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行
文/漆春华
历来文人墨客们似乎都有在雨中漫步的雅兴。翻开一卷唐诗或是宋词,少有不提到雨的诗人。
宋人秦观有“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的诗句,当然,这里的“愁”,当不会是债权人临门,或是揭不开锅盖的那种穷愁。这是怀念旧友或是相思恋人的那种甜蜜的哀愁只有这种愁,才会是霏霏小雨,才像霏霏的小雨拂之不去,去而还来。
苏东坡也有雨中闲游的癖好,其诗曰:“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不仅在雨中漫步,而且高声吟唱,何等潇洒,何等自在。
然而我向来视雨如“仇”。雨,仿佛是我的天敌,一经淋雨,我轻则感冒咳嗽,重则缠绵床头,旬日不起。因此,每逢下雨,要么如临大敌,把自已上下披挂,裹得严严实实,方敢出门;要么干脆躲进小楼,告假半日,任它雨骤风狂,我且作壁上观。
去年春节,去朋友家作客,见友人门上自撰春联云:“烟外疏钟着雨湿”。觉得此句大有意趣,雨竟然把钟声打湿了!不是喜欢雨的人断不会有此奇想。摆谈之下,才知道我的朋友也是个惯作雨中游的家伙,于是一顿晚饭我们主要的话题就是雨,就是关于雨的诗,就是关于雨中漫步的乐趣。
终于被友人说动,我大胆冒雨出游一回。第一次出征不敢造次,拣了个“细雨遥看近却无”的天气,一个人沿着风凰山的盘山小径漫步。
山中没有风,雨细得跟雾似的,甚至仰面都感受不到它的存在,但却凉丝丝的,让你觉得它无处不在。我一个人走一回、停一回,紧一程、慢一程,云似的在山间闲游。那雨也凑趣,飘一回、住一回,大一阵、小一阵,朋友似的伴着我。在烟雨世界中,看林中或紧或散的烟岚,看天边若有若无的山形,看脚下的小草,看今年才绽开的新芽上晶莹剔透的雨珠,我想,如此行过,便小病几日,心也无悔了。
生平第一次,我感到了大自然这般的完美,这般让人留恋。蒙蒙细雨是如此温暖,如此多情。但这几十年来,我竞把那么多个细雨如酥的天气关在门外,竟让那么多个烟雨如画的早晨和黄昏与我擦肩而过……如果能让一切重新开始,我当坚决不会再像以前那样傻了。
渐渐听得见雨声了,不远处有几朵色彩亮丽的雨伞,恍若春花似的悄然绽开了,那么,下山也罢。吟诗一首以记之:烟岚伴雨细如丝,漫步林蹊凤岭吟。野鹤休闲寻一趣,神清韵味始方知。
【责任副总编】辽西郡王杨凤坡 元玲 心清闻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