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学随笔》(49)
如果单纯地叙述“新月诗派”的来龙去脉,肯定很难写出什么新意。“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我之所对“新月诗派”和“朦胧诗派”的发生史感兴趣,主要是因为我最近两年多的时间总是在琢磨如何有效创建中国第一个后现代主义诗歌流派——“北京诗派”。以“史”为鉴,应该会少走许多弯路。有段时间,我甚至考虑挖掘百年中国新诗史上的所有社团、群落和流派资料与细节,然后尝试着把这些东西揉成一团或作为一个整体来叙述,以企图从中产生某种异质和有益的学术启示。
迄今为止,从百年中国新诗史的整体而论,“朦胧诗派”这个群体的大诗人应该是最多的,作品的整体质量应该也是最高的。在“朦胧诗派”之前的中国新诗史上,有两个诗人堪称伟大,一个是郭沬若,一个是艾青。关于郭沬若和艾青,我将在后面的随笔里不断地阐释。
关于“朦胧诗派”,我喜欢反复研究芒克与北岛的关系史。1972年,经刘羽介绍,芒克和北岛相识。这时芒克不叫芒克,叫姜世伟;北岛也不叫北岛,叫赵振开。芒克和北岛分别作为姜世伟与赵振开笔名,是1978年10月他们共同创办《今天》文学杂志时,互相给对方取的。也就是说,赵振开的笔名“北岛”是姜世伟取的,姜世伟的笔名“芒克”是赵振开取的。他俩互赠笔名,已经成为诗坛佳话。1978年10月,他们成立《今天》文学杂志编辑部,当年12月23日,《今天》第一期印刷出版,当天,芒克、北岛、陆焕兴就把《今天》文学杂志在北京城张贴得到处都是。这一年,芒克28岁,北岛29岁。
《今天》文学杂志的创刊,标志着“朦胧诗派”正式登上中国诗坛。《今天》一共出版了九期,到1980年停刊。
(2019年1月15日下午,写于北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