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四时仙境韭菜坪(仲石)

韭菜坪之春
驱车登上堪称贵州屋脊的韭菜坪,只见周围云雾笼罩,白茫茫的雾从身边来来往往,感觉进入了神仙境地。
山顶的风很大,令人感到了早春的寒冷。南宋诗僧志南的“吹面不寒杨柳风”诗意,在此完全体会不到。
想象中,如果闭上眼睛,张开双臂倾听,只有风儿在耳边轻轻的呢喃。静静地感受春天里生命的律动,阵阵的风好似山谷的呼吸,每一声都在耳旁响起。啊,大地在春风到来之后当然也焕发出新的生机,四野里已蹦出了久违的绿芽,为沉寂的土地再次注入新的活力。仔细打量,眼前有好美好美的小花小草。
不知不觉,一轮金色的太阳穿云破雾,从白茫茫的东方冉冉升起。渐渐气温越来越高,太阳将温暖洒向每个角落。山间的云雾慢慢退去,我看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辽阔大地满目的青翠呈现出了春回大地的美景。那满山遍野的花儿,仿佛在一瞬之间争相开放,多姿多彩的颜色染遍了整个韭菜坪的千山万壑。如果用心去体会,这一切都美得让人沉醉。
春天是付出努力的季节,它如梦如幻、生机盎然,处处显示着生命的存在。

韭菜坪之夏
一颗看似不起眼的种子,却能在春风的眷顾中破芽而出,再去迎接夏季风雨阳光的洗礼磨砺,历经多少次的选择与挫折,坚持不懈,最后才能够开花绽美。风声雨声,正是这些和谐的音符谱出的夏季交响曲,演奏出了夏天那蓬勃的无限生机。
忽然记起古时不知道谁写的一首《初夏》诗来:纷纷红紫已成尘,布榖声中夏令新。夹路桑麻行不尽,始知身是太平人。
夏日里,大地已绿树成荫。韭菜坪上面也因为阳光很充足,一眼望去,到处郁郁葱葱,各色的花儿陆续开放,到处花团锦簇、五彩缤纷,简直是一片花草的海洋。偶尔乌云遮挡了那温暖的光芒,将太阳囚禁在深厚的云层中。但只要一缕斜阳冲破层层阻碍,为翩翩起舞的蝴蝶,为生命送去的都是最温馨的感动。
记得小时候在鲜花绿草中追逐蜻蜓蝴蝶是件很惬意的事。然而在韭菜坪上,大人们照样会童心不灭,跟着孩子们若无其事地唱“小蜻蜓,是益虫,飞到西,飞到东。不吃粮食,不吃菜,是个捕蚊的小英雄。”的儿歌来。
假如是在三伏天,韭菜坪上倒是十分凉爽的,但也会风云不测,阴晴难定。前几秒烈日炎炎,惹得人汗水直流,后几秒就刮起了风,下起了雨,之后居然又带来一丝凉意。“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好似我们争分夺秒地开启了人生的旅程,一如夏季骄阳似火般的暴躁,也如雷阵雨般的速战速决。
雨后的草叶上定然飘摇着晨露,好似一颗颗珍珠在草尖摇摇欲坠。经过雨水洗洗刷过的韭菜坪一片清新,显得更加精神。湿润的空气中夹杂着泥土的芬芳,沁人心脾,让人感受到浓浓的乡土气息。
夏夜的韭菜坪也会显得十分热闹,萤火虫发出黄绿色的光在空中漂浮,十分微弱,星星点点的。这时,草丛间的昆虫,也耐不住寂寞,奏起了独属盛夏的交响乐,好不热闹。

韭菜坪之秋
随着时光的流动,韭菜坪上也褪去些许稚嫩色彩,进入了秋天成熟的季节,烦热的气息渐渐被凉爽所取代。
正如大地硕果累累的秋天一样,韭菜坪的秋中带着浓烈的喜悦。当地人都知道,韭菜坪的秋天是最美最迷人的时节。那一望无际的韭菜花姹紫嫣红,铺天盖地,激发诗人游客无尽的想象。
那时刻,这一片彝山秀水,简直就是富丽堂皇的人间仙境。韭菜花海漫过身边,漫过群山,无边无际。花在草丛中,人在花海上。浩瀚的时空中弥漫着韭菜花的醇香,无穷无尽。这个被誉为“中国野生韭菜—多星韭之乡”的全国唯一的韭菜花带,犹如一个看破红尘的女子,静静地傲立在远离喧嚣的地方,不争春、不做作、不矫情。无论天地悠悠,岁月沧桑,也在这神秘的贵州屋脊安安静静,自由绽放。
当金灿灿的夕阳余晖,洒在游客的脸颊上,每个人都好像罩上了一层金色的外衣,如若再加上一个淡淡的微笑,便觉得是天使般的笑容,那么耀眼。仿佛亲临绝境的人,在无奈中又寻找到了希望,激发出责任感去守候那璀璨的芬芳。

韭菜坪之冬
渐渐地,我们从秋天漫步到了冬天,有如人生的四季,逐渐接近一个轮回的尾声。
韭菜坪往往是贵州高原最早下雪结冰的地方,其实冬天并不可怕,探险的人会在这时登上韭菜坪高峰,是为了看苍茫大地、山舞银蛇的壮美奇观。记得有一首散文诗中如是说:“希望之剑能在冬那单调的背景上雕刻色彩,金色的太阳温暖着我们的向往不变。只要不怕历尽沧桑,勇于直面自己的位置,蹒跚了的步履,也会在耕耘者的背影里发现;蓓蕾正在膨胀那崛起的新生。”或许,我们不曾在意过人生中细小的琐事,也不曾发现那些为我们停留的风景和人。但错过终究是错过,无可挽回,那就把它当成一段记忆珍藏起来吧。
我们幻想存在着天堂却不知会不会有地狱,只是盼望人生能重来一次。但这只存在于梦境,现实永远是残酷的,只有坚定不移地往前走,才会胜利。我们也应该相信,一段生命结束,又何尝不是另一段生命的开始呢!
有这样一句话:繁华三千,看淡即是浮云;烦恼无数,想开就是晴天。这也许正是我游览了人间仙境---韭菜坪的一点人生感悟吧!
(此文已收录于《中国最美散文网》)

【作者简介】陈久琪,笔名仲石。贵阳人,师大研究生毕业。 从教已33年,担任过县、市教育报刊编辑。参编了20余部书籍,公开出版有个人诗集、散文集及教育文集。是中国散文诗学会、中华诗词学会以及省作协、省写作学会、省诗词学会会员,《贵阳诗词》编委、县诗词楹联学会会长。省级骨干教师、《贵州手机报》中小学学生作文点评专家。
觉得有用,请关注【家人有约】微信号:
JRYY20160204,点赞,评论,收藏,转发
给更多好友!每天都会分享精彩内容,
记得关注我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