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得下父母,方能容天下
文/车森
包容父母,就是改变命运的第一步。胸怀大志的人,首先要从容得下自己的父母开始做起,这是修行的第一步,也是真正的修行。
孝顺,不单单有钱为之,更多的是理解、包容、陪护。
这是一个做人儿女最基本道德,却也最容易被忽略的问题。
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以为这是无关紧要的小事,其实再严重不过。
这是一个人的品德,孟子言:“亲亲,仁也;敬长,义也。”对父母的态度,关乎的不止是孝顺,更需要仁义。

●孝顺父母,是一个人最好的品质●
什么最能体现一个人的人品?对待父母的态度,以及对待爱人和孩子的态度。因为他们都是我们最亲的人,而人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忽视最亲的人,并在他们面前随便和放纵。
父母、爱人,因为爱而迁就我们,孩子因为敬畏而顺从我们,他们对于我们就是“弱者”。人对弱者的态度,比什么都能体现一个人的品质。
●理解、包容、陪护,是最好的孝顺●
人无完人,父母也如此,都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就像我们自己。所以父母需要包容我们,我们更需要包容父母。而在这一点上,子女做到的,永远比不上父母。
有的父母爱唠叨,有的父母脾气不好,有的父母观念落后,有的父母固执……特别是父母年老了,头脑不好用了,脏了,臭了,脾气更坏了……他们有多这样,你就有多不耐烦。
而生活就在这些琐碎的小事上、每天的细节中。人最真实的感受、最真切的心情,也是从小事和细节中来。能够照顾好那些小事和细节,就是安顿好了父母一生的心情。还有什么比这更值得的呢?

有一个公益广告,文案打动了无数人:永远不要嫌弃你的父母行动迟缓,因为你永远想象不出,你小的时候他们是如何耐心地教你走路;永远不要嫌弃你的父母学不会电脑,因为你永远不会知道,在你小的时候他们是如何不厌其烦地教你认字。没有人不会为这些话语动容。
所以《礼记》中说到“孝子之养”,首先就是“乐其心”,让父母心情快乐。生活是细水长流的照顾和陪伴,能够包容父母,就是最好的孝顺。

●言传身教,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俗话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为什么?就是因为四个字——“言传身教”。从心理学上讲,孩子的成长是从模仿开始的,模仿最多、最深的人是谁?自己的父母,因为父母是他们接触最多、最亲近的人。
请所有父母牢牢记住一句话:孩子在童年时期所经历的,将深刻地影响他的一生,从性格到行为。这已经得到心理学上的一再证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