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刘乐天早早起来。
本来寻思着更早一点起来,可昨晚睡得迟了,今早一起来都五点半了。他赶忙收拾收拾后就找来以往用过的不锈钢大盆子,用抹布擦了擦,找出面袋,用放在里面的粗碗挖了有六碗面粉倒进后先将面盆放在屋子里。随后,又找了个平日里常用的不锈钢小盆子,先是接了凉水,又倒进了一些热水,再亲口喝了一点,觉得水温可以,就把放在柜子里的发酵粉袋子撕开倒进发酵粉,用筷子不住搅拌。让发酵粉充分溶解,是为了马上和蒸馒头的面时能发酵得均匀些。
早些年,尤其是乐天还是孩子时,这些活儿不是母亲做就是父亲做。父亲常做的那个时候父亲已经退休了,因为父亲也是个厨师。那时候不像现在这样发面。先是将酵面块,这也是每次每次蒸馒头时留下来的。乐天印象里母亲经常就放在面粉袋子里面。在蒸馒头时,就取出来掰开成更小的几块用温水泡开。如果天气暖和,就用个碟子盆子什么的给盖住,如果天气冷,那就得放炕上。那时候,农村在冬季都烧的土炕,暖和。还有一种就是给锅里添上一部分水烧热,这可不能太热了,然后就把农村人常常说的这个叫酵面罐罐的东西放进热水里。如果时间大了觉得水凉些了,可以再添把柴禾。哪里像今天这样直接就和来发酵面水和面粉直接搅拌呢?
看看倒进小不锈钢盆子里的发酵粉都溶解了,乐天就一边往盆子里倒发酵粉面水一边用右手不停地搅拌。这个过程农村人叫起面,就是前文说的发面,即让混合了发酵粉的水在搅拌成面团后,在适宜的温度下不断发酵,体积增大。现在是腊月,天气冷,一会儿得放在床上。搅拌面粉是个不大的体力活,不是太费劲,但要不断地搅拌,搓揉,让面粉都变湿润了,在不停挤压搅和下,原先那如尘土一样干干的面粉看不见了,代之的是已经搅和进去发酵粉的发酵粉水。而且,细心的人还会把粘在盆子边缘还有手上的面粉面圪垯用另只手的手指或者筷子勺子弄掉。看上去盆子里面除了那一大块面疙瘩之外盆子里外总是干干净净光光亮亮的。如果觉得哪个地方还有干面粉没粘在一起,要么狠力再揉搓,要么再添些少许发酵粉水。没有发酵粉水的话,乐天也见到母亲还会弄点凉水倒在那个酵面罐子摇摇晃晃后又搅拌开来。记得有时面团硬了,就给里面搅进去一些水。如果是面发得过软,一种就是给面团里再加进面粉继续搅拌,要么,就等到面发起后倒在案板上,在蒸馒头前再加进去面粉。这些都要看外界气温高低以及主人想蒸馒头的时间是早是晚。
经过一番盆子里的搏击,一场战斗便基本宣告结束。剩下的活儿就如前面说的那样,将发酵的面盆子盖上大一些的盘子之类的东西放在热的地方让它慢慢发酵,等着接下来的战斗——揉面,蒸馍馍。
看着被被子盖住的面盆子,乐天觉得看过去觉得这面盆子像个熊猫宝宝一样被人这么爱着,宠着,虽然说它不会说话,但乐天还是忍不住的笑了,笑得很开心,连还在忙乎做包子馅进屋的妻子都觉得既莫名其妙又觉得好笑。
作者简介:
豫园草,陕西武功人,1989年毕业于武功师范学校。有70万文字散见于《月亮诗刊网》《文章阅读网》《左联》《蟠桃网》《中国诗歌网》《简书》《博客中国》等网页。作品有《谁是教育的凶手》《山东出邓贼》《渣滓败类横行必有流氓丑恶土壤!》《萨德落地之日便是刀架中国脖子之时》《顺丰,再为你点赞》思念是条暗流的河》《开往春天的航班》底拿什么评价老师及乱弹》《哪里找个安静的地方教书?》《做一个甜甜的梦》等一千余篇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