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梨花初开,又一场浩大的风雪袭来
文︱柳歌
三千顷的梨花一起开了
该有多么的壮美
仿佛这个尘世又将陷入一场浩大的风雪
仿佛尘世里所有的美好都变成了一朵朵梨花
在春风里,缓缓地绽开
缓缓的摇曳
该感谢谁呢?这个春天
让我如此奢侈。刚刚占有杏花
整整一面山坡的初恋
拥抱过十万亩桃花,火一般炽热的身子
又将陷入三千顷处子般的梨花
甜蜜的围困。你幸福的想喊,可喊不出
任何的声音
这么多的梨花,面对着你
一起凝睇,一起含羞,一起颤动
这样的时刻真美!尤其是
这样一个尘世,已鲜有事物足以打动人心
她让你,不由自主地清醒或迷茫
不由自主地颤抖或摇曳,或是不由自主地
染上淡淡的白色
身处梨花之中,你所有的情绪
都蒙上了一种淡淡的白。忧伤与痛苦是淡淡的
幸福与喜悦是淡淡的。甚至你的寂寞
也有一种淡淡的甜味。万事皆轻盈
连这个赖以苟活的尘世,也淡淡的远去
显得无关紧要
与月光比孤独,你显然
更胜一筹。你的白,比月光更有质地
更加芬芳无比。告诉我
如何才能抱紧你,就像抱紧自己的忧伤
你不是忧伤,你是忧伤的灵魂
散发出的淡淡的香气
是该嫣然一笑呢?还是该
泪流满面?或许,这都不是最好的选择
你只需屏住呼吸,静静地感受
这一刻,尘世有多美!在明媚的春光后面
又一场浩大的风雪,将会向谁袭来
在谁的心头弥漫,经久不息
枣花开得如此从容
雨下的很紧。院子里的那棵枣树
正忙着开枝散叶,连一刻也没有耽搁
因为时值芒种,那些细碎的花朵
开了整整一树!而芬芳也更为细腻
看似无色无形,却更有穿透力
让人既闻到了清香,也听到一声断喝
从滚滚红尘跌到时庄这个院落
与一些来自前世的人,或擦肩而过
或不期而遇
这阵飘过来的清香,让我明白了
远不止一桩事情!仿佛一下子
就把内心那些沉睡多年的事物唤醒
随着一阵微风,飘的更远、更深一点
就会遇到一段岁月,一些身影
那些时光如此美好,犹如你的童年
全都来自这样的六月,枣花刚刚绽开
天上挂着雨丝,空气里弥漫着一股
枣花的香味
这样的清香,尘世里留存不多
能够传世的更少。今天与我一起来的人
全都如此幸运!那么密集的雨丝
都没有阻断一棵枣树,先是绽开小花
然后散出芬芳,溢满整个院落
如此恬淡安静,又如此从容不迫
绝不像我曾经的生活,总是耽于尘世
在风中飘来飘去,匆匆忙忙
到头来又破绽百出,一无所有
今天,时庄鸣翰堂里这棵开花的枣树
让我沉醉得如此痴迷,又醒悟得如此彻底
在繁华过后的六月,躲进乡村一隅
让内心的幸福与忧伤,开出小而细碎的花来
只有淡淡的白色,却香气浓郁
芬芳四溢!先是充满这个小小的院子
接着飘向墙外,更加辽阔的的尘世
最终还要向世人交出,一串串
沉甸甸的果实

樱花,输给了清明的雨水
杏花早已出阁,桃花披上了红盖头
连梨花也嫁给昨夜的那阵春风
目睹那么多的花事,你都静若处子
这场清明雨一下,你也忍不住了
竟在这个午后,一下子吐露出这么多
绯红色的心事
有很多天了,你一直紧握着粉拳
笑而不语;仿佛是握着一个
天大的秘密。你与这么多的花蕾
粉嘟嘟的垂着,多像儿时的
那些邻家小妹,一个个手提花篮
喊我出门
你也终于要绽开了,仿佛那些个
提篮子的妹妹,迟早都要嫁人
让人又喜又悲。节令咄咄逼人
你要做出表白,开出一朵朵的花来
而我,要寻找先前遗失的
一片片落红,整理好,装订成册
人间四月天,该有多美啊!让你我
在瞬间就迷失了自己。这个尘世
属于我们的事物不是很多;可我们
不能输给时光,和一场倒春寒
要输,你是输给这场清明的雨水;而我
只会输给你脸上,那片刻的春色

春光深处,有一树开花的海棠等你
春光很深了,你还没有动身呢
如何安排这个春天,把花朵写进诗中
尚未构思成熟;一茬又一茬的落红
还在诗句之外,顾不上收拾
就在这个清晨,满树的海棠花
竟然全开了!推门而出时
满眼飘来的都是丽影!仿佛院子里
一下子来了许多,穿粉红衣衫的妹妹
海棠花开得如此惊艳、如此齐整
让大好的春色,刹那间就前进了十里
有幸邂逅如此巨大的惊喜
这个尘世竟然幸福的,让人生疑
故事本无新意,一直在重复上演
剧情相似,连细节也如此雷同
无论是谁登上枝头,或是黯然离去
尘世里都波澜不惊,了无痕迹
一些美好渐渐老去,让人心疼
一些事物非你所想,却正在发生
在春光最深之处,日子淡若流水
竟然有一树开花的海棠,等你
人世间最温暖的事情,莫过于
阳光洒在身上,满月升上当空;还有
在你最不经意时,院子里的海棠
一夜之间,花开满枝

那些盛开的荷花,全是想我的
这一刻的阳光真好,整个白洋淀里
全都洒满了金子,波光粼粼
更为奢侈的,还有一阵和煦的南风
是从天上吹来的;你倘若不醉
醉的,就一定是这满淀的碧水
涟漪由里向外,摇晃个不停
进入荷花淀里,并不是所有的荷花
都是爱我的。那些尚未绽开的
让我由衷的敬佩: 不见到所爱的人
绝不会打开内心的花朵
历经千年了,你还一直坚守着自己
许下的承诺
这些盛开的荷花,全是想我的
手里捧着的,当然是我们最初的约定
在一部诗经中误入藕花深处
又在一阙宋词里,闪现过一个影子
在这个六月里邂逅,绿肥红瘦
你看过来的眼神,让我瞬间就乱了方寸
身处荷花丛中,我别无他求
只要一生余下的日子,不再漂浮不定
让时光静止于这一刻,心里装满
白洋淀的碧水,水中开着大朵的荷花
把一个个梦,做成莲蓬的形状
荷花的颜色

油菜花开,尘世里一场盛大的艳遇
红梅总是第一个打破沉默,羞答答地
拉开春闱;杏花大面积地
摊开爱情;到了桃花,越发肆无忌惮
红得不可收拾!可她们都无法
赶上油菜花那浩大的攻势,铺天盖地
让整个江山由南向北、相继失守
大片大片地沦陷于一抹春色
只有三月,才有足够的春光可以奢侈
不是偶尔乍泄,而是泛滥开去
油菜花开了,全世界都变得金灿灿的
无论是国王还是乞丐
都成了富豪!恍若有了真正的平等
可以任意地挥霍春天
挥霍爱情,勿用考虑结局
那么多豆蔻年华的妹妹,挺直了身子
汇成一支奇兵,试图用春光
收复整个尘世;明明是一场战争
却成了一场皆大欢喜的庆典
所有的城池大门洞开,幸福地成了臣虏
我们赢得更多,不动干戈
就分享了大面积的,爱与幸福
一片片盛开的油菜花,让整个世界
顷刻变成了天上人间
也让三月成了最为繁华的国度
任你打马驰骋,也逃不脱这金色的围困
身处油菜花丛之中,你的身体
连同你的灵魂,全都轻飘飘的,似乎
一阵轻风吹来,就可以飞向天空
一枝油菜花开,仿佛点亮一支火炬
一片油菜花同时盛开,春色
便汇聚成金色的火焰;而上千里的
油菜花次第开放,仿佛
整个尘世都在燃烧,宇宙再一次地
回到最初的时刻,除了圣洁
和光辉,没有别的
此刻油菜花继续盛开着,攻城掠地
势如破竹!多像一场风雪
弥漫了整个尘世!又仿佛是一个
远方的召唤,让所有的人都无法入定
即使闭上双眸,也会心跳加剧
呼吸急促!恍若深陷一个巨大的漩涡
让人出现,幸福的眩晕
邂逅油菜花开,成了许多人一生之中
声势最为盛大的艳遇
一向贫瘠的尘世,到处都洒满了金子
你若出行,便有锦绣一般的前程
紫陌红尘之中,会有多少故事发出新芽
更多的浪漫与沉重、别离与重逢
埋下伏笔,或正在发生

雪花飘落的一瞬,世界很轻
雪花飘落的那一瞬,三千世界
刹那间变得很轻、很轻
仿佛一片羽毛,就足以载起
世上万物,日月星辰
尘世里所有的沉重逐次卸下
唯有灵魂脱颖而出
一些事物渐渐地下沉,另一些
事物,则缓缓地上升
大雪继续飘落,越积越厚
覆盖了尘世所有的伤口
所有的不平!寻常冷硬的事物
变得格外柔软,格外温暖
你的心也不由得柔软起来
开始滋生美好、爱情
以及世上,诸多濒危的物种
雪地上传来天籁之声
一直前行的时光出现倒流
所有的人开始返回童真
那些失落已久的亲人冒雪归来
一些旧情,重新擦出火花
而我则乘着风雪赶回故乡,返回
那个寻常回不去的村庄
母亲乘一朵雪花,重返尘世
倚门而立,喊我的乳名

大雪过后,人生可以重新布置
最撼动人心的,不是一朵朵雪花
如何飘落,是一场大雪过后
这个斑驳陆离的江山,如何被一支
手无寸铁的奇兵,瞬间统一
用白银来塑造尘世,该是
一种怎么样的奢侈;大片的雪野里
爱意长势喜人,又纯又真
大雪缓解了饥渴,又止住了疼痛
如此多的美好堆积于地,每一片
都是净土,蕴藏着无限生机
可以引燃二月的惊雷,也可以点亮
三月的桃花
更让人欣喜的,竟然一下子
拥有那么大的留白,任你放飞自己
仿佛江山,可以由你重新收拾
人生,可以重新布置
柳歌,原名刘兴永,男,河南永城人;作品散见于《诗刊》、《星星诗刊》、《解放军报》、《中国诗歌》、《河南作家》等报刊;诗作入选《中学生朗诵诗100首》、《一带一路诗歌作品卷》、《中国年度优秀诗歌2011-2017卷》、《照亮中国》等多种出版物;多次参加中国作协、中国诗歌学会、《诗刊》编辑部以及多个省市级单位等举办的全国性诗歌大赛并分别获得大奖(包括特等、一等奖);诗歌作品曾在北京地铁四号线以及南京地铁二号线公开展示并获大奖;诗歌《梨花初开,又一场浩大的风雪袭来》受到全国各地诗歌朗诵者的喜爱,音视频点击量高达数百万次;2017年2月在中国作协举办个人诗集研讨会,受到与会领导与专家的高度评价,得到《解放军报》、《北京日报》、《文艺报》等几十家媒体的报道;出版诗集两部;现为中国诗歌学会会员、河南省作协会员及河南省诗歌学会理事、商丘市诗歌学会会长。

一位穿行于当代的古典书生
——读《柳歌诗选》有感
吴思敬
认识柳歌,是从这本诗选开始的。
打开诗集,一股书卷气扑面而来,在现代社会物欲横流的环境中,能呼吸到一股清新、俊逸的古典气息,我深深地陶醉了。近几年来,一些长期崇拜西方的诗人也在向古典回归,不过那种回归仅停留在对古典诗歌的外在模仿上,仿佛在燕尾上套了件长衫,让人看着不舒服。柳歌则不然,他对古典诗歌的热爱不是应景,而是由衷的。长期受古典诗学的熏陶,使他举手投足便有了古典的风韵,不是有意模仿,实乃出于自然。
但柳歌毕竟是生活在现代的诗人,他不想退回到古代,他写的是新诗。他的语言是今天的,他观察世界的方式是今天的,他笔下抒情主人公生活的环境也是今天的,只不过他的语言风格融合了古典美,他创造的诗的意境渗透着古人的审美情趣,融古今于一体,形成了他独特的诗美追求,我把它归结为如下几点。
第一,“自然之子”身份的确认。按照马克思的说法,自然是人类的“无机的身体”。它与人类社会非常密切地联系在一起,它为诗人提供了一种独特的生存环境。大自然以它的阔大雄奇,以它的清新纯净,深深地吸引了历代诗人,既是激发诗人创作的原动力,又是诗人永恒的书写对象。当历史行进到今天,经过现代工业社会对自然掠夺性的开发,经过冰冷残酷的竞争,经过失去家园的漂泊无依和种种苦难以后,人们渴望回到生命的原初,那就是回到自然的怀抱,与自然融为一体。柳歌的诗歌就体现了这样一种趋势。柳歌对大自然怀有一种对母亲般的真情,他拥抱自然、歌颂自然,构建了一个与自然对话的艺术世界。翻阅柳歌的诗集,发现他的大多数诗歌都在写自然,比如《梨花初开,又一场浩大的风雪袭来》、《时庄村的枣花开得如此从容》、《樱花,输给了清明的雨水》等等。再研究一下他笔下的自然意象,大多数是植物,诸如梨花、杏花、荷花、樱花、玉兰、桃花、石榴、蔷薇、野菊、芦荻……花之外,还有树。他写得最多的是柳树,这和柳歌的笔名有直接关系,他对柳树有特殊的感情。此外他还写到了气象,就是季节的变化,这里面特别写到雪、秋风,当然还写春天。他通过大量的自然意象的选用,为自己构筑了一个美丽的、独特的、又有古典风韵的心灵家园,他希望在与自然的交融当中,获得心灵的平衡。比如这首《大雪过后,人生可以重新布置》:
最撼动人心的,不是一朵朵雪花
如何飘落,是一场大雪过后
这个色彩斑斓的江山,如何被一支
手无寸铁的奇兵,瞬间统一
用白银来塑造尘世,该是
一种怎么样的奢侈;大片的雪野里
爱意长势喜人,又纯又真
大雪缓解了饥渴,又止住了疼痛
如此多的美好堆积于地,每一片
都是净土,蕴藏着无限生机
可以引燃二月的惊雷,也可以点亮
三月的桃花
更让人欣喜的,竟然一下子
拥有那么大的留白,任你放飞自己
仿佛江山,可以由你重新收拾
人生,可以重新布置
古今许多诗人写雪,是把雪作为欣赏对象,写的是“赏雪”;而柳歌的诗则是把雪与审美主体统一起来,展示的是诗人的心灵:“更让人欣喜的,竟然一下子拥有那么大的留白,任你放飞自己”。他要在雪后银装素裹的大地上书写一幅最美的人生图画。相对于缥缈不定的神仙洞府或是蓬莱仙境,柳歌更愿意把他的着眼点放在朝夕与之相处的自然界。他是在用人的眼光,人的感情去感悟自然,从自然当中汲取诗意,他与自然的对话,实际上是他对自然的皈依。
第二,柳歌把古代诗学的精华和现代意识结合在一起,形成了典雅、精美,带有书卷气的诗美风格。古代诗歌中有一类咏怀之作,借物抒情。柳歌借鉴了这一写法,也写出了不少咏物诗。比如海棠花,古代许多诗人都写过。袁枚的《随园诗话》曾记载,清代有个秀才叫汪端揆,与他家的婢女小珠产生了感情,便写了一首《咏秋海棠》:
海棠花嫩不禁秋,小朵含烟月下愁。记得旧时庭院里,凭人看煞只垂头。
这首小诗,以花喻人,清新可读,是传统的写法。而柳歌的笔下,也有写海棠花的诗——《春光深处,有一树开花的海棠等你》:
春光很深了,你还没有动身呢
如何安排这个春天,把花朵写进诗中
尚未构思成熟;一茬又一茬的落红
还在诗句之外,顾不上收拾
就在这个清晨,满树的海棠花
竟然全开了!推门而出时
满眼飘来的都是丽影!仿佛院子里
一下子来了许多,穿粉红衣衫的妹妹
海棠花开得如此惊艳、如此齐整
让大好的春色,刹那间就前进了十里
有幸邂逅如此巨大的惊喜
这个尘世竟然幸福的,让人生疑
故事本无新意,一直在重复上演
剧情相似,连细节也如此雷同
无论是谁登上枝头,或是黯然离去
尘世里都波澜不惊,了无痕迹
一些美好渐渐老去,让人心疼
一些事物非你所想,却正在发生
在春光最深之处,日子淡若流水
竟然有一树开花的海棠,等你
人世间最温暖的事情,莫过于
阳光洒在身上,满月升上当空;还有
在你最不经意时,院子里的海棠
一夜之间,花开满枝
同是写海棠花,柳歌这一首,格局要大得多。他不再是以花喻人,而是在描绘盛开的海棠花给人惊艳的同时,悟出一种生命的哲理:对大自然怀有一颗爱心以审美的态度观察自然,这样在平淡的日子里,在你最不经意的时候,会突然发现一种惊人的美,从而获得人间最温暖的体验。
在柳歌的咏物之作中,还有一首《青花瓷》,也很有特色。青花瓷是我国有悠久历史的一种瓷器,有元青花、明青花等。但柳歌写青花瓷,却不在于描绘青花瓷的优美与名贵,他着眼的不是瓷器自身,而是透过青花瓷显示出来的生命意识。他的笔法是和青花瓷对话,一上来就说:你的目光很柔,心地很美,所有的品性来自前世的一场大火,无畏烈火焚身,面对外力你只能打碎却无法变形……短短几行诗就抓住了读者。这写的是青花瓷吗?是,但更是诗人生命的外化。到了诗歌结尾的时候,又写道:站起身来与你面对,仿佛与一个朝代不期而遇,而揽你入怀,便觉得有了无限江山万千美人……此时,诗人已与青花瓷所代表的古代文化精神融汇在一起。全诗用第二人称展开,给人以强烈的现场感。这青花瓷既是“物”——瓷器,又是“我”——诗人。“物”与“我”既是主客体的对立,又融合为一体,达到了现代咏物诗书写的新高度。这里我们还可以把这首诗与周杰伦演唱的流行歌曲《青花瓷》对比一下。周杰伦的《青花瓷》非常有名,它的开头:“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冉冉檀香透过窗心事我了然”,这样的句子是够佶屈聱牙的,所幸周杰伦通过他独特的演唱方法,赢得了某些喜欢他的听众。但如果用诗来衡量,这样的语言是没有办法和柳歌的诗相比的。而且周杰伦的《青花瓷》是一首爱情诗,是把青花瓷作为追寻的对象,一个美女的象征去写,这和柳歌把青花瓷作为主体的对象化,把自己内心世界的冲突充分展开的写法是不同的。周杰伦用的是常见的拟人手法,而柳歌则借与青花瓷的对话,揭示了现代人的复杂的心灵世界,具有现代诗的品格,从思想的深度与艺术手段的高超而言,二者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第三,柳歌通过浪漫主义的自我抒情,写出诗人的内心体验,塑造出了一个具有独特的古典风采的抒情主人公形象。柳歌的诗是一种个人化的书写,诗歌中体现的生命力是非常强烈的,如果我们通读他的诗,特别是这样几首:《一条河流与我背道而驰》,《40岁的咏叹调》,《端午车过黄河》,《读自己的倒影,渐渐痴迷》,再加上家庭组曲当中写的妻子、乡情当中的邻家女孩,我们把这些诗与前面所引的几首联系起来看,他的自我形象就呼之欲出了。特别是他写《开封》那首诗,结尾有这样的句子:
走在宋都御街上,我更愿意
做一介贫寒书生:一袭长衫,负笈而行
用怯生生的目光打量着东京
乘一叶扁舟对月饮酒,走遍街巷市井
眠花宿柳;醉酒时把栏杆拍遍
醒来时,可以是杨柳岸、晓风残月
也可以是:画轴里收藏着的
那个清明
简单的几行,诗人的自我形像呼之欲出。诗人想象自己作为一个贫寒书生,在古都汴京的御街上负笈而行,怯生生地打量着繁华的帝都……这体现了他的生命追求,不求高官厚禄,不求家财万贯,只要有书相伴,只要能写我喜欢的诗。这充分显示了他高洁的生活理想,他把升官发财看透了,只想做一个诗人,因而才能拒绝诱惑,甘于寂寞,才能放浪形骸,对酒当歌。这就是柳歌给我们描述的自我形象,一介穿行于现代、却有着浓郁的古典情怀的书生……
2018年3月14日
【作者单位】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