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 婆
婆婆,这个称谓啊,是所有已婚女性的专利。做儿媳时有婆婆;有儿媳后做婆婆。多少的幸福,多少的困惑,多少的烦恼都是因为这个“婆婆”。
因为爱着同一个男人,陌生的婆婆和年轻的儿媳妇生活到了同一个屋檐下。因为爱着同一个男人,在岁月的打磨下,有多少个家庭从互不相让,水火不容,到和谐、温暖、幸福快乐。婆婆忍辱负重,宽容大度,媳妇谦恭有礼,勤劳持家,大家共同组建了幸福的家庭,让夹在中间的那个男人身心愉快,专心打拼。
网上流行一句话,婆婆不是妈。今天我要说的是我那88岁高龄的婆婆。在这里我要对我的婆婆说。婆婆,您就是我的亲妈。我爱您,不知道是几生几世的修行啊,此生我能做您的媳妇。感恩您!养育了那么好的儿子!更感恩您,把我像女儿一样看待。请您原谅女儿,那些年的不懂事理,做了那么多让您烦恼的事儿。您的宽容大度,像明灯一样照进了我的心田。您就是我的守护神。
婆婆您一生操劳,养大了几个儿女,还帮着我养大了两个孙子。我两个大胖小子都是在您的臂弯里长大的。那个时候我在工厂做厂医,诺大的工厂就我一个医生。工人三班倒,我是连轴转,深更半夜,没时没响。婆婆您心疼我,一根扁担两头挑。一头挑着孩子,一头挑着家务事儿。您担心我休息时间不够,总是带着孩子,让我中午补觉,您自己却从来没有睡过午觉。
也许有人说,操持家务,帮忙带孙子,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这是婆婆的本分啊。可是,我亲爱的婆婆啊。您不但帮我做这些,您还帮助我照顾我病重的母亲。我是家里最小的,又是大龄结婚。婚后和父母在一起生活。孩子出生后,婆婆您从老家来帮我们带孩子。您比我的亲妈小16岁。您们亲如姐妹很谈得来,足见您的善良,谦和。
母亲病重时,我们姊妹轮流照顾。我们忙不过来时,婆婆您和我们姊妹一样为母亲擦屎擦尿,精心照顾。当婆婆您推着轮椅带我妈妈散步时,常常有不知情的人问您是闺女还是媳妇?这就是我的婆婆,寻常人怎么能做到这些呢?婆婆,您叫我怎能不爱您!
更让我感动的是婆婆您不但帮助我们照顾母亲,还帮我们照顾父亲。我的父亲是一名医生,医术精湛。善良耿直。1980年退休后,拒绝高薪聘请,选择为大家义诊,只开药方,不卖药,分文不取。母亲和我都成了义工。父亲一干就是26年,直到驾鹤西去。晚年我的父亲患老年痴呆,婆婆您帮着我们一起照顾父亲,宛如女儿一样,擦屎擦尿,毫无怨言啊。
诸如此类的生活琐事太多了,我的婆婆不是亲妈,却胜似亲妈。每当我想起这些往事,我的泪水止不住的流。婆婆啊,您对我这么好,做媳妇的有什么理由不孝顺您呢?可是仔细想想,曾经的我是多么的骄傲,多么的傲慢,结婚后的很长时间,我在您的面前,没有叫过妈。
要我向一个和我没有血缘关系的人叫妈,我觉得太别扭了。还以先生从来也不称呼我的父母为爸妈为理由,这下扯平了。孩子出生后,婆婆来帮我带孩子,我依然没有改口,称呼婆婆您为“他奶奶”。尽管如此,您忍辱负重,一如既往地帮我带孩子做家务。您用您的宽容大度教会我如何做一个婆婆。现在我也做婆婆了,听到儿媳甜甜的叫自己妈妈时,才明白自己当初的举动对婆婆是多大的伤害。现在想来真是惭愧至极,羞愧难当啊。
还记得,88岁的婆婆抓住一件小小的事情,像个小孩子,絮絮叨叨找茬,冲我发脾气,我觉得自己特别委屈,见到姊妹们就诉苦。惹得大家都批评婆婆。看着您无助的眼神,我深深地自责。 为什么一直都通情达理乐于奉献的婆婆变成了这个样子?为什么一直标榜很孝顺老人的自己竟然还有这么大的嗔恼心?
我不是发愿要侍奉婆婆吗?我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委屈?我在照顾自己的孙子的时候,受多大的累我都是乐呵呵的,不会有这么大的怨气呢?我明白了,还是自己的修行不够啊?还是自己的愿力不够坚定啊。
中国几千年的文化传承,百善孝为先,慎终追远,民德归厚。我的母亲特别善良贤惠,厚德载物,三寸小脚托起了整个家族。上敬老下爱小,成就了父亲的一生。我的婆婆的善良朴实,通情达理,乐于奉献,中国妇女的传统美德在两位老人家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
我自己呢?我和当代大多数年轻父母一样,更多地把关注的焦点放在孩子身上,把更多的爱给与了下一代,给与了孩子们无微不至的关怀。我们匆匆忙忙的生活,却察觉到我们的父母渐渐地老去。他们也需要我们的关爱。他们也需要我们的理解。物质的丰富并不能代替精神上的抚慰。
亲爱的婆婆,您一定是活菩萨,来度化我的。您用一生的心血成就了儿女子孙们的美好未来。您用您的宽容慈爱为我们撑起了一片天。岁月啊,请您慢慢点走,我希望我的婆婆能够再年轻些,能够再让我多一些时间来孝顺她,弥补我曾经的错误。亲爱的婆婆啊,请您原谅女儿的错。女儿发心一定会像对待亲妈一样照顾您!女儿愿意每天给您洗脸梳头,端饭穿衣,愿意陪着您晒太阳聊天,陪着您慢慢变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