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惧——向余光中致敬》
作者:杨瑾
小时候
恐惧是邻居深夜的
一声尖叫
有贼来偷东西
我躲进了被窝
长大后
恐惧是单位的大门
我走了进去就有饭吃
我被拒之门外
就没有饭吃
而现在
恐惧是偶尔的心绞痛
我怕哪一天
我痛得像慢镜头一样
倒在地上
再也爬不起来了
2018.12.27
恐惧笼罩着我
——兼谈我的诗作《恐惧——向余光中致敬》
文/杨瑾
一个人在我脑海里挥之不去。
这个人短发,戴着墨镜,左腕上有手表。我第一次见到他是在一个视频里:有人在抗议,一个上了年纪的女士特别激动,他一挥手,立马就上来两个穿制服的人,把女士抬走了。我第二次见到他是在几张照片和文字的组合里:大概是拆迁之类的事,屋主不服气,他把手一挥,一个留着莫西干头、轻量级拳击手一样的人蹿了出来,把屋主揍了个头破血流。
这个人给我的感觉是精明而强悍,我不敢去惹他,他让我感到了恐惧——确切地说,是他背后的东西让我感到了恐惧——他只需要动一下手指,就有一群人围住我,并且有一把手枪顶住我的脑袋。
恐惧是怎么回事呢?这样说吧,你开始在太阳里行走,接着走进了树林,树阴笼罩了你,当你走出树林,树阴不见了——其实树阴渗进了你的体内——渗进你体内的树阴就是恐惧。
如果我在弥留之际,有人问我:你这一生最深刻的感受是什么?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是恐惧。
我恐惧我没有饭吃;我恐惧我卑微如一只蚂蚁;我恐惧我晚上睡着了,有人把我的脖子拧断……
我想把我的恐惧写成诗,因为我觉得把恐惧写出来了,恐惧就会轻一些。可我怎样都写不出来,难道是恐惧控制了我吗?!
今天,我终于把恐惧写了出来,是诗人余光中的诗作《乡愁》给了我灵感,所以,我要感谢余诗人,向他致敬。
不过,我又要向余诗人致歉。我的诗戏仿了他的《乡愁》,但似乎又解构了《乡愁》。
乡愁是奢侈品,只有没有恐惧的人,才能生发这种高级的情绪。而像我这种被恐惧笼罩的人,是不配享受乡愁。
我只能借余光中先生的轻雾一样的乡愁,稀释一下我的黑铁一样的恐惧。
