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纪实微小说] 毛主席回乡祭祖
作者/尹玉峰
那个早晨,66岁的毛主席穿好长衣长裤长袜。眼波里,忽然闪动着无限悲悯的光芒,光洁白皙的脸庞,透着棱角分明的冷俊。
他在韶山招待所独自出门,随行的工作人员连忙跟着出去。毛主席慢慢走上了后山,大家才明白,原来毛主席是要来祭拜父母。
山坡郁郁葱葱的苍翠,散发着脱俗的灵韵,小径两边就有随手可采摘的竹笋;小鸟唱着歌跳跃在树梢枝头,山花烂漫。
天空中有种未着尘埃的洁净;一汪一汪的池塘像一面面透明的镜子……这里端然是一个藏龙卧虎的所在吧。
毛主席的母亲文素勤(文七妹)与父亲毛贻昌(毛顺生)合葬。毛主席的私塾老师毛麓钟曾经代毛主席作泣父灵联:
“决不料一百有一旬,哭慈母又哭严君,血泪虽枯恩莫报;最难堪七朝连七夕,念长男更念季子,儿曹未集去何匆。”
毛主席来到父母坟前,肃穆幽思。由于事前没有什么准备,跟随毛主席的沈同处长随即找来一束松枝,递给了毛主席。毛主席满意的将松枝献在父母坟前,然后深深的鞠了3个躬,无限恭敬地沉思良久。
深深的依恋和怀念之情,涌上心头。他小声地说了几句话,当时谁也没有听清。后来才知道,毛主席是说: “前人辛苦,后人幸福,下次再来看你们。”
当晚毛主席的思怀情绪,依然缠绕心头,他在和罗瑞卿交谈时说:“我们共产党人不讲迷信,但生我者父母,教我者师长,不能忘。”

【作者简介】尹玉峰,沈阳市生人,现居北京。北京开放大学影视艺术学院客座教授、广西柳师客座教授。自2003年相继任职《中国商界焦点》《三希堂石渠宝笈集萃》(中国文史出版社)《艺术与收藏》享誉海内外的名刊杂志主编,中国艺术馆首席策展人。现任都市头条编辑委员会主任、京港澳台世界头条总编辑、世界文学艺苑总编辑、世界诗会瑞典总社总编辑、NZ国学诗词艺术协会荣誉总编辑、海外凤凰诗社荣誉顾问、云天文学总社澳洲分社荣誉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