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想哭就流泪
明剑秋
我收集和整理了我日常习作的99首诗作,即将出本诗集,想哭就流泪,是我为诗集取的书名。
说我会写诗,我自己都不相信,因为,我不具备诗人的内质,也从来就没有接受过专业培训和必要的学习经历。涂鸦出这本诗集,与其说是一种偶然和巧和,不如说是我对自己少年时代痴心的文学梦的一个托付、一个交待、一个释然。在青春岁月,在梦开始的地方,我憧憬作家、诗人的桂冠,被文学梦燃烧,为其癫狂。考大学时,我的成绩是有资格择其学校和专业,去实现梦想的。而那时,我的父亲刚刚历尽人生的磨难,与政治和好。父亲怕我从文会重覆他的后尘,执意让我上了财经类大学,这是最具反叛性格的我,人生中最具悲剧的一次妥协。从此,我的人生,不得不去和与我内质格格不入的财经和数据交道和生活。我的文学梦被父亲掐死了。大学毕业后,尽管我始终服务于同一个机关,但却在很多的岗位操持过很多不同的工作,而每一项,都与我学的专业密切相关,现实应验了父亲的睿智和远瞩。尽管如此,我还是有怨于父亲的,直到我也做了父亲,也懂了点政治,也才渐渐读懂了父亲,文,也是一种武器,持有武器,就持有危险。他是痴望我以最单纯最平凡的职业为生,求一生平安。然而,身处这个物欲的社会,繁忙之余,闲暇之后,心灵莫明的慌张找不到放处,这种时候,常有一样东西来敲心,我知道是什么,只可惜,在人生的奔忙中,我已经陌生了它——我的文学梦。在风风雨雨,坎坎坷坷的人生中,想写小说我,早已被生活写成了小说。
1991年,我受机关的委派任职北海房地产公司总经理,偶然的一次,我站在海岸,亲近着大海,咆哮的海浪,奔腾的大海,掀翻了我的心潮,情思涌动中,我以《大海》为题,写了一篇小文,而不久,我在晚报上看到了这篇被冠以散文诗的作品。这是一次触动,一次对自已的认知,至少我明白,我也可以写诗。再后来,我又写了一些小诗,并结识了时任《花溪》杂志主编诗歌的周西篱女士,西篱给了我很多的帮助、支持和鼓励,也在那些日子,报刊上就常有了我发表的作品。在这段时光里,至少让我在窒息的浑浊里,拥有了美好的向往,我仿佛找到了一个旮旯,自已安排和自已享受自已的心情。一片片,我拾掇着我破碎的文学梦。
每当我写诗的时候,我常常模糊了眼泪的意义,有时,明明是泪流满面了,可心中贮满的,无论是幸福还是悲伤,都充满着力量,这力量,有时可以掏空你的怨和恨,让你平和下来,安静下来;有时可以卷起巨浪,涌出斗志。人类任何至高的享受,无不经过心的消化,以情的形式发表,而眼泪是至纯至真的表达,因此,我喜欢流泪的自已,也更喜欢眼泪中的你。泪,是情感的大餐,让你享受着一份独特的悸动,一份独特的美丽。
自小,我都不喜欢喜剧,太多的喜剧都虚构了生活,人生是苦难的历程,所以泪水才尤其的多,既然如此,何不如,在每一个想哭的日子,让自已,泪流满面。
我依然认为,我不懂诗,更不会写诗,我写的这些所谓的诗,其实就是简单、平凡的我,流泪的样子。
2019年2月17日于贵阳
作者简介:
明剑秋,1995年开始发表作品,散文、诗歌曾在澳门、香港等地诗刊和内地报刊上发表,三集电视剧《山中岁月》,二十集电视连续剧《日子如水》歌词作者。贵州省作家协会会员,《世界诗人》签约诗人,《中外华语作家》签约作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