天地辽阔
绿草遍地
白云朵朵
一地枯叶
一树花香
雨润的柳丝
又如和煦的春风
拂去冰雪的羁绊
拥抱鲜花盛开
静静地站在窗前
任凭梦幻次第盛开
追忆
一页又一页的故事
叶绿花香之中的那个人
雨中合撑的那顶伞
雨在半空洒
情在屋内流
之七
石头还是那块石头
混沌之后
又干净了许多
从不埋怨
几多接受
风摧过,雨打过
风风雨雨万万年
人世过百有几个
之八
湖心的帆影
不见了踪迹
欢快的鲤鱼腾空而起
在湖面划出
一道道自由之弧
渔民,渔船,渔网
一旦沉睡
鲤鱼就有了跳龙门的
凌空一跃
之九
太阳
不再露脸
也回收了热度
博大的天地
只有风,只有雨,只有疯狂
一阵暗昏过后
鸟语花香,绿草如茵
蓝天白云之下
一个幼童 姗姗学步
歪歪扭扭
之十
一位母亲匆忙撑开雨伞
呼唤着儿子的乳名
风雨打湿了
母子回家的路
一个孩童冲出屋子
满脸兴奋 扎进风雨
跑跑 走走
手舞足蹈 东倒西歪
风雨之中
几人奔跑在回家的路上
几人从温暖的屋子里冲了出去
简历:张昌华,安徽合肥人,中学语文教师,曾在《青年文学》、《教师报》、《安徽教育报》、《诗林》、《解放军歌曲》、《上海歌声》等报刊发表诗歌、散文、歌词等文学作品六十余件。
编辑:山旮旯
其他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